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宣传资料(科普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宣传资料
1.什么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
在自然界中, 一些元素的原子能够通过核衰变自发地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的射线(科学上命名为α、β、γ射线等), 这些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和贯穿物体的本领, 进入物体后能够改变物体原子的结构, 引起物体性能的改变, 我们将这些能够自发发射射线的元素叫放射源, 能人为发射射线的装置叫射线装置。

2、放射源和射线装置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目前, 核技术在社会各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上应用在育种、防虫方面。

(2)、核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探伤、测厚、称重、料位、仪器仪表等。

(3)、核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最为广泛。

如大家常见的各种CT机、X射线摄片、透视、放射治疗、核医学。

3.放射源或射线装置对人类的危害
放射源工作时的剂量非常大, 如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人在辐照室短暂逗留可致人死亡或重伤, 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后, 可以产生各种对健康有害的生物效应。

(1)、急性放射病是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辐射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

如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白细胞暂时减少、造血障碍、皮肤溃疡、发育停滞等, 急性放射损伤平时非常少见, 只在从事核工业和放射治疗
时, 由于偶然事故而发生, 或在核武器袭击下发生。

(2)、慢性放射病是在较长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而引起的。

如慢性皮肤损伤, 造血障碍、生育力受损、白内障等。

慢性损伤常见于放射工作职业人群, 以神经衰弱综合症为主, 伴有造血系统或脏器功能改变, 常见白细胞减少。

(3)、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

在胚胎植入前期受照, 可使出生前死亡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受照, 可使畸形率升高;在胎儿期受照, 小头症、智力迟钝等发育障碍的出现率增高。

因此对育龄妇女和孕妇, 在防护上都有特殊的要求。

(4)、辐射可能致癌和可能造成遗传损伤。

在受到照射的人群中, 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

乳腺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辐射可能使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使受照者的后代人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4.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方法
1.体外照射的防护:时间、距离、屏蔽三方法。

(1)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缩短受照时间是简易而有效的防护措施, 为此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在辐射场逗留, 即使工作需要, 也尽量缩短在辐射场逗留时间。

(2)距离防护—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接近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就是说, 距离增加1倍, 剂量率则减少到原来的1/4, 操作者与辐射源之间有足够的距离是十分必要的。

(3)屏蔽防护—人与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在放射防护不可能无限制地缩短受照时间和增大与源的距离。

那么采用屏障防护是实用而有效的防护措施。

利用铅板, 钢板或水泥墙屏蔽, 保障安全。

2.体内照射的防护: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有:饮食、呼吸、皮肤吸收、伤口侵入。

因此, 体内照射的防护方法就是避免食入、减少吸入、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区逗留。

此外还要加强场所除污工作, 以减少人员的体内污染的机会。

5、电离辐射工作场所如何识别?
为防止电离辐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国家规定任何有人工辐射的场所, 不论是工厂、医院、研究室、仪器室、作业场所、仓库等的外围及大门、入口都必须张贴这个标志, 以提醒所有的人, 注意辐射的存在及注意自身的安全。

6.何谓“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且限于非电离辐射, 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 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 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无处不在, 各种家用电器及自然现象如雷电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并非所有的电磁辐射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只有当辐射强度超过一定数值(安全值)时, 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7、常见的人造电磁辐射源有哪些?
(1)、无线电发射台、如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系统等。

(2)、工频强电系统, 如高压输变电线路、变电站等。

(3)、应用电磁能的工业、医疗及科研设备, 如电子仪器、医疗设备、激光照拍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

(4)、人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 如微波炉、电冰箱、空调、电热毯。

电视机、录像机、电脑、手机等。

8、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
为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国家制定了严格标准, 我国现行电磁辐射公众防护标准值《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是40微瓦/平方厘米或12伏/米, 比欧美各国标准严5到70倍。

只要电磁辐射强度低于国家标准, 就能确保人体健康。

例如常用微波炉, 在距离微波炉0.5米距离内电磁辐射, 可能比人距离天线正对面10米时电磁辐射高100多倍。

9、基站会对附近住户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吗?
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标准严格符合国际及国家标准要求, 其电场强度远远小于12伏/米, 或者说功率密度远远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

这样的辐射比电视机和电脑辐射还要低。

实际上运营商为了无线信号不被阻挡, 安装天线时会避免天线辐射方向正对紧邻的建筑楼, 或使天线高度超出紧邻的建筑楼。

同时一般小区内楼栋间隔距离也会大于10米, 加上房屋对信号衰减在10倍以上。

实际测试表明对天线对面区域辐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理论计算在天线正前方无任何遮挡的极端情况下, 离基站10米磁辐射值为31.8微瓦/平方厘米, 15米处为12.42微瓦/平方厘米, 20米处为7.96微瓦/平方厘米, 均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标准。

10、基站建设在居民小区会增加辐射吗?
相比较而言, 手机辐射对人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基站架设在小区不会使周围电磁辐射超标。

