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锥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指导书
题目:丝锥设计——细柄机用细牙丝锥中直槽丝锥设计及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内容: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3.丝锥图纸1套
4.设计说明书1套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题目 (1)
2 课程设计的时间 (1)
3 课程设计的的目的及要求 (1)
4 课程设计的内容 (2)
4.1丝锥设计及分析 (2)
4.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4.3毛坯的设计 (5)
4.4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7)
4.5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选择11
4.6切削用量的选择 (14)
4.7基本加工时间的确定 (16)
5.丝锥的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方法,拟定
工艺路线…………………………………
6.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的补充说明
7心得体会 (17)
8 参考文献 (18)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丝锥设计
(二)课程设计时间
2011,11,21——2012,1,15
(三)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3.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学生在完成机械制造技术的学习,并进行了社会实践实习后的总结性的检测。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
析处理生产工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设计的方法,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将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此次课程设计可以为助理工程师答辩做好准备,为将来的毕业课程设计积累经验,希望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锻炼:
A 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及其他的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
正确分析和解决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基准选择,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装定位,
夹紧等。

从而能很好的保证制造质量及要求。

从而培养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及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

熟悉机械专业有关的标准,学会使用有关的手册和数据。

B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工作严谨的工作能力
【3.2】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A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

B初步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切削余量,绘制零件的毛坯图,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C进行切削用量,加工时间的查表和计算。

D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E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四),,设计内容
【4.1】丝锥设计及分析
细柄机用细牙丝锥:
设计切削丝锥中直槽丝锥: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铸铁,青铜,硬塑料等脆性材料等,一般钢材,高硬度。

高强度材料的螺纹通孔,不通孔的手动加工,通孔及孔深1.5d 以下的盲孔加工。

选材料:机用丝锥————:普通高速钢 名称 W6Mo5Cr4V2 简称 密度 抗弯强度线胀系数 退火硬度
淬回火硬度HRC
抗弯强度MPa 数据
ISOHS6-5-2 M2
8.16g/cm
13.0μm/m.k
HBW ≤255
64~66 3500~4500
该材料为钨钼系高速钢,
M2高速钢是国内外普片应用的牌号。

因为1%MO 可代替1.8%的W降低了碳化物的不均匀性,有利提高热塑性,抗弯强度,韧性。

普遍用于机用丝锥,螺纹铣刀和切线平板牙。

不足是脱碳过热敏性大,磨削性稍差。

依据机械工程师手册 查表选取12mm的丝锥: 如下 mm 代号 公称直径d 螺距P 柄部直径d1 螺纹长度l 总长度L 方头 a L2 M12×1
12.0
1.00
9.00
22.0
80.0
7.10
10
⒈依据机械手册可知: 总长度L =80.0 ﹛
1
.1-0 ﹜
※精度等级H2 (H1 ,H2, H3,适合普通螺纹机用丝锥磨牙) ※槽数选4, 槽形选c 形,(d≥3mm时,丝锥槽形应采用c型) 注明:槽数增多,丝锥导向性越好,加工螺纹时能够得到较高的螺纹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丝锥类型
公称直径d/mm 1~10
11~27 28~52 53~68 69~100 手用丝锥 3 4 - - - 机用丝锥





⒉螺纹部长l: l=22.0﹛
2
.3-0﹜ 公差依据:
普通螺纹丝锥螺纹部分长度公差 mm
公称直径
螺纹部分长度公差
其他丝锥 螺旋丝锥 ≤3.5 3.0~6.0 0
-2.5 >5.5~12.0
>6.0~12.0
0 -3.2
⒊颈部长L1
⒋方头长L2:依据机械手册查表可知 L2=10 ﹛±0.8﹜, 方头厚a=7.10 ﹛
18
.0-0
﹜ 公差依据:
普通螺纹和惠氏螺纹丝锥锥柄部直径及方头公差 mm
丝锥类型 柄部直径d1 方头后度a 方头长度L2 磨制丝锥 h9 h12 ±0.8 切制丝锥
h11
h12
±1.6
⒌公称直径d:d=12.0 ⒍丝锥最小大径
d
min
=d+J
s
=12.0+50=62.0
7.丝锥最大大径
d
max

d
min
+H9=62.0+0.050=62.050
8.柄部直径
d
1
=9.00 公差可选h9=﹛043.0-0﹜,h11=﹛11
.0-0

9.最大小径:d
max
1=螺纹基本小径=d-1.082=10.918mm(P62页查
表3—9 ) 10.颈部直径
d
2
=8.0
11.丝锥最小中径:d 2min
=d 2
+E
m
=8.0+38=46.0mm 12.丝锥最大中径:
d
2max =
d
2

