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答案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答
案0
(单选题)1:下面各句中的“ 以” 字是介词的是
A:老臣窃以为XXX于XXX。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下列各组是异体字的一组是
A:丑—醜
B:辟—避
C:诉—愬
D:要—腰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A:《战国策》
B:《史记》
C:《左传》
D:《春秋》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老臣贱息XXX,最少,不肖。

”中“ 息”字的文中义是A:气息
B:子
C:休息
D:休养生息
正确答案: B
(单项选择题)5:按XXX的说法,以下各字中属于“文”的是()
A:妈
B:马
C:明
D:武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XXX对“六书”中“象形”所下的定义是
A: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B: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D: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下面句子中,不含数词用作动词的是()
A:六王毕,四海一
B: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C:人一己百
D: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8: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中“为”的词性是()A:介词
B:动词
C:助词
D:连词
正确答案: B
(单项选择题)9: “晋侯饮XXX酒。

”里“饮”的特殊用法是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对动用法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10:下列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XXX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
B:夫子怃然。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正确答案: B
(多项选择题)11:以下各句中,有介词“ 以”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吾道一以贯之。

D:纣以为恶,醢鬼侯。

正确答案: A,C
(多选题)12:关于“不虞君之涉吾地也”的说法正确是()()()()
A: “虞”的意义是“预想”
B: “涉”转义是淌水过河,这里当进入讲
C: “君之涉吾地”是此句的宾语
D: “也”是语气词。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13:下列句子中的“于”是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的是()()()()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对曰:“甚于妇人”
C:不得入XXX
D: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XXX
正确答案: A,B
(多选题)14:关于《战国策》,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B:《战国策》作者无可考
C: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共33篇。

D:《战国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有两种,都是汉人辑录的
正确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15:以下各句中的“ 其”字是代词的有
A: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尔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C:所谓诚其意者,XXX也。

D:XXX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16:对“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中的“置邮”,说法正确的是A: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置驿,指马递。

邮驿,指车递。

C: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置驿,指车递。

邮驿,指马递。

正确答案: A,C
(多选题)17:关于“闻斯行诸” ,说法正确的是()()()() A: “诸”是兼词
B: “诸”相当于“之于”
C: “行”是动词
D:诸”相当于“之乎”
正确答案: A,C,D
(多选题)18: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A:六国古文
B:金文
C:籀文
D:小篆
正确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19:以下句子中,成心动用法的句子有A:有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踵门而告XXX曰B:戎狄是膺,XXX是惩。

C:且夫我尝闻少XXX之闻,而XXX之义者。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正确答案: C,D
(多项选择题)20:以下句子中“ 之”是代词的有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爱共叔段,欲立之。

D:师之所为,XXX。

正确答案: B,C,D
(判断题)21: “请以遗之。

” 中“以” 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22:名词用快意动,意义是当事人客观上认为或把宾语所透露表现的人或事当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3:狂草是草书的一种,只有艺术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4: “飘摇乎XXX”中的“乎”字是介词,相当于“于”.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25: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6: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中“宦”的文中义是做贵族的奴隶.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7: “彼天子固然”中“固然”与“XXX曰:‘齐人固善盗乎?’”中的“固”都是“本来”的意思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28: “长铗返来乎,无觉得家!中“觉得”是一个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别题)29: “ 如果其甚与?”属于倒装的结构。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0: “请以遗之。

” 中“以” 的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1:省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不能补出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32: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礼记注疏》,是东汉XXX的注,XXX达作的疏。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33: “友人惭,下车引之”是“拉”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4:XXX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5: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会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别题)36: “慚、慙”是异体字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7: “XXX侍坐于XXX”与“XXX、XXX有、XXX侍坐”中的“侍”都是“在旁边陪着”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8:形容词常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39: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中“殿”的文中义是“镇守”。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40: “吾道一以贯之。

