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被明确指出。
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将审美教育放
在自己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不断地研究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这样的话,学生
不仅能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收获审美情趣,他们的语文素养也能够得到全
面提高。
那么教师具体该如何去做呢?笔者将在本文中给出自己的实践结果,进
而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有着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
中之一。
小学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其所蕴涵的内容能够让学生获得
美的享受,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教师
审美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的。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在学生初步审美情操的
培养上面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他们需要不断地研究提高审美教育有效性的
策略。
一、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
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历都是不足的,他们光是通过阅读课本教材中的文章
可能并无法对其有着深刻的理解,也因此无法获得感悟。
这样一来,小学语文教
师的审美教育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此时教师就需要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这一
点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情境来完成。
这样的话,学生在亲身体
验中就很有可能刺激到自己的感官,进而有所感悟,为自己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
基础。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用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文章,但
因为学生生活的环境还算良好,学生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还没有枯竭,因而他们
并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深意。
为此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这样一段话:很
久很久以后,大地上已经没有绿洲,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漠,沙漠上堆满了垃圾,生活在沙漠中的人们每天都会闻到难闻的气味。
不仅如此,水资源的匮乏让
每一个人每天只能领到1盆水,他们无法每天让自己保持着干净的状态....然后笔
者就会让学生闭着眼睛去想象这样的画面。
此时此刻,学生就能够被自己所想象
的画面刺激到。
接下来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话语中所描述的场景,学
生就更能够受到震撼。
当笔者告诉学生如果不保护环境和资源,他们未来的生活
可能就是如此时,学生就会有着深刻的感悟。
二、给学生留出表达空间
美的生命力是个性化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得就是这样的
道理。
因而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所产生的感悟也是不同的,此时小学语文
教师就需要给学生留出表达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悟。
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脱离标准答案和固定思维的桎梏,进而有着个性化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为了鼓励学生发言,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例如:《伯牙鼓琴》这一篇文章歌颂了知己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
对这一点有着深刻的感悟,还有一些学生则纠结于伯牙摔琴的举动,他们认为伯
牙都没有尝试就断定找不到更好的知音这一做法不对,也认为无论发生了什么,
伯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喜欢的事物等。
笔者并没有一味地要求学生的思想都要朝
着“友情”去进行靠拢,而是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给他们留出了10分钟的交流和讨论时间。
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其他的想法,有更多想法的学生反而会得到笔
者的奖励,一言不发的学生则会得到笔者的惩罚。
三、促进学生的有效应用
审美情趣本身看不见和摸不着,但它能够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
因而在
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促进学生对审美知识的有效应用,这样
学生才能够顺利地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为学生组
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效地应用。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所有的空
间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则发挥引导和督促的作用。
例如:在
《穷人》这篇文章的阅读中,学生感受到了渔夫与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并
且对这些品质进行了感悟。
接下来笔者就需要学生将这些品质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因而笔者就为学生组织了“我该如何做?”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笔者
会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小组两两之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然
后两个小组的成员需要分别为对方设计不同的场景,让对方去思考做法,并且他
们的做法中要体现出勤劳、淳朴或者善良的品质。
当竞争小组表演完成之后,笔
者和其他小组的成员就需要进行投票,进而选择出表现较为优秀的那一组。
这样
的话,学生就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够急于求成,而是要保
持着耐心,一步一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需要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让
学生对美有所感悟;然后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表达的空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悟;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感悟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促进学生的有
效应用。
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审美教育中顺利地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77-78.
[2]玄花兰.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7(0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