E
s
=8.0+63=71.0mm
13.端部直径d 3=d-1.2p=10.80mm 14.芯部直径d 4=0.4655d=5.586 15.螺距P :已知 1.00mm
16.螺纹牙型角α =60° 17.大径下偏差J
s
=+50
18.大径上偏差
J
m
=自定 取40 19.丝锥中径公差
T
d2
:=0.2t=63
20。

丝锥中径上偏差E s
=+63 (=0.20t) 21.丝锥中径下偏差
E
m
=+38 (=0.30t)
22.牙型角工作高度h=0.866P=0.866mm 23.切削锥角k
r
=8°30′
24.前角γ
p
=9° (88页) 25.后角
α
p
=5° (88页)
26.刃背宽度F=:0.27d=3.24mm 27.容屑槽数N=4 28.后角铲磨量K=
p
N d ∂tan 3
π=96.953(铲磨时凸轮的升程)
30.刃背上铲磨量
k 1
=F×∂p
tan =0.2835
29.切削厚度a 2=
N
kr
tan p =0.036mm 31.丝锥特性系数σ
32.后引导槽圆弧半径r=4.5 33。

后引导槽定位长L
4
=7.0mm
34.容屑槽长L
3
=l+8=22.0+8=30.0mm
公称直径 容屑槽长L
3
≦4 l+4 ﹥4~5 l+5 ﹥5~8 l+6 ﹥8~10 l+7 ﹥10~12 l+8 ﹥12~14 l+9
35.切削锥长
L
5
=k r
tan h
=5.936
k
r
tan =Np
a
2
整理所有设计数据列表如下:
mm
名称 计算过程及结果
总长度L
L =80.0 ﹛
1
.1-0 ﹜
螺纹长度l
l=22.0﹛
2
.3-0﹜
颈部长L1
方头长L2 L2=10 ﹛±0.8﹜
容屑槽长
L 3
L
3
=l+8=22.0+8=30.0mm 后引导槽定位长L
4
L
4
=7.0mm 切削锥长
L
5
L 5=k r
tan h
=5.936
k
r
tan =N
p
a
2

方厚a
a=7.10 ﹛18
.0-0

公称直径d d=12.0
丝锥最小大径d min d
min =d+J
s
=12.0+50=62.0 丝锥最大大径
d
max
d max
=d
min
+H9=62.0+0.050=62.050
柄部直径
d
1
d 1
=9.00 公差可选h9=﹛043
.0-0
﹜,h11=﹛
11
.0-0

最大小径
d max
1 d max
1=螺纹基本小径=d-1.082=10.918mm
颈部直径
d
2
d
2=8.0
丝锥最小中径
d
2min
=d 2
+E m
=8.0+38=46.0mm
丝锥最大中径d 2max
d
2max =d
2+E
s
=8.0+63=71.0mm 端部直径 d 3=d-1.2p=10.80mm 芯部直径d 4 d 4=0.4655d=5.586
螺距P
P=1.00 螺距螺纹牙型角α α =60°
大径下偏差J
s J
s
=+50 大径上偏差
J m J m
=自定 取40 丝锥中公偏差
T
d2
T
d2
:=0.2t=63 丝锥中径下偏差
E m
E m
=+38 (=0.30t 丝锥中径上偏差
E
s
=+63 (=0.20t)
牙型角工作高度h h=0.866P=0.866mm
切削锥角k
r
k
r
=8°30′ 前角γ
p
γ
p
=9°
后角
α
p α
p
=5° 刃背宽度F F=:0.27d=3.24mm 容屑槽数N N=4 后角铲磨量K
K=
p
N d ∂tan 3
π=96.953
刃背上铲磨量k
1
k 1
=F×∂p
tan =0.2835
切削厚度a 2
a 2=
N
kr
tan p =0.036mm 丝锥特性系数σ σ
后引导槽圆弧半径r r=4.5
丝锥表面粗糙度
μm
项目 丝锥名称 高性能级 普通级 螺纹表面 Rz3.2 Rz3.2 后面 Rz3.2 Rz3.2 前面 Rz3.2 Rz6.3 柄部表面
Ra0.8
Ra1.6
因此,只需选普通级即可 槽形相关数据:
mm
H 0.35
3.40
1.90 9° 【4.2】毛坯设计
毛坯的选择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有以下几种:
a.型材
b.锻造
c.铸造
d.焊接、
e.其他毛坯
由该零件为刀具丝锥,选的材料又为: 细柄机用细牙丝锥:
设计切削丝锥 中直槽丝锥选择的材料是W6Mo5Cr4V2 该材料为钨钼系高速钢,
M2高速钢是国内外普片应用的牌号。

