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1T08:41:46.99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期作者:吴真真
[导读] 在我国中学音乐教育逐步进行的过程中,教育部门提出了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

吴真真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 23911
摘要:在我国中学音乐教育逐步进行的过程中,教育部门提出了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

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使其在音乐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得到持续的提升。

从当前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中音乐;新课改;教学实践;研究;问题;浅谈
引言
音乐的真实意义是对人的教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在于培育音乐人,而在于人类的教育。

《音乐新课标》提出:“对音乐进行评估,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进步,发掘和开发自身音乐潜力,增强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要以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在各个时期的回眸与比较中,确认自己的发展和发展,指出自己的奋斗目标;让评估成为一种动力和动力。

针对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应该将质与质、形与末三种评价融合在一起,使评价与自我评价、互评、他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生动活泼、民主的氛围;气氛很融洽。

”因此,必须在思想上进行观念上的创新,在教学中要注意自主性、合作性和进程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新课改对高中音乐的重要性
中学音乐课程是一门单一的艺术形式,其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是教育者难以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对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主要途径是音乐课。

目前,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以往的教学方式单一、教材落后、考试与评价制度不规范,使得课堂教学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因此,要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改进评价体系,改进音乐教学的教学结构,改进教学质量;是每个从事音乐教育的人都要面对的难题。

二、现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中学的音乐课程中,以爱国主义为主,并以乐谱、词句为主。

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其精神与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但是,若采用常规的方法,由于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难以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中学音乐教师要把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把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授当中缺乏创新模式。

现在的高中生,在教授音乐的时候,都是从教科书上学来的,非常的枯燥,很难让人产生兴趣,也不利于教学。

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新,既要重视课本知识,又要重视情感、演唱风格。

同时,在备课中要把教材和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水平的目的。

三、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一)以审美为主要教学目标去实施教学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特色不同,它的教学特征更多的是感性,以美学为中心。

它以音乐的曲调、节拍等形式构成了当代生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情绪和意象。

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音乐的特性,以学生的音乐审美为主要目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感受音乐之美。

例如:在高一的《国之瑰宝-京剧》单元,《红灯记》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现代京剧的表现手法,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可以说是我国民族音乐的戏曲;同时,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表现形式也是非常不同的,为中国民族戏曲在交响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应重视让学生欣赏此曲,一是在柔和的背景音乐下,讲一段凄美的民俗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索,并将更多的时间交给“三听”:用耳聆听---声音的美妙;用双眼“听”——意境的美感;通过“听”——用心灵的感觉——情感之美,使学生体验到“美”。

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作用。

(二)进行有效的歌唱教学
高中生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利用音乐的内容、形式、情绪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让高中生掌握了音乐的基本知识;通过对“美”的深刻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对其进行评估。

然而,新课改后,中学音乐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仍未重视,致使一些高中生仅会欣赏歌词,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含糊;乐曲的节拍、曲谱等。

此外,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唱歌时,应注意学生的歌唱状态,是否有情绪的歌唱;有没有按节拍唱歌,有没有走音,否则就会让同学们失去歌唱技巧。

例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中,在歌唱方面,教师首先要讲的是唱歌的基本技巧:非洲歌曲通常音域较窄,乐句较短,装饰音较少,变调较少;经常作反复的歌曲,其旋律结构往往是环绕着一个或多个中心音,或者使用重复的调式。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纠正学员的演唱风格,使他们的演唱技巧得到提升;也能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要点。

(三)教学内容与现在生活中的音乐相结合
目前,一些音乐教师更多地注重教材的教学,而忽视了课后的延伸。

同时,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音乐的特性,把真实的音乐融入到教学之中。

比如:在学习高一的影视音乐中的《长江之歌》课件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主要作用;教师们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中的配乐有什么。

例如《西游记》,再根据音乐的节拍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总结:
总之,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中学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加快将知识转化为音乐价值的传授;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思维发
展,从而促进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积极地看待新课改的教学思想,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宝华浅谈当前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19,(33)
[2]梁靓高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期刊论文,文学与艺术,20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