相反在小区建基站可以解决由于信号覆盖不好引起手机发射功率偏大问题。

反而有利于减少手机辐射。

因为当手机离基站越远时, 为保证基站能有效接收手机信号, 手机发射功率会增大, 反之会减小。

11.基站和手机, 对人体电磁辐射影响比较
从对人体的防护限值看,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GB21288-2007)规定的人体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SAR)限值为2.0W/kg,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的任意连续6min 按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限值为0.02W/kg,二者相差100倍, 基
站的防护标准要相对手机严格的多。

从与人体接触距离看, 基站一般至少在数十米之外, 且一般不会正对天线, 而手机距离人的头部仅向厘米, 距离上相差三个数量级, 电磁波随距离衰减, 所以基站的实际影响强度要比手机小。

研究表明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要远远小于手机。

因为基站与手机对人而言是不同的辐射环境。

以CDMA为例, 手机平均发射功率约在2毫瓦左右, 手机离头部约3厘米, 电磁辐射值理论约6.36毫瓦/平方厘米。

12、你会健康使用手机吗?
现代人的生活几乎已离不开手机, 即时联络、上网、娱乐、导航……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太多了,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 只要使用得当, 就可最大程序发挥其优势。

(1)手机响5秒后再接可减少辐射;
(2)充电时不要通话;
(3)手机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不宜使用;
(4)不用别在腰部或挂在胸前, 使用耳机通话可减少辐射;
(5)切忌“煲电话粥”, 如果一定要长时间通话, 可以挂机后隔上几分钟, 分成几次, 这样会使辐射量大大降低。

13.如何合理地降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可以采用以下三个简单的办法合理降低降低手机对人体的电磁辐射: 当手机在接通或呼出的瞬间, 其发射功率相对较大, 因此, 我们可在手机接通后再进行通话。

如果可能, 使用耳机接听可有效减小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尽量减少通话时间。

如果长时间的通话, 最好使用有线电话。

14.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力?
用高压输电, 特别是超高压、特高压输电可以增加输电容量, 延长输电距离, 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损耗, 实现节约能源、节省土地、保护环境的目标。

15.高压输变电工程对人体有何危害?
压电力线和变电站输送的是50Hz工频电流, 其本身不产生高频电磁辐射, 其主要危害是当输送电压较高时, 在其导线周围或变电站附近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易对人体产生危害。

其次产生的电磁噪声(主要在30MHz以下)较强时会对广播和无线电通信产生干扰。

16.为什么说输变电设施对周围环境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辐射?
这是因为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属于极低频场, 是通过电磁感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

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频率只有50赫, 波长很长, 达到6000千米, 而输电线路本身, 由于其长度一般远小于这个波长, 因此不能构成有效的电磁辐射。

同时, 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彼此又是互相独立的, 有别于高频电磁场。

高频电磁场的电场和磁场是交替产生向前传播而形成电磁能量的辐射。

在国际权威机构文件中, 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被明确地称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而不称电磁辐射。

18、为什么输电线路附近有时会有“滋滋”的声音?为什么有时晚上还会看到火花?
“滋滋”的声音是因为输电线路在空气中局部电晕放电造成的, 雨雾天往往大一点。

电火花是电晕放电, 没有危险。

输电线路投运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19、输电线路会给附近的房屋引来雷击的危险吗?
不会的。

国电线路在设计、运行中都有严格的防雷要求。

由于输电线路的铁塔塔顶较高、又有防雷设施, 输电线路不仅不会给邻近的房屋引来雷击, 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保护伞”。

原因是当有带电云团经过输电线路时, 云团电荷可以通过接地线安全地引导电流进入大地, 起到防雷作用。

20、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有什么规定?
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有明确的规定。

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必须
履行两项程序, 一是输变建设项目建设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 二是输变电建设项目建成后完成环境保护验收。

21、目前在输配电系统环境保护方面已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电网设施、施工和生产运行中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 如采用海拉瓦技术优化路径选择, 回避环境敏感目标;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

紧凑型输电技术、同塔多回输电技术、大截面导线和直流输电技术等, 提高输电容量, 节约环境资源;采用张力放线和高塔高跨、线路杆塔高低腿设计, 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对城市变电站建筑美化外观设计,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电磁辐射环境管理
电磁辐射: 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且限于非电离辐射, 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 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 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的电磁辐射。

1.常见的人造电磁辐射源有以下这些
(1)、无线电发射台、如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系统等。

(2)、工频强电系统, 如高压输变电线路、变电站等。

(3)、应用电磁能的工业、医疗及科研设备, 如电子仪器、医疗设备、激光照拍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

(4)、人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 如微波炉、电冰箱、空调、电热毯。

电视机、录像机、电脑、手机等。

2.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
电磁辐射无处不在, 各种家用电器及自然现象如雷电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并非所有的电磁辐射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只有当辐射强度超过一定数值(安全值)时, 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为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国家制定了严格标准, 我国现行电磁辐射公众防护标准值《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是40微瓦/平方厘米或12伏/米, 比欧美各国标准严5到70倍。

