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一、二单元【古代史复习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复习案
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
第一课古代埃及
1.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中国或古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位于北纬20°到40°之间的大江大河流域,分别是北非、西亚、南亚、东亚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

体现了世界文明具有性。

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没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2.古代埃及
(1)发源地:古埃及是奴隶制国家,发源于东北,古埃及被认为是“”。

存在时间距今远达7000多年。

(2)文明成就:历法:;文字:;医学:;建筑:。

(3)金字塔的历史价值(评价/地位):①是的象征;反映了发展的较高水平;③是的结晶;
(4)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称为,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神权色彩浓厚,拥有无限和无上。

3.启示(认识、观点、结论):(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发源地:“两河”,是指西亚的和。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文明成就:文字:文字(人发明);历法:;数学:;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1)实质:是一部维护阶级利益的法典。

(2)地位:。

(3)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严格的;
实行制;活跃)。

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字法典,刻
在上,该法典内容丰富全面。

(4)影响: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源远流长。

4.启示(认识、观点、结论):(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

(3)建立法治社会应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课古代印度
1.发源地:流域,在地理上指今天的。

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是繁华的大城市。

2.文明成就:数字起源于印度;制度、教。

3.种姓制度:
(1)实质:。

(2)内容: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如:国王、官员、武士),第三等级是(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特点:各等级。

4.佛教:时间:;创立者:;教义:主张“”,宣扬“”。

5.传播:向东经中亚传到,后又传到、和越南等国。

往南经,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6.启示(认识、观点、结论):(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海洋文明)
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文明起源地:地区。

2.城邦(1)突出特点:(有利于产生直接民主);
(2)典型代表:和。

3.雅典民主政治:(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主政时期,雅典发展到高峰。

(2)表现:①公职人员从全体公民中产生,都有参政机会;②是最高权力机构;③建立,保障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3)实质:奴隶制民主政治
(4)评价:
①进步性:a.古雅典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开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为雅典取得辉煌成就奠定政治基础。

②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4.亚历山大帝国(1)版图:地跨三洲。

(2)东征的评价:
①积极影响:。

②消极影响:具有性质,给人民带来巨大,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

5.启示(认识、观点、结论):(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五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发展历程
(1)公元前年,建立罗马共和国
(2)公元前年,奴隶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3)公元前年首创元首制,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3)黄金时期:世纪,罗马帝国版图横跨三大洲,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4)灭亡时间:年,西罗马帝国在的打击下灭亡(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终结,也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开始。


2.罗马共和国时期
(1)决策权——贵族组成的,两名——行政权,公民大会——;两名——否决权。

(2)《十二铜表法》评价:①使定罪量刑有了;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启示(认识、观点、结论):(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战争是把双刃剑
第六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希腊——(1)神话特点:“”;(2)文学:《》(3)雕塑:、《》;(4)建筑:(5)哲学:提出“原子论”;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亚里士多德是学者,创立了等新的学科。

2.罗马——(1)建筑:;(2)法学:
《》;、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3)历法:凯撒命人编制的《》。

3.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古代欧洲文明的共同点:都属于海洋文明;以工商业经济为主;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历史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共容性等特征
5.启示(认识、观点、结论):(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情景演练
1.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这反映了古埃及()
A.国王权力至上 B.法律体系完备 C.军事实力强大 D.医学成就辉煌
2.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希腊的城邦国家,迥然相异,对照鲜明。

由此可见()A.古代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B.罗马法制建设奠定欧洲法学渊源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文化交汇 D.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3.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

这反映了()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
4.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议会 D.三级会议
5.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外邦人和奴隶 B.成年男性公民 C.成年男子 D.全体居民
6.早在罗马共和国末年,中国就有大宗丝绸运往罗马,执政官凯撒曾向罗马人展示了一大批丝绸织物。

此时中华文明的发展正处于()
A.汉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7.根据下面资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的象征,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最伟大的遗产之一,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人类社会发展中王权始终受到法律的制约
B.人类社会的法制建设源远流长并不断发展完善
C.《罗马民法大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是欧洲法制建设的成就
三、综合题
90.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各地文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材料二
伯里克利屋大维苏格拉底
材料四
(2)依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图1、图2政治制度的名称。

(3)挑选材料三中的一位历史人物,写出他的贡献。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你对比《汉谟拉比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有何相似之处?
四、能力展示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

历经10年征战,他建立起一
个史无前例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这一过程中,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也得以开辟。

▲古罗马的兴起大约在公元前700年,是以罗马城的修建为标志的,经过几百年的征战与发展,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知古巴比伦社会奴隶制度发达,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子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