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中疾病的检疫与处理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屠宰中疾病的检疫与处理探讨
摘要:生猪屠宰分为宰前和宰后两个阶段,而宰后是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过程。
现如今,在屠宰前检疫工作中仅能看到疫病的征兆,并不能确保猪疫病的正确诊断。
各地区基层防疫站根据猪表皮和内脏上面的损伤,并结合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确定生猪肉的疫病问题。
故而在生猪屠宰过程中,应将猪的宰后检疫与屠宰加工相结合,进而做到不漏检、不准检。
关键词:处理探讨;疾病检疫;屠宰;生猪
引言
生猪屠宰检疫直接关系到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防止病害猪肉、农药残留等进入市场的关键。
在屠宰和检疫之前应先对生猪进行群内检查,并注意猪的“静”“动”和“饮水”等方面的观察。
在宰杀前3小时,断绝生猪饮水。
在屠宰之前应给予猪足够的休息,并做好待宰区域的温度和通风。
如果发现生猪有精神异常亢奋、体温骤升、原地转圈或四肢呈划水状等动作、饮水量减少或采食后呕吐等症状,立即将患病的猪只标记起来,隔离开来,然后报告给当地基层防疫站检疫人员。
对于表现出不正常状况的生猪必须进行个体化验,以确定其患病状况。
1、重视屠宰生猪检疫的重要性
屠宰生猪的检疫工作是保证猪肉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防范动物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
通过检疫,可以发现疫猪、死猪、寄生虫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问题,从而防止其进入市场,保障民众的健康。
屠宰生猪的检疫流程包括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和实验室检测三个环节。
宰前检疫是对待宰生猪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包括外观、体温、呼吸、排泄等项目的检查。
一旦发现疫猪,必须进行隔离或无害化处理。
宰后检验是在生猪屠宰过程中,对猪的躯干、内脏、头、蹄、尾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猪肉,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流入市场的猪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实验室检测是对疑似
患有传染病的猪肉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毒检测、细菌培养等。
通过实验室检测,
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猪肉是否患有传染病,进而确保猪肉的安全性能。
屠宰生猪检疫工作是确保猪肉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防范动物疫病
传播的关键环节。
具体来说屠宰生猪检疫具有下述意义:(1)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通过检疫,可以发现疫猪、死猪、寄生虫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问题,从
而防止其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促进畜牧业发展。
检疫可以防止
疫情的传播,保障养殖场的合法权益。
同时检疫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可以为养殖
场提供科学的防治措施,提高养殖水平。
(3)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猪肉是民众
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肉类之一,如果猪肉存在安全隐患,将会对民众的健康带来
潜在威胁。
通过检疫可以确保流入市场的猪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维护公共卫生
安全。
(4)提高各地区食品安全水平。
屠宰生猪的检疫是食品安全链的重要一环,通过检疫可以确保猪肉的质量安全,提高各地区食品安全水平。
基层检疫人
员应该更加重视屠宰生猪的检疫工作,确保流入市场的猪肉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为社会面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未来做好保障。
2、现有屠宰生猪病症检疫存在的问题
2.1检疫流程不规范
现当下在部分屠宰场,检疫流程不够规范,继而导致病症检疫不到位。
例如,部分检疫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宰前和宰后检验,导致部分疫猪或问题猪肉
得以进入市场。
此外部分检疫设备老化或维护不当,也会导致检疫结果的准确性
受到影响。
2.2检疫技术落后
当前部分屠宰场的检疫技术相对落后,难以发现部分潜在的病症。
例如部分