因为1%MO 可代替1.8%的W降低了碳化物的不均匀性,有利提高热塑性,抗弯强度,韧性。

普遍用于机用丝锥,螺纹铣刀和切线平板牙。

不足
是脱碳过热敏性大,磨削性稍差
由于高速钢属于莱氏体钢,故铸态组织中有大量的不均匀分布的粗大共晶碳化物,其形状呈鱼骨状,难于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将显著降低钢的强度与韧性引起工具的崩刃和脆断,故要求进行严格的锻造一改善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

选用锻造,其锻造要点:两轻一重,开始锻造与终止锻造时要轻锻,中间温度范围要重锻,但对于一般丝锥而言,高速钢已经能够满足丝锥的强度等工作需求,再从经济方面考虑,锻造会提高成本,。

综上所述:应直接选用高速钢毛坯即可。

(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2).求最大轮廓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总长L=80.0,直径d =12, 螺纹部长l=22.0 ,柄部长可取58,,但柄部由45钢与高速钢焊接而成。

(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6)确定毛坯尺寸毛坯总长L=84mm, 高速钢部分30 mm, 45钢部分可取54mm 直径取14,(如果采用磨光钢,另论说明磨光钢d=12.5)
(7)设计毛坯图
(五.)丝锥的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丝锥的作用
切削加工
螺纹加工方法:无屑加工
切削和无屑复合加工
⑴.在切削加工中,丝锥是加工内螺纹的首选刀具。

无论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还是在成批大量生产中都被极其广泛的应用。

丝锥加工的精度等级可达4级,表明粗糙度可达Ra3.2.
⑵.丝锥的种类有:直槽丝锥螺旋槽丝锥,内容屑丝锥,螺母丝锥,挤压丝锥,跳牙丝锥等等
⑶.丝锥与其他刀具加工过程有所不同,除了在正向旋转完成切削攻丝外,一般还需逆向旋转以退出到工作之外,并保持刀刃完好无损。

⑷本次设计的是直槽丝锥
(1)适用对象:主要用于铸铁,青铜,硬塑料等脆性材料等,一般钢材,高硬度。

高强度材料的螺纹通孔,不通孔的手动加工,通孔及孔深1.5d以下的盲孔加工
(2)其加工特点:
①制造方便,重磨容易,成本低,使用广泛。

②按螺距大小,可制成单只或多只成组使用
③不宜在断续表面或有直槽的孔中使用
④在延展性好或韧性材料上加工深孔,切屑易堵塞
⑤在高温合金,钛合金材料上加工,易崩齿,折断
细柄机用细牙丝锥:
设计切削丝锥中直槽丝锥选择的材料是W6Mo5Cr4V2
该材料为钨钼系高速钢,
M2高速钢是国内外普片应用的牌号。

因为1%MO可代替1.8%的W降低了碳化物的不均匀性,有利提高热塑性,抗弯强度,韧性。

普遍用于机用丝锥,螺纹铣刀和切线平板牙。

不足是脱碳过热敏性大,磨削性稍差
由于高速钢属于莱氏体钢,故铸态组织中有大量的不均匀分布的粗大共晶碳化物,其形状呈
鱼骨状,难于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将显著降低钢的强度与韧性引起工具的崩刃和脆断,故要求进行严格的锻造一改善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

