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高质创新人才陈忠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高质创新人才陈忠恒
发布时间:2021-11-06T12:53:30.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陈忠恒
[导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党和政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自从建国以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涌现出了 70 多位院士,他们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科技尖兵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培训中心(党校)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党和政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自从建国以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涌现出了 70 多位院士,他们是石油石化行业的科技尖兵,是自主创新的典范。

通过探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可以发现,献身科学和爱国主义精神是自主创新的动力源;独立自主、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实质;艰苦奋斗、乐于奉献是自主创新的保障。

关键词:石油石化;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强化基础研究和提高创新水平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中国科学家传承着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凝聚彰显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深深汲取了世界科学文明的养分,镌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承载历史并昭示未来,必将感召和激励后人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所谓创新是指为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所做的突破性工作。

”[1]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发展史:面对外国专家中国“贫油论”的谬论,以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等一批院士为首的石油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发展了领先世界的地质力学、陆相生油理论等,为中国的找油指明了方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以王德民院士为首的石油科技人员发扬自主创新精神,使大庆油田的开采理论与实践走在了世界前列;以顾心怿、苏义脑院士为首的石油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实现了中国钻采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国从 1949 年的年产原油 12 万吨,发展到了现在年产 1.8 亿吨,成为了世界第五大产油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后诞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胜利精神等,形成了浓郁的石油文化,孕育了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

一、献身科学和热爱祖国是自主创新的动力源
科学研究是一种揭示未知、追求真理的探索活动。

它具有艰苦复杂、长期坚持和充满风险的特点。

石油科学是一个多学科汇集的大科学,每一个具体领域都可能耗尽一个研究者短暂的生命,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无处不浸透着探索者的心血。

石油科学的博大精深且攻关的艰难要求科技人员具有一种献身精神,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更高目标、幸福源泉和终身职业,把维护、坚持和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神圣天职和义务。

[2]在科学的入口处,石油石化行业的院士们下定决心,以无畏的勇气,艰苦的劳动,开启科学的大门,随时准备为科学而献身。

“磕头虫”是人们印象中油田的标志。

就是这种全世界通用的抽油机,遇到粘稠的石油,效率很低。

“文革” 期间,顾心怿院士作为采油技术攻关队队长“靠边站”了,这为他研究“链条抽油机”提供了机会。

那时,偌大的图书馆里,常常只有顾心怿一个人的身影。

“文革”结束不久,他的研究就取得了突破。

其中,核心发明技术 “轨迹链条换向机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而诞生了链条式抽油机。

上世纪 70 年代,胜利油田在渤海边发现了石油,会战大军用手推车运土筑堤、钻井采油。

有没有更好的浅海石油开采方法?顾心怿夜以继日苦战四个春秋,1978 年底,“胜利一号”钻井船终于顺利下水,在第一口试验井上,拖航、坐底、钻井、起浮、退场取得一次成功,中国有了第一艘浅海坐底式石油钻井船。

[3]
二、独立自主、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实质
独立自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原则,其基本涵义就是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王德民院士依靠自己的力量,从 1968 年到 1978 年研制了一整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分层注采和分层测试工艺;
1979 年至 1985 年提出和组织了“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采油工艺”的系统工
程,使大庆油田开采技术在总体上具有世界水平,王德民为大庆增加原油可采储量 6 亿吨;1986 年至 2000 年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王德民作
为为大庆油田再稳产 10 年而作技术准备的 8 个系统工程的主要提出者及组织者之一,对提高采收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是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大规模地推广应用,增加了可采储量 3 亿多吨,年产原油 1000 多万吨。

他还使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得到了推广。

这些工艺都是
世界上油田开发方面意义最大、难度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技术,为油田稳产高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靠独立自主精神进行的科技创新是对自主创新最好的诠释。

独立自主、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实质。

三、艰苦奋斗、乐于奉献是自主创新的保障
所谓艰苦奋斗,就是指为实现伟大的或既定的目标而勇于克服艰难困苦,顽强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精神和行动。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科技的发展需要后来人站在前人的肩上开拓创新,这就需要前人具有乐于奉献精神,培养一批接班人,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更高峰。

陈俊武院士为中国硫化催化裂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作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同时也为中国炼油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科学技术的高峰是陡峭的,过去的贡献可能成为明日黄花,而有人接力的持续攀登才是可贵的。

400 年的科技发展史,知识的积累与丰富、扬弃与更新都雄辩地说明了这个事实。

我在精力充沛的年纪没有意识到这一点,60 岁以后我一直有一件心事,就是如何育人。

几十年来我在获取知识的方法、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和逻辑思维方式的锻炼方面略有所得,我希望能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4]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院士们虚怀若谷、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是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集中写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以忠诚和担当、智慧和才能、奉献和牺牲,谱写出一曲曲爱国奋斗的英雄赞歌,铸就了西迁精神等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石油石化院士为代表的当代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丰硕的创新争先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不愧为国家栋梁、民族脊梁、人民赤子。

我们要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郑其绪.思维创新的理性探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1(2):63.
[2] 赵俊,王忠武.科学精神与社会发展[J].发展论坛,1999(6):47. [3]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1998:474-476.
[4]卢嘉锡,等.院士思维:卷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315-3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