先进的技术如显微镜、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等未能得到充分应用,导致部分病原
微生物难以被发现。
同时,部分检疫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会导致病症检
疫不准确。
2.3检疫管理不到位
在部分屠宰场,检疫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病症检疫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例如部分检疫部门对屠宰场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部分违规检疫行为频繁。
同时,部分检疫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也会导致病症检疫工作出现疏漏。
2.4社会民众对检疫的认识不足
在社会上,部分民众对检疫的认识不足,对病症检疫工作不够重视。
例如,部分消费者只关注价格,不关注猪肉的质量安全,导致部分问题猪肉得以在市场上流通。
同时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忽视病症检疫工作,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3、屠宰生猪检疫处理优化对策
3.1生猪口蹄疫病症
对于猪来说,生猪口蹄疫病症是一种由口蹄疫病引起的具有急性、热性和传染性的疾病。
在屠宰检疫过程中,如果在生猪的口鼻处发现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并且有些水泡还会流脓、出血,还会伴随严重的溃烂现象,就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疫猪还表现为跛行、体温上升、进食量降低、口闭合时流口水等症状。
在处理生猪口蹄疫病症方面,如果出现了疾病,那么第一步就是要立即采取隔离和封锁,限制疫猪的活动范围,同时要将实际情况报告给当地检疫站,做好集中销毁和扑杀的工作,同时还要对病原菌进行严格地追查[1]。
3.2猪肺疫
猪肺疫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脓毒症和炎性出血性疾病。
当前,关于猪肺疫的分型,可分为最急、最急和缓慢三种类型。
在猪的急性型肺炎中,脓毒症的临床症状并不显著,疫猪的体温比较高,有短暂的干咳等症状。
疫猪在咳嗽时,会有不同程度地抽搐,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些疫猪会有胸部疼痛、流脓液,躯干表面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红斑。
在屠宰生猪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入微地检查,在剖检时可以看到肺炎病症、小叶间组织增生,充水肿胀,观察切面有红白间插的大量分布,有大理石状纹路,疫猪气管内有大量的渗出性液体,胸腔处有混浊的液体。
而慢性型猪肺疫,常见的症状是肺炎和
肠道疾病,疫猪持续地咳嗽比较严重,且疫猪呼吸困难,体温升高。
部分疫猪还
会有关节疼痛、湿疹等表现,切片检查发现肺叶变得陈旧、细胞坏死。
严重的疫
猪有干酪和脓性坏死,疫猪的肺膜很厚,表面也很粗糙。
对于猪肺疫的处理,如
果猪肉和内脏器官发生了明显的病变,那么猪体和猪血都要进行严格地集中销毁,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疫猪,要按照有关的处理流程来进行高温消毒,对于猪血也要
统一销毁,而猪皮经过消毒后可以正常使用,猪脂肪经过精炼后可以进入市场流通。
高温灭菌要求28-39h之内全部灭菌。
3.3猪丹毒病症
猪丹毒病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症,其发病率和致死
率均以母猪和架子猪为最高。
在进行猪丹毒病的屠宰检疫时,疫猪躯干表面的皮
肤会变得充血发红,在患病生猪的皮肤薄弱部位、四肢内侧皮肤上会出现大量的
红斑和出血点,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猪皮肤上还会长出一个个红色水泡。
对于病情轻微的生猪则要将其病变部位进行切除和销毁,并做好全面、彻底的消
毒工作,避免疫情的大规模蔓延。
在屠宰生猪之时,应对其进行有效的丹毒病原
菌检疫。
检疫流程务必要在当地检疫站工作人员的监管下,利用现代、先进的检
疫技术确保屠宰检疫工作的有效性,并对猪丹毒疫猪进行适当地处理,从而有效
地控制住病症传播,确保猪肉产品的安全[2]。
结束语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强化屠宰场管理和技术培训、推广快速检
测技术、加强监督和抽检力度以及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优化,可以进一
步优化屠宰生猪的检疫处理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董延江,陈稼,韩庆军等.本草健净对调节猪非特异性免疫防控病毒性疫病
效果的案例探讨[J].饲料博览,2020(10):51-54.
[2]赵新霞,陈双庆.2016—2019年贵州重要猪源病毒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9):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