工艺过程分析:
1. 根据毛坯总长L=84mm, 直径12mm,高速钢30mm,45钢54mm,粗车45钢部分,至总长L=80(+0.9);直径为12+0.24
1.
1〖平端面〗,平端面,总长L一致性为0.3mm,加工设备:车床C620 C616,刀具:45 °车刀ⅡD-15/2 YT5夹辅具:三爪卡盘,卡盘扳手,长度定位杆23V-418检测工具卡:尺0—125(0.05)
1
〖打中心孔〗,
1、两端面中心
孔应在一条直
线上,整体热轧料中心孔对毛坯偏移量不大于0.35mm
2、根据D0决定中心孔的尺寸,丝锥的D0是锥心直径中心孔尺寸按下表加工:(如果图纸中心孔有特殊要求,按图纸加工)
加工设备:台钻Z4012A;刀具:中心钻BD11-3;夹辅具:三爪卡盘钻夹头定位夹具23J-1165;检测工具卡:卡尺0—125(0.05偏摆仪0.01 0—10 百分表
〖车柄部倒角〗1、用梅花顶尖顶着一端车柄部倒角(2—3)*60°车床C620 C616;45 °车刀ⅡD-15/2 YT5 ;梅花顶尖23V-614 活动顶尖23V-205 ;卡尺0—125(0.05)320°角度尺
〖车刃部外圆〗
1、用梅花顶尖顶着柄部60°倒角车刃部外圆
2、外圆对中心孔的跳动不大于0.1
3、梅花顶尖齿数与工件齿数成倍数
4、刃外圆d的留量见下表:
车床C620 C616;45 °车刀ⅡD-15/2 YT5;梅花顶尖23V-614 活动顶尖23V-205卡尺0—125(0.05)偏摆仪0.01 0—10百分表
〖车柄部外圆及R 〗
1、用梅花顶尖顶着刃部车柄部外圆及R槽,
2、外圆对中心孔的跳动不大于0.1 ,
3、丝锥刃部外圆的尾部,除图纸有特殊要求,一般均车成30°
4、柄部外圆留磨见下表:
车床C620 C616;45 °车刀ⅡD-15/2 YT5;梅花顶尖23V-614 活动顶尖23V-205卡尺0—125(0.05)偏摆仪0.01 0—10百分表
〖车刃部前稍,〗1、用梅花顶尖顶着柄部车刃部前稍,前稍角度按图示尺寸加工,前稍直径留磨0.3-0.1(加工设备:刀具:夹辅具:定位夹具同上) 检测工具:卡尺0—125(0.05)320°角度尺
〖车柄部30°倒角〗1、用摩擦顶尖顶着刃部车柄部30°倒角2、尾部倒角应一致,一批内相差不大于0.3mm;
车床C620 C616;45 °车刀ⅡD-15/2 YT5 磨擦顶尖23V-117 卡尺0—125(0.05)320°角度尺;
〖挑扣〗1、在单线螺纹磨床上加工螺距大于 1.5mm的应车工挑扣
2、螺纹半角公差为-1°,牙面表面粗糙值最大允许Ra3.2μm
3、螺纹中径锥度应在0.1mm以内,中径的摆差在0.1mm以内
4、丝锥的中径留磨0.85-0.1
5、螺纹长度l超过50mm时,中径留量按下列公式计算:60°螺纹中径留量0.007l+0.40mm
车床C620 C616 ;60°螺纹车刀YT15;
三爪卡盘、卡盘扳手、活动顶尖23V-205;螺纹千分尺0.01 0—25、螺纹千分尺0.01 25—50 、螺纹对刀块、大工具显微镜
〖挑扣〗1、槽内的粗糙度值不大于Ra1.6 μm 2、丝锥的前角按图纸加工3、工件不允许残留铣工毛刺4、工件的弯曲度不大于0.15 mm 5、丝锥的刃瓣应沿圆周均匀分布,刃瓣宽一致性0.1mm 6、丝锥的锥心留量不大于0.1mm7、卧刀痕迹深度不大于0.1mm 注:(小于等于M10的丝锥应先铣方再铣槽)卧铣X61 加工设备:成形铣刀23D5-6 (四齿)成形铣刀23D5-7 (三齿)细平锉;夹辅具:偏心尾座23J-124 梅花顶尖23V-377 万能分度头铣齿分度夹具23V-639 检测工具:前角检查仪23J-4061钻心表0—10 卡尺0—125 偏摆仪0.010—10 百分表
铣方尾
1、丝锥刃沟和方尾一批内的相对位置必须一致,相差不得大于0.2mm
2、方尾的尺寸和对称度按图纸要求加工
3、工件不允许残留铣工毛刺
4、方尾的粗糙度值不大于Ra3.2 μm
5、尾部为45钢时,方尾尺寸按上差加工
6、当M≥24时可用立铣刀依次加工方尾四面卧铣X61 方尾成组铣刀23D5-37 立铣刀; 夹辅具:铣方尾分度夹具23J-832铣方尾尾座23J-261 铣方尾顶尖23V-256 卡尺0—125 (0.02 ) 偏摆仪百分表0.01 0—5
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流程:
预热→加热→冷却→清洗→回火→清洗→柄部处理→清洗→回火→清洗→检查→
喷砂→外观检查
机用丝锥热处理工艺规范
材料规格预热加热冷却回火箱式炉盐浴炉
W6Mo5 Cr4V2 >M8~
M60
820℃~860℃
(20~24)s/mm
1215℃~1230℃(10~
12)s/mm
580℃~620℃540℃℃~
560℃1h×
3次
丝锥柄部处理工艺规范
柄部材料处理方式规格加热冷却回火
温度/℃时间是
s/mm 介质时间温度
/℃
时间
高速钢退柄M12~
M22840~86012~20~空冷冷至室

