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
A.折腰(zhé) 折腿(shé) 佝偻(lóu) 伛偻提携(lǚ)
B.分外(fēn) 鲜妍(yán) 冠冕(guān) 摇曳生姿(yè)
C.旁骛(wù) 亵渎(xiè) 骈进(bìng) 强聒不舍(guō)
D.箴言(zhēn) 桑梓(zǐ)坍塌(tǎn) 前仆后继(pú)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轮之乐迫不及待人声鼎沸张皇失措
B.无动于衷惟妙惟肖袖手旁观通宵达旦
C.相得益章因地制益妇孺皆知历尽心血
D.正襟危坐顾名思义暗然失色穷困潦倒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
...绝.。
B.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
....,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C.俯瞰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半环形的外形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
D.凡人善举就在身边,这些“小人物”身上蕴含的人性力量是每个人都可以汲.取.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B.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是因为他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
园”的活动。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住室是那样简陋,壁上毫无装饰,椅凳是那么破旧,衣衫是那么丑陋,她看了都非常痛苦。
B.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
C.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D.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6、请将《格列佛游记》片段中的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听说在我来到这里以前一两年,佛林奈浦险些儿跌死。
②举行这种游戏时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事件,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不幸事件都有记录。
③要不是皇帝的坐垫恰好摆在地上减轻了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早就折断了。
④我亲眼见过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
⑤因为他们想表现自己比以前更有本领,更想胜过同僚,过分卖弄自己,所以难得有不失事的,有的人甚至跌过两三次。
⑥但是大臣们奉命表演的时候,危险就更大了。
A.④⑥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⑥③①
C.②④⑥⑤①③ D.④⑥②⑤①③
7、按原文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⑦人民教师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在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⑧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百废具兴____
(2)连月不开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成由节俭败由奢
①俭,即节俭,不靡费。
因为节俭,所以清心寡欲,没有贪念,心地坦荡,正气长存。
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
②首先,俭可以治国。
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
”明太祖朱元璋倡导节俭,看到臣子送他的镂金床,非常气愤,说:“这与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用金银装饰便壶有什么区别?”又说:“即使富有了,又岂能放纵?即使显贵了,又岂能奢侈?”一国之君,抑奢倡俭,上行下效,节俭之风由此盛行全国,明朝国势日益昌盛。
③其次,俭可以持家。
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
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有德者皆由俭来。
”汉朝的杨王孙虽然家境富有,却对当时大办丧事的陋习深恶痛绝,在病重时立下遗嘱:“吾以羸葬,将以矫世也。
”(羸葬:不用衣衾棺椁下葬。
)他用裸葬自己的行为树立了节俭的家风。
以俭教子,家风醇正;以俭治家,家业兴旺。
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用一生书写了“俭朴”二字。
他穿的是粗布短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上朝时乘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
他身居高位,却能抑制奢侈之心,力求俭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俭能兴家;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侈能败家。
可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与能否厉行节俭息息相关。
④再次,俭可以修身。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为官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
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
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
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
这正应了颜真卿所说的“不节则志倾”。
⑤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1.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④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2、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完成下面小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
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
”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
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
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
”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
”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
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
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豆腐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⑥“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
“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以一还十,怎么样?”
⑦“行,期末还你。
”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
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⑧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
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
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
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
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⑨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⑩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3.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4.第⑥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四、写作题(40分)
色彩,演绎亮丽的阳光,点缀明媚的自然;色彩,装饰美好的生活,扮靓诗意的人生;色彩凝聚温馨的记忆,辉映灿烂的历史……那一抹色彩,让你打开心扉;那一抹色彩,让你驻足流连。
请以“有那样一抹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
A
B
B
C
B
C
①天涯若比邻②铁马冰河入梦来③壮心不已④烟波江上使人愁⑤诲人不倦⑥亲贤臣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⑧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1.(1)具:通“俱”,全,皆(2)开:这里指天气放晴(3)以:因为(4)之:助词“的”
2.(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或: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主担忧。
3.议论,点明主旨,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三
1.成由节俭败由奢(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有力)、突出地论证了“俭可以修身”的观点,进而有力地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3.(1)不能颠倒。
(2)这三段采用的是由主到次的顺序。
(3)与第①段中“国”“家”“人生”一一对应(或与“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相照应)。
(或答与第⑤段中“国家”“家庭”“公民”一一对应)。
1.小男孩可能有以下一些顾虑:①怕别人发现他来找秦老师;②怕因分数低被
老师批评;③怕加分的要求被老师拒绝;④怕因提出加分的要求而遭到老师批评(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2.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使秦老师对他有了一些同情和理解(让秦老师看出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对他有了一些好感),所以秦老师因不能满足他加分的要求而心怀歉意。
3.当得知小男孩要求加分的真实原因后,秦老师那女人特有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她很想给小男孩加一分,但她又一向很讲原则,让她放弃原则很难,因此她犹豫不决,不能做出决定。
(意思相近即可)
4.在总成绩上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时一还十。
5.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对小男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那以后,小男孩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心怀感恩的人。
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仅事业达到了高峰,人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意思相近即可)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