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胶粒(一次粒子)大 小,以及胶粒聚集合并所形成的凝胶粒子(二 次粒子)的大小,或者粒子与粒子之间的孔隙 等,对催化剂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会产生很 大影响。
例如:PH=4时,硅胶胶粒最小,比表面最大 Sg=730m2/g,孔径=3.3nm,孔容最小为 Vg=0.62ml/g
五.陈化(老化)
由氢键连接的络合物构 成凝胶网络; 凝胶在湿 气 中可能会溶解;凝胶透 明
由金属 无机化合 物与添加剂之间 的反应形成的密 集的粒子 金属醇盐
金属醇盐、硝酸 盐或醋酸盐
粉末、 薄膜
薄膜、 块体、 纤维、 粉末
薄膜、 粉末、 纤维
一、sol-gel法制备过程
金属盐溶液 PH调节
过饱和状态 沉淀 成核
前驱物的水解和缩 聚
络合反应导致较大 混合配合体的 络合 物的形成
密集的粒子形成凝胶网 络;凝胶 中固相含量较 高;凝胶透明,强度较 弱
由前驱物得到的无机聚 合物构成凝胶网络;刚 形成的凝胶体积与前 驱 物溶液体积完全一样; 凝胶形成的参数--胶凝时 间随着过程中其它参数 的变化 而变化;凝胶透 明
沉淀反应终了后,沉淀物与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接触一段时间, 在这时间内发生的一切不可逆变化称为沉淀物的老化或陈化。
老化期间发生变化主要有:晶粒成长、晶型完善、凝胶脱水 收缩
作用:微小晶体溶解,粗大晶体长大,颗粒粗大易于过滤, 吸附减少,杂质易洗掉,结晶更完善。 影响因素:
时间:时间长,粒子大 温度:温度高,粒子大
2.成核与长大 (1)成核速率(VN)与长大速率(Vg)
成核速率:又叫聚集速度,指溶液中加入沉淀剂 而使离子浓度乘积超过溶度积时,离子聚集起来 生成微小晶核的速率。
长大速率:又叫定向速率,是离子按一定晶格排 列在晶核上形成晶体的速度。
(2)VN>Vg :小粒子,非晶形(窄分布的小颗粒体系) VN<Vg :大粒子,晶形(窄分布的大颗粒体系) VN≈Vg : 从大→小都有的非均匀粒子
长大
胶体溶胶
干凝胶
干燥
纯化,浓缩
洗涤过滤
水凝胶
凝 聚
陈化
成型
颗粒
煅烧
催化剂
二.金属盐溶液的选择
1.阳离子选取:催化剂中所用的金属离子。 2.阴离子的选取:阴离子的选择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例如:溶解度、杂质含量、易获性、价格等可能存在的问题 等,应综合考虑。 阴离子应该比较容易经分解、挥发或洗涤除去。
Cl-:洗涤困难,毒物,酸性 SO4 2-:毒物,产生SO2、H2S NO3-:产生NO x烟雾,成本低 C2O4 2-:焙烧时可除去,无污染,但成本高。
3.常用盐类:碳酸盐、硝酸盐、醋酸盐、草酸盐、 铵盐、钠盐。 有些催化剂也选硫酸盐或氯化物。
4.溶剂:水,有机溶剂
5.影响盐选择的其它原因
三.有控制的沉淀过程
加入中性电解质进入陈化
六.洗涤过滤 沉淀物上吸附的杂质离子通过过滤和洗涤除去
七.干燥
干燥是固体物料的脱水过程 常在60~200℃ 下的空气中进行 对催化剂的孔结构的形成及机械强度会产生影响
八.煅烧
煅烧是对催化剂母体在不低于其使用温度下 进行的热处理过程,煅烧时的气氛通常是空 气,也可以是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
(3)影响成核、长大速率的因素 A. 过饱和度↑ ,VN↑ B. 盐类极性↑, Vg ↑ ,常生成晶形沉淀
(4)沉淀的溶解度对晶粒大小的影响
沉淀的溶解度越大越易形成粗晶型
Hale Waihona Puke 四.胶凝过程胶凝过程分为缩合和凝结两个阶段
缩合:所形成的小颗粒或大量晶核聚合成胶粒的 过程(1~100毫微米) 凝结:在一定条件下,胶粒聚集合并成湿(水) 凝胶的过程
影响胶凝速度的因素
浓度:浓度越大,胶凝越快
例如:含1.0%SiO2的硅溶胶胶凝最快时间为 30min 含2.5% SiO2的硅溶胶胶凝最快时间仅为 1min
PH值
例如:向NaO:SiO2=3.3:1的水玻璃中加H2SO4中和生成硅胶, 在PH=6-8之间,胶凝时间最短
(加入)强电解质或酸
加入强电解质或酸,可破坏双电层,中和表面电荷,使胶 凝速度加快
目的:将直径为10-103nm的胶体粒子的溶胶沉淀
分为三个阶段:过饱和、成核、长大
1.过饱和状态
⑴进入过饱和状态的三种方法
沉淀过程
浓度
过饱和区
增加PH值
B
{ 蒸发提高溶液浓度
溶解度 曲线
降低溶液温度
增加pH C
D A
溶液
温度
其中增加PH值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加入碱性溶液实现
⑵常用沉淀剂
碱类:NH 4OH、KOH、NaOH 碳酸盐类:(NH4 )2 CO3、Na2CO3、CO2、K2CO3 碳酸氢盐类:NaHCO3 有机酸:乙酸、草酸 铵盐:(NH4 )2 CO3、NH4HCO3、(NH4 )2 SO4、(NH4 )2 C2O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化学与化工学院
溶胶-凝胶法
一.sol-gel法制备过程 二.金属盐溶液的选择 三.沉淀过程 四.胶凝过程 五.陈化 六.洗涤过滤 七.干燥 八.煅烧
作为载体,必须有大表面积和多孔的性质, 作为非负载的单一组分催化剂,也通常是制 成大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对这类物质,一 般采用sol- gel法(溶胶-凝胶法) 。
溶胶凝胶法是指无机物或金属醇盐经过溶 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热处理而形 成氧化物或其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
不同溶胶-凝胶过程的特征
化学特征
凝胶
前驱物
应用
胶体型 Sol-Gel 过程
无机聚 合物型 Sol-Gel 过程
络合物 型SolGel过程
调整pH值/加入电 解质/ 蒸发溶剂使 粒子形成凝胶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