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法:
三点 四段 五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 南北的大运河?
1.隋朝国家统一 2.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
开创科举制
•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选官看重门第 • 隋文帝时: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意义: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答案
1-5 B B A D C 6-7 C D
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 度量衡制度。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措施的影响:
隋初
隋盛时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粮仓丰实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汴水》
消极:消耗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财力,增加了人民的 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 速了隋朝的灭亡。
课堂小结
隋
隋文帝 结束分裂,统一南北
朝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的
统 一
二 世
繁 盛
与
而
一
灭 亡
亡
时
隋炀帝 开凿运河,开创科举
当堂达标
1、“古之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强的 主要原因是() A、隋朝统一全国,增强了实力 B、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改革措施 C、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D、隋统一后,南北交流加强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和灭亡的史实。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作用。 3.掌握科举制创立的史实。
隋朝的统一
1.建立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4.统一时间: 5.统一意义:
隋文帝杨坚
隋朝的统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合作探究 我们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呢?
尽道隋亡为此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至今千里赖通波。
亡隋波浪九天来。
若无水殿龙舟事,
锦帆未落干戈起,
共禹论功不较多。
惆怅龙舟更不回。
——皮日休(唐)
——胡曾
《汴河怀古》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隋朝 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 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 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 服兵役、当民工,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2.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 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 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 迅速蔓延到全国。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③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背景:
魏晋的选官制度
其职权是评议人物,其标准 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 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
这种选官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选官看重门第——官员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 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效力。
2、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北部边防 B、巩固隋朝统治 C、方便隋炀帝南巡 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 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 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抵御了匈奴进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4、隋朝时,余杭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 先后经过的大运河河段是() A、邗沟-江南河 B、江南河-邗沟-永济渠 C、淮河-黄河-海河 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5、隋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 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 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 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A、西晋 B、北周 C、隋朝 D、梁朝
6、隋朝大运河共分为四段,自北向南分 别是()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7、在古代最早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皇帝 是() A、唐玄宗 B、武则天 C、隋炀帝 D、隋文帝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 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 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 唐初名相的房玄龄
1、谁开创了科举制度?
隋炀帝
2、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 不同?
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 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 考试成绩。
隋炀帝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每年都要征 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 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厉行节俭而 开创了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 姓富足、文化繁荣的封建盛世,史称 “开皇之治”。
开通大运河
•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统治者:隋炀帝 • 时间:605年 • 三点:中心:洛阳
北抵:涿郡(北京) 南至:余杭(杭州) •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五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初步建立
只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 注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
重 门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第
3.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
立。
凭
才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学 做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官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 杀死思,考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的暴政
隋末瓦岗寨起 义英雄程咬金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 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 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 能对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