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截面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课型:习题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2.掌握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取值。

教学重点、难点: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采用教具、挂图:
复习、提问:
1.,,,
,min λρρb h w sv
2.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
课堂小结:
本节通过习题的练习与讲解,要求达到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解题的目的,并能够结合建筑力学的知识解综合题。

作业:
预 习:第四章 P89 3.10
课后分析:
授课过程
[新课导入] 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本节将通过讲
练结合的方式,巩固大家对斜截面受剪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的理解与应用。

弯构件。

[新课内容]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课
复习:
1、构造要求:钢筋的级别、d n s 布置
2、正、斜截面破坏形态、特性
(1)剪跨比λ
当λ≤3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随λ增大而减小。

当λ>3时,其影响不明显。

(2)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越高,受剪承载力越大。

(3)配箍率ρsv
%100⨯=
bs
A sv sv ρ
5、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a A f h s
A f bh f V V sb y sv yv
t u sin 8.025.17.000++=≤
以集中力为主:a A f h s
A f bh f V V sb y sv yv
t u sin 8.00
.175
.100+++=
≤λ
0.3,3;5.1,5.1=≥=≤λλλλ
6、实用条件 防止斜拉破坏:
%100⨯=bs
A sv sv ρ≥yv
t sv f f 24
.0min ,=ρ
防止斜压破坏:
0.4≤b h w ,025.0bh f V V c c u β=≤
0.6≥b
h w ,02.0bh f V V c c u β=≤
0.60.4<<
b
h w ,0)14(025.0bh f b
h V V c c w u β-
=≤
7、斜截面受剪承载能力计算位置: 1)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 2)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斜截面
3)手拉区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 4)腹板宽度改变的截面
8、例题:已知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00×600mm,承受内均布荷载产生的设计剪力V=140kN ,砼C25,钢筋用HPB235级,试根据斜截面承载力要求计算箍筋量。

解:查表:2
/9.11mm
N f c
=,2
/27.1mm
N f t
=,2
/210mm
N fyv
=,0
.1=c
β,
1)复核截面尺寸
假设纵向受力钢筋按一排放置,mm
a s
35=,
mm
a h h h s w 565356000=-=-==
.4825.2200
565<==
b
h w ,故
KN
KN N bh f c c 1502.336336175
5652009.110.125.00>==⨯⨯⨯=β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确定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KN
KN N ftbh
150457.10010045756520027.17.07.00
<==⨯⨯⨯=
故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3)确定箍筋的数量,求
s
A sv
mm
mm
f bh f V s
A yv
t sv /334.0565
21025.110
457.1001015025.17.02
3
3
=⨯⨯⨯-⨯=
-≥
按构造要求,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 mm ,现选用8 mm 双肢箍筋,(213.50mm A sv =),则箍筋的间距为:
mm
S
A A s SV sv 2.301334
.03.502)(=⨯=

查表3.1.4得mm
s 250max =,取s=250mm
可采用 φ8 @250
4)验算最小配箍率
%
2.0250
20023.50=⨯⨯=
=
bs
A sv sv ρ
%
145.0210
27.124.024
.0min ,=⨯
==yv
t sv f f ρ<sv ρ
9、习题:
1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指( A )。

A.纵向受力钢筋外边缘到截面边缘的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中心到截面力缘的距离 C.箍筋外边缘到截面边缘的距离 D.箍筋中心到截面边缘的距离
2、室内正常环境下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梁和板,其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为(C )。

A.梁为20mm板为15mm
B.梁为25mm,板为10mm
C.梁为25mm,板为15mm
D.梁为30mm,板为20mm
3、梁的截面尺寸需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或裂缝宽度)三方面的要求,在方案阶段,单跨简支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的合理范围是(C)。

A.1/6~1/8
B. 1/8~1/10
C. 1/8~1/12
D. 1/12~1/15
4、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h/b一般取(B)。

A.1.5~2.5
B.2.0~3.5
C.2.5~4.5
D.3.0~5.0
5、梁下部纵筋之间的净距应满足(A )mm。

A.≥d且≥25 B. ≥1.5d且≥30 C.≥d且≥30 D.≥50
6、下列关于箍筋设置范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Ⅰ.当梁高h>300mm时,沿梁全长设箍筋
Ⅱ.当梁高h=150~300mm时,在梁端1/4跨范围内设箍筋
Ⅲ.当当梁高h=150~300mm时,在梁端1/6跨范围内设箍筋
Ⅳ.当梁高h>150mm时,沿梁全长设箍筋
Ⅴ.当梁高h<150mm时,在梁端1/6跨范围内设箍筋
Ⅵ.当梁高h<150mm时,可不设箍筋
A. Ⅰ、Ⅲ、Ⅴ
B. Ⅰ、Ⅱ、Ⅵ
C. Ⅳ、Ⅴ
D. Ⅰ、Ⅲ、Ⅵ
7、正常设计的梁发生正截面破坏或斜截面破坏时,其破坏形式分别为(B)。

A.超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B.适筋梁破坏或剪压破坏
C.适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D.少筋梁破坏或斜拉破坏
8、均布荷载(方向向下)作用下的简支梁,其截面内的上部混凝土承受(D)。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D.压应力和剪应力
9、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A)。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不会出现裂缝
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完全消失
D.一旦出再裂缝,裂缝就会贯通全截面
10、配了箍筋的受弯构件,其宽度b、高度h和抗压强度?三因素中,对提高抗弯强度最有效的是(B)。

