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考题盘点和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
考题盘点
1、寻找或概括中心论点。
2、论据的概括分析和补写。
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论证过程。
5、对文章内容的感知、理解与把握,从文中获取重要信息。
6、重要句段在结构、内容及表达上的作用。
7、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8.联系实际生活,开放拓展谈看法。
掌握解题方法
一、论点
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作者通过列举**事例,想要表达怎样的观点?
解题方法:怎样找中心论点
技巧一:中心论点要找准
(一)论点的把握
论点的句式特点(表属形式)
1、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是一个明确表态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
3、不用修辞和疑问句,语言简洁。
(二)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1、标题揭示
2、开头提出
3、结尾归纳
4、文章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5、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文中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还有“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我认为”、“综上所述”、“足以证明”、“所以”、“不难看出”等。
二、论据
用来证明观点、看法、态度的材料(事实和道理),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1、请用简短话语概括事实论据。
2、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写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3、论据的作用?
论据类型巧辨析
论据:证明论点正确的材料和依据。
(真实可信)1、论据的种类(会区分)
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数据等。
②道理论据: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等。
(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诗句等)
2、论据的作用
答题格式:(1)a.运用了事实论据,用…事例,充分/有力(或从反面)论证了…观点,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运用了道理论据,引用了名言/格言/原理,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补充说明:
(2)根据位置判断:材料在前,则考虑是引出中心论点;材料在后,则考虑是补充说明中心论点。
(3)若是事实论据,则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若是道理论据,则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
3、文章开头出现事例或故事的作用:
a.引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
b.充当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c.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如何补充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人/物+事件(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方法:①找准论点;
②看清要求(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③根据个人知识储备选取相应的材料;
④补写材料(事例要典型、真实;原理、定理是经实践检验后被人们所公认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是广为流传的)
⑤巧改有联系的名人事例(同一事例从不同角度叙述可证明不同的观点)。
注意:
补充事实论据:要求事实真实、典型、新颖、充分,不要描述,概括事例(谁+事+结果),紧扣论点,否则观点和事实不统一,失去强大的说服力。
补充道理论据:名言警句、诗文格言等,不断章取义,不张冠李戴,有一定的权威性。
三、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B.道理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
①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论证。
(摆事实、事例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技巧: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对比,突出强调某一论点。
答题技巧: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比喻论证:通过形象的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事喻理,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鲜
明生动。
技巧四: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议论文结构层次为:
提出问题(引论)-----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解决问题(结论)-----解决“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
议论文结构一般有: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等。
四、论证思路
1、分析论证思路
2、删去某段是否合适
(一)分析论证思路
1、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
一般题干都会直接点明作答范围。
2、通读答题语段(或者全文)的内容,明确所给答题范围中所提及的论点。
3、勾画出能提示论证方法、揭示主旨或者结论的关键字,简单对全文(或者语段)划分层次。
4、按照顺序分析每个层次,对论点论据等具体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或举……的例子或引用……的内容,或将……与……进行对比,或把……比喻为……,指出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道理)。
5、在把握文章段落(或语段)层次的基础上,整合语言,分析概括论证思路。
表述时加上表关系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将文章内容用关系词连缀即可。
答题模式:
(1)某段:先提出观点(本段论题)(作者观点)……,接着(然后)分析(论证)……最后再次强调(点明)……观点
(2)某几段:第X段+概述段落内容(可从论证方法入手)。
第X段+具体内容……(注:按段落顺序,用关系词连接本段论证的内容。
)
(3)全文:论点在结尾:首先列举了/引用了……的事例(典故、传说、寓言或引用名言),然后得出……结论/然后证明了……观点/然后揭示……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
(4)论点在开头:首先/直接提出……论点/观点,或者先通过写……的事例(典故、传说、寓言或引用名言),提出……的观点,引出……的论题,接着用……事例或名言,从正面/反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二)删去某段是否合适
1、表明态度:合适或者不合适。
2、结合段落作用阐述理由。
分析句段作用
(1)议论文开头句段的作用:
结构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内容上:①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引出提出论点(或论题)。
②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依据。
③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依据。
④摆出错误的论点或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⑤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2)议论文中间句段的作用:
结构上:①引出下文;②总结前(全)文;③承上启下。
内容上:要具体分析段落内容,看其与前后段的关系及与文章中心论点的关系,总结出其存在的必要性。
(3)议论文结尾句段的作用:
结构上: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内容上:①强调……的中心论点。
②发出……的号召,希望人们……。
③补充论证了……,是论证更严密。
④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⑤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词语的指代义
确定词语指代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二是在原文中找出所指代的内容。
答题步骤:(六字诀:明确、辨认、归纳):
(1)明确指代内容的容量。
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可多可少,可以指代一个词、短语、句子、句群甚至段落。
(2)辨认只带内容的位置。
“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某类”是不定指。
如本文的“这样说”就属于近指,看前后文,可知此处指的是前一句
(3)归纳指代内容。
找关键词或关键句(即找中心句),二者都没有的情况下,先通览有关指代内容,理清其内部关系,再简洁、准确地概括。
最后将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理通顺。
技巧五: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中心论点;二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来揣摩其含义。
它的作用是阐述或论证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
五、议论文语言
①准确严密性②生动性(通常运用修辞)③鲜明性④概括性
品析议论文语言的答题模板:
A分析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
答: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作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B某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
因为加点的词在句中是…意思,删去后就变成…意思,与原意不符,使论证的语言不准确、不严密。
六、联系实际生活,开放拓展谈看法。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理解。
答:先摆观点+生活实际+紧扣论点的小结。
议论文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中心论点及大致结构。
第二步:读题,审明题干,确定信息点出自哪段。
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全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