”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1:下面各句中的“以”字是介词的是
A:老臣窃以为XXX于XXX。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下列各组是异体字的一组是
A:丑—醜
B:辟—避
C:诉—愬
D:要—腰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
A:《战国策》
B:《史记》
C:《左传》
D:《春秋》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老臣贱息XXX,最少,不肖。

”中“息”字的文中义是A:气息
B:子
C:休息
D:休养生息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按许慎的说法,下列各字中属于“文”的是()
A:妈
B:马
C:明
D:武
正确答案: B
(单项选择题)6:XXX对“六书”中“象形”所下的定义是A: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B: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比类合谊,以见批示
D: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正确答案: A
(单项选择题)7:上面句子中,不含数词用作动词的是()A:六王毕,四海一
B: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C:人一己百
D: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8:“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中“为”的词性是()A:介词
B:动词
C:助词
D:连词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9:“晋侯饮XXX酒。

”里“饮”的特殊用法是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对动用法
正确答案: B
(单项选择题)10:以下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XXX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故有民?”
B:夫子怃然。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正确答案: B
(多项选择题)11:以下各句中,有介词“以”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大人世及觉得礼,城XXX觉得固。

B: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吾道一以贯之。

D:纣以为恶,醢鬼侯。

正确答案: A,C
(多选题)12:关于“不虞君之涉吾地也”的说法正确是()()()() A:“XXX”的意思是“料想”
B:“涉”转义是淌水过河,这里当进入讲
C:“君之涉吾地”是此句的宾语
D:“也”是语气词。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13:下列句子中的“于”是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的是()()()()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对曰:“甚于妇人”
C:不得入XXX
D: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XXX
正确答案: A,B
(多选题)14:关于《战国策》,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B:《战国策》作者无可考
C: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共33篇。

D:《战国策》撒布到目前的簿子有两种,都是汉人辑录的正确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15:以下各句中的“其”字是代词的有
A: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尔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C:所谓诚其意者,XXX也。

D:XXX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16:对“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中的“置邮”,说法正确的是A: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置驿,指马递。

邮驿,指车递。

C: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置驿,指车递。

邮驿,指马递。

正确答案: A,C
(多选题)17:关于“闻斯行诸”,说法正确的是()()()()
A:“诸”是兼词
B:“诸”相当于“之于”
C:“行”是动词
D:诸”相当于“之乎”
正确答案: A,C,D
(多项选择题)18:先秦笔墨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A:六国古文
B:金文
C:籀文
D:小篆
正确答案: A,B,C,D
(多选题)19:下列句子中,有意动用法的句子有
A:有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踵门而告XXX曰
B:戎狄是膺,XXX是惩。

C:且夫我尝闻少XXX之闻,而XXX之义者。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正确答案: C,D
(多选题)20:下列句子中“之”是代词的有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爱共叔段,欲立之。

D:师之所为,XXX。

正确答案: B,C,D
(判断题)21:“请以遗之。

”中“以”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22:名词用快意动,意义是当事人客观上认为或把宾语所透露表现的人或事当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3:狂草是草书的一种,只有艺术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4:“飘摇乎XXX”中的“乎”字是介词,相当于“于”.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别题)25:古代汉语的判别句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任谓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6:“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中“宦”的文中义是做贵族的奴隶.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7:“彼天子固然”中“固然”与“XXX曰:‘齐人固善盗乎?’”中的“固”都是“本来”的意思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8:“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中“以为”是一个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29:“若是其甚与?”属于倒装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30:“请以遗之。

”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1:省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不能补出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32: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礼记注疏》,是东汉XXX的注,XXX达作的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33:“友人惭,下车引之”是“拉”的意思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4:XXX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5: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会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36:“慚、慙”是异体字关系。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7:“XXX侍坐于XXX”与“XXX、XXX有、XXX 侍坐”中的“侍”都是“在旁边陪着”的意思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38:描述词经常使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无描述词所透露表现的性质或状态。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别题)39:“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中“殿”的文中义是“镇守”。

A:毛病
B: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40:“吾道一以贯之。

”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A:毛病B: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