540~
550
1h
45钢淬柄M14~M20890~9008~10150℃~
180℃硝

(8~10) 400 1H
抛光槽1、槽内抛光且圆滑过渡,不得破坏原槽形2、槽内不允许留有黑皮,槽内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 μm 3、丝锥的锥心d3 按图纸要求加工工具磨床M6025;
碟形砂轮PA60-80KV 钻心表0—10
磨前面1、磨前刀面时,前刀面与槽底圆滑过渡,不允许相接处有台2、磨前刀面时应采用多刀进给,不能有烧伤现象3、前刀面的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μm 4、磨前刀面时前角应符合图纸要求,每修砂轮必须检查前角5、检查前角时百分表读数:htgr (h为检查前角时测量高度)工具磨床M6025 ;刀具:60-80粒BW125*35* 32 SA60KV或BW125*35* 32 WA80LV 前角检查仪23J-678
研中心孔,1、60°锥面应全部研光2、60°锥面应研圆,不得有椭圆3、60°锥面应能与标准顶尖接触85%以上中心孔加工设备:研磨机23F-560°;锪钻23D1-360°;检
测工具:标准顶尖
磨柄部外圆
1、柄部外圆的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 μm
2、柄部外圆的跳动不大于0.01
3、柄部外圆的尺寸按图加工
4、磨外圆后丝锥应用专用的工位器具存放、周转,防止磕碰;
加工设备:外圆磨床M120 ;刀具:PA46LV 600*63*305 ;夹辅具:圆顶尖半圆顶尖鸡心卡头;检测工具:偏摆仪百分表0.01 0—25千分尺(0.01mm)
磨刃部外圆1、在刃部外圆全长应按图纸要求磨倒锥;2、刃部外圆的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 μm;3、刃部外圆按外圆的上差留铲磨量0.01—0.02mm 4、刃部外圆的跳动不大于0.01mm 外圆磨床M120;刀具:PA46LV 600*63*305夹辅具:圆顶尖半圆顶尖鸡心卡头;检测工具:偏摆仪百分表0.01 0—25千分尺(0.01mm)单线磨螺纹1、螺距P≥1.75的车工应调扣2、要求齿面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μm,齿面不允许有烧伤及波纹3、中径在切削锥部第一道完整螺纹处测量
4、中径的倒锥和铲磨量按图纸要求加工
5、螺纹的螺距和齿形半角按图纸要求加工
加工设备:Y7520W ;刀具:PSXW A180MVPSXW A240NV PSXW A150LV 400*10*203 夹辅具:对铲夹具23J-238 鸡心夹头23V-92;检测工具:三针一套0.010—25千分尺测头23L-1484 0.010—25三沟千分尺
磨螺纹1、要求齿面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μm,齿面不允许有烧伤及波纹2、中径在切削锥部第一道完整螺纹处测量3、中径的倒锥和铲磨量按图纸要求加工
4、螺纹的螺距和齿形半角按图纸要求加工
总磨量第一刀磨量第二刀磨量
1.68 1.18 0.34
加工设备:1600;刀具:英国“独角兽”夹辅具:对铲夹具23J-238;检测工具:三针一套0.010—25千分尺(1级)测头23L-1484 测量架23L-154 23L-1547标准螺纹量规23L-795 0.010—25三沟千分尺
〖铲外径〗1、铲磨螺纹齿顶至尖锐,铲后丝锥齿顶在显微镜下不得有反口2、外径的铲磨量和外径的倒锥按图纸加工
3、外径对中心孔的跳动不大于0.01mm
4、刃部外圆的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μm 加工设备:79夹辅具:对铲夹具23J-238;检测工具:偏摆仪百分表0.010—25千分尺(0.01mm)
〖铲前稍〗 1、前稍的摆差按图纸加工 2、铲前稍时切削锥不得烧伤,表面粗糙度值不大于Ra0.4μm
3、前稍的角度、长度、直径按图纸加工
4、丝锥磨前稍,必须与外径平滑相接,不得有台阶 加工设备:螺纹磨床SA7312 (M ≤12)丝锥铲磨机M9527 (M ≤27)铲齿车床 C8955 (M >27)刀具:P350*B*60WA180N6V50 (B= 百分表0.01 卡尺0—125(0.02) 320°角度尺
〖螺纹的尾部去不全扣〗;1、要求螺纹的尾部去不全扣,不能破坏完整扣 激光刻字
1、标记:图号、规格、日期
2、激光刻字时要求白底黑字,字迹整齐,排列均匀、美观、清晰 加工设备:激光刻字机 〖清洗 防锈包装〗 1、按图及BD29-3技术条件 检查 2、清洗过程中 不得出现磕碰现象。

