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植物生理学》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8分)
1.渗透势
2.诱导酶
3.作用中心色素
4.巴斯德效应
5.代谢源
6.单性结实
二、填空(每空0.5分,10分)
1.某种植物每制造10g干物质需消耗水分5000g,其蒸腾系数为,蒸腾效率为。
2.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用的完整植物培养方法有、和。
同化过程包括、、三个大的步骤。
3.光合作用CO
2
4.糖酵解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它是和呼吸的共同途径。
5.1955年,F、skoog等人首次从高压灭菌的鲱鱼精子DNA中分离出。
6.种子的吸水分为三个阶段,即、和。
7.农作物中C
植物有、、等。
4
8.若细胞内的腺苷酸全部以ATP形式存在时,能荷为。
若细胞内的腺苷酸全部以ADP形式存在,能荷为。
三、选择题(每题1分,10分)
1.将一个生活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糖溶液中,则会发生
A.细胞吸水
B.细胞失水
C.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D.既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动态平衡
2.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
B.直线正相关关系
C.两者完全无关
D.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其目的是
3.在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CaCO
3
A.使研磨更充分
B.加速叶绿素溶解
C.使叶绿素a、b分离
D.保护叶绿素
4.氨基酸作为呼吸底物时呼吸商为
A.大于1
B.不一定
C.小于1
D.等于1
5.在温带地区,秋季能开花的植物一般是()植物。
A.中日
B.长日
C.短日
D.绝对长日
6.植物信号转导中胞间化学信号有:
A.水杨酸
B.乙烯
C.脱落酸
D.丙酮酸
7.被广泛应用于啤酒生产中的植物激素是:
A.IAA
B.GA
C.SA
D.JA
8.植物表现出多种因素周期活动,其叶片“睡眠”运动的周期近似为
A.24h
B.12h
C.6h
D.48h
9.叶片的脱落和生长素有关,把生长素施于离区的近基一侧,则会
A.加速脱落
B.抑制脱落
C.无影响
D.因物种而异
10.在逆境的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
A、减少
B、增多
C、变化不大
D、不确定
四、判断题(每题1分,10分)
1、等渗溶液就是摩尔浓度相同的溶液。
2、把固氮菌(Azotobacter)培养在含有15NH
的培养基中,固氮能力立刻停止。
3
3、光呼吸和暗呼吸是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的两个过程。
光呼吸的底物是由光合碳循环转化而来的。
光呼吸的主要过程就是乙醇酸的生物合成及其氧化的反应。
4、提高外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植物呼吸作用,因而在甘薯贮藏期间尽可能提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对贮藏是有利的。
5、有机物运输是指可溶性有机物从植物体的一部分向另一部分的传导。
6、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高浓度生长素比低浓度生长素效应大。
7、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和适当的光照是所有种子萌发时的必需条件。
8、极性不只是表现在整体植株上,一个单细胞照样有极性的存在。
9、只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植物就能在暗处生长,实际上光对植物生长不但没有促进效果,反而有抑制作用。
10、营养器官生长越旺盛,生殖器官发育也越好。
五、问答题;(每题10分,40分)
1.确定元素是否是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光合作用碳素同化途径的不同,可以将高等植物分为哪三个类群?
3.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4.试述花发育时决定花器官特征的ABC模型的主要要点?
六、论述题:12分
简述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2.诱导酶:亦称适应酶,是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
如水稻幼苗本来无硝酸还原酶,如果将其培养在硝酸盐溶液中,体内即可生成此酶。
3.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4.巴斯德效应:指氧对发酵作用的抑制现象。
5.代谢源: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如成熟的叶片。
6.单性结实:不经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的果实。
二、填空;
1.500g,2g
2.土培法、水培法、砂培法
3.羧化阶段;还原阶段;更新阶段
4.细胞基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5.激动素
6.急剧吸水、吸水停止、胚根长出后重新迅速吸水。
7.甘蔗;玉米;高梁
8.1;0.5
三、选择题:
1.D
2.A
3.D
4.B
5.C
6.C
7.B
8.A
9.A10.B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五、问答题:
1.答:可根据以下三条标准来判断:
第一如无该元素,则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不能完成生活史;
第二植物缺少该元素时,呈现出特有的病症,只有加入该元素后才能逐渐转向正常;
第三该元素对植物的营养功能是直接的,绝对不是由于改善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应。
2.根据光合作用碳同化途径的不同,可以将高等植物区分为三个类群,即C
3
途
径(卡尔文循环或光合碳循环)、C
4
—二羧酸途径及景天酸代谢途径。
C 3途径是光合碳循环的基本途径,CO
2
的接受体为RuBp,在RuBp羧化酶催化
下,形成两分子三碳化合物3-PGA。
C 4途径是六十年代中期在玉米、甘蔗、高梁等作物上发现的另一代谢途径。
CO
2
与PEP在PEP羧化酶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进而形成苹果酸或天冬氨酸等四
碳化合物。
景天酸代谢途径又称CAM途径。
光合器官为肉质或多浆的叶片,有的退化为茎或叶柄。
其特点是气孔昼闭夜开。
夜晚孔开放时,CO
2
进入叶肉细胞,在PEP羧
化酶作用下,将CO
2
与PEP羧化为草酰乙酸,还原成苹果酸,贮藏在液泡中。
白天光照下再脱羧参与卡尔文循环。
3.(1)种子的吸水:
三个阶段:急剧吸水、吸水停止、重新迅速吸水,表现出快、慢、快的特点。
(2)呼吸作用的变化和酶的形成
1)呼吸的变化
在胚根突出种皮之前,种子的呼吸主要是无氧呼吸,在胚根长出之后,便以有氧呼吸为主了。
2)酶的形成:
萌发种子中酶的来源有两种:
A.从已经存在的束缚态的酶释放或活化而来;支链淀粉葡萄糖苷酶。
B.通过蛋白质合成而形成的新酶。
a-淀粉酶。
(3)有机物的转变
种子中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萌发时,他们被分解,分解产物参与种子的代谢活动。
4.ABC模型理论的主要要点是:正常花的四轮结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形
成是由A、B、C三类基因所控制的。
A、AB、B、C这三类基因的4种组合分别控制4轮花器官的发生,如果其中1个基因失活则形成突变体。
人们把控制花结构的基因按功能划分为A、B,C3类,即为ABA模型。
六、论述题
答:呼吸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除绿色细胞可直接从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外,其它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依赖于呼吸作用。
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ATP形式暂贮存起来,以随时满足各种生理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另一部分能量则转变为热能散失,以维持植物体温,促进代谢,保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等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
(2)中间产物为合成作用提供原料:呼吸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形成许多中间产物,其中的一部分用作合成多种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
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的碳、氮和脂肪等物质代谢活动中起着枢纽作用。
(3)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植物受伤或受到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一些中间产物可转化为能杀菌的植保素,以消除入侵病菌分泌物中的毒性。
旺盛的呼吸还可加速细胞木质化或栓质化,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