只要电磁辐射强度低于国家标准, 就能确保人体健康。

例如常用微波炉, 在距离微波炉0.5米距离内电磁辐射, 可能比人距离天线正对面10米时电磁辐射高100多倍。

3.电磁辐射监管程序及困难
在工作中, 目前各级环保部门只将移动基站和高压线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辐射纳入管理。

根据1997年3月25日国家环保局第十八号局令发布的《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规定, “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建设或者使用《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名录》中所列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或者设备, 必须在建设项目申请立项前或者在购置设备前, 按本办法的规定, 向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环境保护申报登记手续。

”通讯基站按照规定则属于其中一项。

近年来, 移动通信基站投诉增加较多:主要是因为环评审批过程和基站建设方式之间的矛盾。

在运营商看来, 安装基站仅仅就是添加一套设备, 建设周期较短, 运营商对于环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总是抱着先建起来等发现了再说的侥幸心理。

但依照《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 申请环评、验收批复都有一套完整的手续和时间期限, 在当前三大运营商竞争激烈的当下, 为了抢建基站, 未批先建现象非常普遍。

作为监管部门, 对于运营商提出的审批手续繁琐、时间过长的情况, 环保部门也在努力不断改善, 尽量缩短时间和程序。

我们也提出运营商可以根据发展规划每年对拟建设的基站统一进行环评。

但现实操作中, 运营商往往不按照原先计划建设基站, 而是用户投诉说哪儿信号不强, 为了优化网络就在附近架设基站, 未批先建已经成为习惯, 使环境监管部门处于被动。


对于基站违法建设上的问题, 一旦发现, 环保部门将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重罚。

但他希望运营商能够从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承担起企业该负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 落实环境政策, 主动自觉接受环境监管。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移动通信经营者对电磁辐射危害的宣传不到位, 引起有些群众对电磁辐射的不了解和误解, 担心万一有辐射咋办, 甚至于谈“辐”色变, 于是向监管部门投诉。

但事实上,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近10年的研究, 曾公布移动通信
基站的电磁辐射研究结论: “人体在非常低的电磁辐射水平中, 根据已经收集的研究成果来看, 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能证实来自移动通信基站和无线网络的微弱射频信号会导致有害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 基站天线传递信号基本呈扇形分布, 一般而言, 天线正对的地方辐射值相对较大, 其他地方相对较小, 基站产
生的辐射值会随着距离的扩大而快速衰减。

至于小区楼顶上建设的基站, 由于它所处的位置较高, 人群所处的位置远离天线的
主瓣方向, 因此所受的辐射是很小的。

对于处在基站正下方的顶层居民来说, 实际上受到的辐射反而很小。

在居民家里和公共活动区域均无超标现象, 基站对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非常轻微。

3.基站会对附近住户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吗?
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标准严格符合国际及国家标准要求, 其电场强度远远小于12伏/米, 或者说功率密度远远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

这样的辐射比电视机和电脑辐射还要低。

实际上运营商为了无线信号不被阻挡, 安装天线时会避免天线辐射方向正对紧邻的建筑楼, 或使天线高度超出紧邻的建筑楼。

同时一般小区内楼栋间隔距离也会大于10米, 加上房屋对信号衰减在10倍以上。

实际测试表明对天线对面区域辐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理论计算在天线正前方无任何遮挡的极端情况下, 离基站10米磁辐射值为31.8微瓦/平方厘米, 15米处为12.42微瓦/平方厘米, 20米处为7.96微瓦/平方厘米, 均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标
准。

4.基站建设在居民小区会增加辐射吗?
相比较而言, 手机辐射对人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基站架设在小区不会使周围电磁辐射超标。

相反在小区建基站可以解决由于信号覆盖不好引起手机发射功率偏大问题。

反而有利于减少手机辐射。

因为当手机离基站越远时, 为保证基站能有效接收手机信号, 手机发射功率会增大, 反之会减小。

5.基站和手机, 对人体电磁辐射影响比较
从对人体的防护限值看,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GB21288-2007)规定的人体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SAR)限值为2.0W/kg,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的任意连续6min 按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限值为0.02W/kg,二者相差100倍, 基站的防护标准要相对手机严格的多。

从与人体接触距离看, 基站一般至少在数十米之外, 且一般不会正对天线, 而手机距离人的头部仅向厘米, 距离上相差三个数量级, 电磁波随距离衰减, 所以基站的实际影响强度要比手机小。

研究表明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要远远小于手机。

因为基站与手机对人而言是不同的辐射环境。

以CDMA为例, 手机平均发射功率约在2毫瓦左右, 手机离头部约3厘米, 电磁辐射值理论约6.36毫瓦/平方厘米。

6、你会健康使用手机吗?
现代人的生活几乎已离不开手机, 即时联络、上网、娱乐、导航……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太多了,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 只
要使用得当, 就可最大程序发挥其优势。

(1)手机响5秒后再接可减少辐射;
(2)充电时不要通话;
(3)手机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不宜使用;
(4)不用别在腰部或挂在胸前, 使用耳机通话可减少辐射;
(5)切忌“煲电话粥”, 如果一定要长时间通话, 可以挂机后隔上几分钟, 分成几次, 这样会使辐射量大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