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
姓名:杨旭国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改合小学
【摘要】
教师工作积极性发挥的如何,是衡量教育管理的试金石,是教育教学质量成败的关键。

当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不良现状,引发了教师八个方面的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缺乏的原因。

最终这八个原因阻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学校管理的日臻完善。

【关键字】教师工作积极性现状原因
【正文】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及农村学生生活补助、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等等。

应该来说我们国家教育的明天是辉煌的,祖国的花朵必定会绽放出灿烂的笑脸,然而我们部分一线教师的工作态度却与教育的发展背道而驰,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教育事业的管理者,我深知:教师在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离开教师学生的未来将茫茫无边。

因此,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工作积极性发挥的如何,是衡量教育管理的试金石,是教育教学质量成败的关键。

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得搞清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发挥的因素是什么,其
次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管理实践,就教育工作中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谈几点想法,供同仁们共同商讨。

一、当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良现状。

现如今,人才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学校教育工作自然不缺高学历的教师,不缺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学校教育工作却极度缺少满怀工作热情与激情的教师。

尤其是山区小学教师,这方面更为明显。

本人从事多年的山区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在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方面感触颇深。

总体而言,当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良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上岗的年轻教师第一年工作积极性比较高,主要基于自身在大学里受到的理想熏陶还在起着一定的作用,促使他们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他们还保留着在学校时的好习惯: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成绩指标等看作是自己奋斗的目标,成功的起点。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慢慢散失,只到变为被动教学。

2、很多教师进行被动教学,像一盘磨,领导推一下就动一下,感觉学校是领导家的,领导管理严格一点,教学就认真一点。

反之就随便应付了事。

3、有些小学搞教授式的教学方式,一节课40分钟下来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不止学生找不到,连领导也联系不上。

4、“得过且过,缺乏危机感,没有把工作当回事,忙于娱乐活动,”也是工作中常见的情况。

5、此外,一些教师懒惰成性,对工作懒懒散散,没有工作意识。

6、还有一些教师整天在抱怨中进行工作。

抱怨工资太低,满足不了求生的需求;抱怨条件艰苦,环境太差,找不到归属感;抱怨学生素质太差,没法教;抱怨领导处事不公、专横行事;抱怨不能发挥特长……。

二、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
从我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来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种种不良现状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极度匮乏,教师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作为管理者,面对此等现状不得不让人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队伍中出现这样局面,是什么在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答案是可想而知的,那就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没有积极性的教师注定不会是一个好教师,注定得不到人们的称颂。

为了培养好的教师,好的学生,为了教育的未来,我们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唤醒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留住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那到底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是什么呢?具体而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对于新教师来说,他们教书教上一年两年之后工作积极性在慢慢减退,一个原因我想是他们根本就不喜欢教师职业,选择当教师或许是迫于“难找到好的就业岗位、以此作为跳板、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够”等等种种原因使他们作出的违心之举。

教师怀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思想在教学,可想而知,工作的积极性怎么可能会长留教师岗位。

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缺乏主见,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干的
是什么工作,简简单单地认为教师就是教书而已,一切都有父母、长辈来安排,要么就是像追星族一样,别人在考教师,我也要考。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感情基础,缺少沟通。

教师行业是为学生服务的行业,教师是为学生学习知识而服务的有灵魂的特殊“工具”,但有些教师却把学生当做是自己工作的“工具”。

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心灵沟通,等待学生就像等待凳子、椅子一样。

没有爱,没有沟通,教师不可能时时处处想着学生,不可能一心一意、无怨无悔的为学生服务,而是让学生来为自己服务。

这样的教师怎么可能有饱满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工作积极性,教育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有为赵老师,她在我校教三年级时,经常跟学生在一起聊天,讲给他们一些生活的道理,回家都不忘带一点家里的东西给她的学生吃。

时间长了,学生也非常爱赵老师,每逢节日学生都会给赵老师做张卡片,问候她。

四年级时由于自己怀孕,她告别了他的学生,另一位老师来接她的班级。

直到学生升五年级,赵老师返校,她还是忘不了她的学生,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爱着她的学生,向学校申请继续教她原来的班级。

这样的一位老师,学校将这个班交给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对于她对这个班的感情而言,规章制度在她面前只是摆设而已。

因此,爱是教师工作最强大的动力。

再次,认为教师职业报酬低、压力大,心理不平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事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

奉献、牺牲是教师职业的特点,自然教师行业给不了我们高楼大厦、金屋玉瓦、万贯家财。

它能给我们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
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精神上的满足。

而有些教师却把它当做是赚钱的工具,认为繁重的工作换来的是廉价的工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教师消极工作。

第四,对领导的工作不满,与领导叫板。

领导处理工作有失公平、公正,会打击到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果领导独断专行,还有可能让教师与领导不合,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

第五,危机的激励作用在教师中没有发挥效应。

部分教师还认为教师就是铁饭碗,“打不破,摔不烂”。

只要与领导关系搞好了,“娱乐第一,工作第二”、“舒服第一,教学第二”纪律涣散,懒懒散散。

总而言之,是在教师小群体中缺少对他们有危险,想要吃掉他们的强大对手,他们感觉不到危机在他们的身边蔓延。

用管理学当中的鲶鱼效应来解释,道理也就会不言而喻: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

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

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第六,教学条件、学校环境的影响。

有些教师本来想积极的投入工作,但看到学校的环境缺乏家的感觉,以为不是在自己家里,而是在别人的家里,自然就认为是帮别人工作,理所当然,工作的积极性就一下子降低了。

还有就是本来是想上好一节课,可到学校的保管室找起教具来这也没有,那也没有,结果就敷衍课堂,久而久之也就没有认真准备的习惯,好习惯在一点一点的散失,坏习惯在大堆大堆的增加,慢慢的工作的热情也就消失殆尽了。

第七,在日常的工作中同校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淡薄。

“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只有充满竞争才是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的催化剂。

教学成绩的评比及奖励机制的实施,激发了教师群与群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如果同校教师之间在日常的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也存在竞争的话,也肯定会激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时时刻刻都处在竞争氛围之中,就没有搞不好的教育教学工作。

而这一方面正是当下最缺少的。

,最后,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不到位,对教师职业的渴望值低。

当今的教师职业,不再是教好书就行,它还包括着学生的衣食住行、学校的各项繁杂琐事等等。

处理不好就容易使教师产生“教师到底是什么?”的误解,更严重的会使教师产生“这份工作对于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想法,降低教师对工作的渴望值,从思想上打击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总之,只有理清楚了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作为管理者才能对症下药,纠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消极教学行为,实现教育教学
质量的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学校管理的日臻完善。

当然,上述内容才仅仅是探讨了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至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与措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简介】
朱有瑾男布朗族1968年2月出生现有学历教育管理学本科。

2000年4月担任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民族中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曾多次在相关期刊上发表过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成果。

2004年9月担任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民族中心学校校长,主持全乡的教育教学工作至今。

在这期间木老元布朗族民族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质的变化,人口素质、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多次获上级领导的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阎德明主编《现代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谢千秋主编《教师管理心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3]、王铁军、周在人主编《给教师的建议—101》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