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课标要求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概念。

2.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课标解读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相关内容。

它与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起,阐述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着重强调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之间的物质循环之间关系。

通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重点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探究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第五章的基础。

本教材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教材的第一单元中就了解到植物在生态系统组成中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

本章让学生亲自验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淀粉,并进一步从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的角度,阐述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重要地位。

这种直观的认识,对学生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2.本章三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一部分介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是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建构以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基础,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认识到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实验之后,概述了什么是光合作用,重点介绍了叶绿体的功能。

第二部分讲述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用途,一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用来构建植物体。

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延伸、拓展。

讲述的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育了自身,而且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帮助学生认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对于整个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3.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吗,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等具体的内容是不太清楚的。

对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更是不甚了解。

所以,在这一章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明确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制造有机物(淀粉),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还有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续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阐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阐明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理解、表达、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植物的情感,养成保护身边生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有效地指导生活实践。

重点难点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光下制造淀粉。

难点组织好“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活动。

教学准备
黑暗处理一昼夜的天竺葵、黑纸片若干、曲别针若干、95%的酒精、稀碘液、50 mL 小烧杯、200 mL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以上材料每组一套)。

教学策略
本章内容是本学期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很难理解的难点内容,所以在教学中难度较大,特别是探究实验的准备,如果叶片暗处理和光照达不到一定标准,本探究实验就不会出现正确的现象,也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教师在讲授本章之前一定要把实验所用的植物准备充分,以便课堂能出现正确的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以学生每天必吃的米饭、馒头为例,引导学
生分析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这些食物与植
物的关系。

2.让学生回忆旧知识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组
成中扮演什么角色?绿色植物为什么是生产
者?
回答问题: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制造有机物。

一、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引导学生思考上述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2.引出实验
讲:一颗小小的玉米幼苗,可以结出1~2个
玉米棒子,上面挂着一粒粒玉米种子。

它们是怎
么生长起来的?白天黑夜循环往复,植物静静地
待在那里,它们主要是在白天生长还是在夜间生
长呢?
3.进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提出问题:围绕这个实验题目,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回顾“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
实验,理解探究实验的实验操作原理。

结合作出
的假设,设计本实验的实验步骤。

学生提出问题,例如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
件吗?淀粉是植物光合
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吗?
设计原则:单一变量、
设置对照以及多次重复
减小误差。

(续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4)[播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视频。

[提问、讲述、层层引入]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对照组是
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

②提问学生每个步骤分别是什么?以及每个
步骤的目的是什么?(重点:渗透科学原理、科学
方法。

)
1.为什么把盆栽的天竺葵在实验之前在黑暗处
放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
来?
阅读教材的实验方法
与步骤,结合视频回答
教师提出的问题。

认识并说出暗处理的
重要意义,即把叶片中
的淀粉全部转运或消
耗。

(2)叶片部分遮光形成
对照
(3)酒精易燃,需要隔
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
3.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兵隔水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4.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用来鉴定什么成分?其结果说明什么?(由碘液鉴定胚乳成分引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酒精水浴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漂洗后观察。

[表达与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心得体会、掌握哪些实验方法等。

) [知识迁移与升华]①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②为了使苹果等果实获得更好的经济价值,根据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原理,采取什么措施使苹果上有“富、恭喜发财”等吉祥文字或图案?酒精中,起到脱色的作用,便于鉴定淀粉的颜色观察。

(放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 (4)碘液遇淀粉变蓝。

二、有机物用来构建植
物体提问:有机物怎样构成植物体?
1.从细胞水平来看。

2.从器官水平来看。

3.从个体水平来看。

阅读教材,理解有机
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三、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
生物
[讲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
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植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
食,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杂食动物则兼而
食之,人类属于杂食动物。

可以说,绿色植物既
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
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

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
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
的其他生物。

听讲、思考。

课堂小结
小结:1.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用途。

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步骤:暗处理→遮光→脱色→滴碘液
结果:见光—变蓝;未见光—不变蓝
结论:产物—淀粉;条件—光
(续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二、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能→化学能(通过叶绿体)
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意义
1.构建植物体
2.养育生物圈中其他生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多,课时比较紧,而且这节课还要做实验,由于天气太冷,见阳光的时间较少,所以叶片没有形成足够的有机物,针对这种情况,我
采用先把理论知识说完,把实验原理说清楚,把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所以需要掌握的要点全部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做实验,这样的安排时间上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学生对于实验所应该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易估算到,对于失败的原因学生也能自己分析。

这样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