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上海的银行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崛起于上海的银行家:
从「人」的角度看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
李培德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一、前言
‧ 甚么是「银行史」?
‧ 人文科学和数字统计科学的不同入手方法
二、目前有关银行家研究
‧江浙财阀
‧银行公会
三、1916年上海停兑风潮:银行家坚拒政府干预,维持信用
1. 风潮经过
‧1916年5月10日北京中交两行挤兑
‧1916年5月11日停兑令下达上海
‧1916年5月12日中国银行股东联合会成立
‧1916年5月15日外国银行表态支持
‧1916年5月19日停兑风潮平息
‧1916年6月1日停兑令取消
2.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于停兑风潮扮演的角色
‧经理宋汉章、副经理张嘉璈拒绝执行停兑令
‧公开宣称政府不得提用银行款项,争取舆论支持
‧以蒋抑卮、李铭、陈光甫分别代表银行的股东、存户和持券人向上海会审公廨控诉银行经理及副经理
‧宣布银行财产移交外国律师管理,并由他们查账
‧成立银行股东联合会,以张謇、叶景葵、钱新之分别任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保证随时兑现及负责所有损失
3. 停兑风潮的影响
‧ 上海银行家的团结
‧1918年上海银行公会成立
‧ 银行股东扮演角色:参与管理银行,抵抗政府干预
‧ 全国金融中心由北京转移上海
四、今后银行家群体研究
‧银行家与其它专业群体比较
‧银行管理中层──经理阶层
‧职业与专业之间
五、1930年代上海金融市场变动对上海银行家之影响
‧ 银行家概念之定义
‧ 上海银行家之专业和职业精神
‧ 上海金融市场之投机现象
‧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之舞弊案个案分析
参考文献:
Pui-Tak Lee, “Chinese Financial Entrepreneurship: The Case of K.P. Chen,” in Journal of Asian Business, V olume 14, Number 1 (July 1998), pp. 23-40.
李培德〈论中国金融企业家精神——以陈光甫为例〉,载《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2期,页62-68。

李培德〈论1920至1930年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行员舞弊〉,2004年12月15-17日于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的近代中国财政变迁与企业文化国际研
讨会提交论文,现正修订中。

李培德〈迈进新式银行业──1930年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分行网络形成初论〉,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544-5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