A.宽度b
B.高度h
C.抗压强度f c
D.宽度b和高度h相同
11、下列各项中可以增加受弯构件的延性的影响因素是(C)。

A.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B.提高受拉钢筋的配筋率
C.提高受压钢筋的配筋率
D.加大箍筋间距
12、在下列影响梁的抗剪承载力的因素中,(D)影响最小。

A.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
C.配箍率
D.配筋率
13、在同样配箍率条件下,方法( A )可以减小斜裂缝宽度。

A.采用直径较小,间距较小的箍筋
B.采用直径较大,间距较大的箍筋
C.采用直径较小,间距较大的箍筋
D.箍筋间距不大于15d(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
14、限制裂缝宽度的目的是(D )。

Ⅰ防止受力钢筋的锈蚀Ⅱ保护结构的耐久性
Ⅲ满足使用要求Ⅳ避免使用者产生不安全感
A. Ⅰ、Ⅱ
B. Ⅱ、Ⅲ
C. Ⅰ、Ⅲ、Ⅳ
D. Ⅰ、Ⅱ、Ⅲ、Ⅳ
15、在实际工程中,为减少裂缝宽度可采取下列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C )。

A.减钢筋直径,选用变形钢筋
B.提高钢筋混凝土强度,提高配筋率
C.选用高强度钢筋,一般用?级
D.提高构件高(厚)度
16、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可采取下列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 )。

A.在受压区施加预应力,以减少受压区的裂缝开展
B.加在截面高度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增加受压区的翼缘形成T形梁
17、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抗裂度,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D)。

A.提高混凝土强度
B.增加钢筋用量
C.加大截面高度
D.不改变截面高度,但增加保护层厚度
18、在下列减小受弯构件挠度的措施中错误的是(B )。

A.提高混凝土强度
B.增大构件跨度
C.增大截面高度
D.增大钢筋用量
19、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挠度计算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议刚度应取(A )。

A.在同号弯矩区段内取弯知最在截面的刚度
B.在同号弯矩区段内取弯矩最小截面的刚度
C.在同号弯矩区段内取最大刚度
D.在同号弯矩区段内取平均刚度
20、构件允许出现裂缝,但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则其裂缝控制等级为(C )级。

A.1 B.2 C.3 D.4
21、适筋梁破坏的特征是(A)。

A、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混凝土被压碎。

B、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受拉钢筋不屈服。

C、受拉钢筋一屈服构件就达到最大承载力,混凝土未被压碎。

D、构件一出现裂缝马上发生破坏。

22.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剪压破坏、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A)。

A 斜压>剪压>斜拉
B 剪压>斜压>斜拉
C 斜压=剪压>斜拉
23.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的第三阶段末的表现是(A )。

A 拉区钢筋先屈服,随后压区混凝土压碎
B 拉区钢筋未屈服,压区混凝土压碎
C 拉区钢筋和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均不定
24.影响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因素有下列几个,其中(D )对提高截面抗弯承载力最有效。

A. 材料强度(f cm、f y)
B. 钢筋面积(A s)
C.截面宽度b(以矩形截面而论) D. 截面高度h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V≤0.25βc fcbh0的目的是( C )
A、防止斜拉破坏
B、防止弯曲破坏
C、防止斜压破坏
D、防止剪压破坏
26.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ρ的关系是(C )。

A 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亦越大
B 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小
C 当ρmin ≤ρ≤ρmax 时,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
27、设受弯构件的截面弯矩为M ,剪力为V ,截面有效高度为h 0,则广义剪跨比
按下式计算:( A ) A.λ=M/(V h 0) B.λ=(M h 0)/V C.λ=V/(M h 0) D.λ=(V h 0)/ M 28、设b 为矩形截面宽度,h 为高度,h 0为有效高度,s 为箍筋肢数,A sl 为单肢箍筋截C 、防止斜压破坏面面积,箍筋率可按下式计算:( B )
A.ρsv =2nA svl /bs
B.ρsv =nA svl /bs
C.ρsv =nA svl /bh 0
D.ρsv =2nA svl /bh
29、我国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室内一般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为:( B ) A.0.1mm B.0.2mm C.0.3mm D.0.5mm 30、矩形截面简支梁b ×h=200mm ×500mm, h 0 =460mm ,C25混凝土,
f t =1.35N/mm 2, 按构造配箍的条件为:( A ) KN
N ftbh
94.86869446020035.17.07
.00
==⨯⨯⨯=
A.V<87KN
B.V<115KN
C.V<150KN
D.V<287.5KN 31、一般室内环境下,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混凝土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
护层厚度为:( D )
A.15mm
B.25mm
C.35mm
D.30mm
参考答案
1、( A )
2、( C )
3、( C )
4、(B )
5、( A )
6、(B )
7、( B )
8、( D )
9、( A )10、(B )11、( C )12、( D )13、( A )14、( D )15、( C )16、( A )17、( D )18、( B )19、( A )20、( C )21、( A )22、( A )23、( A )24、( D )25、( C )26、(C )27、( A )28、( B )29、( B ) 30、( A ) 31、(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