3、产品装盒,盒表面标识应与盒内实物标识一致 〖涂层〗:TiN 涂层
TiN 涂层是通用性涂层,该涂层呈金黄色,膜层厚度一般控制在2µm~5μm 。

膜层硬度达
2000HV 左右,膜层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强的机体结合力。

TiN 涂层一般能 提高螺纹刀具的使用寿命约2~5倍,比不涂层的螺纹刀具提高切削效率30%左右, TiN 涂层温度为250℃~480℃ ,适用于各种可以涂层的刀具。

阴极电弧离子镀(pl1000型涂膜机)TiN 涂层工艺参数
偏压/V 弧电流/A Ar 流量/(s /cm
3
)
N 2流量/(s /cm
3
)
真空度/Pa
100~1200 70~180 20~400 60~240
1×104
-
留积时间/min 涂层温度/℃ 膜层厚度/μm 硬度(HV ) 结合力/N 90~120
≤440
2~3
2000~2400
≥45
丝锥工艺过程控制卡
工序工序内容及工艺要求单件共时
/min 调整工时
/min
1 平端面总长总长一致性为0.3 0.9 15
2 打中心孔0.7 15
3 车全部外圆留磨0.45—0.1 5 15
外圆对中心孔的跳动不大于0.1
4 铣沟槽23D5—6/9 2.7 60
5 铣方尾、方尾尺寸按上差加工尺寸0.9 30
6 热处理,刃HRC63—66柄HRC45—55
7 磨沟及前面槽内不允许有黑皮,前角 1.5 15
(前刀面光洁度Ra0.4)
8 研中心孔,中心孔应园整,不得有黑皮0.6 15
9 磨外圆各部,刃留铲量0.01—0.02 2.9 15
柄部外圆尺寸
刃及柄部外圆对中心孔的跳动不大于0.01
10 79车螺纹 2 180
11 磨螺纹1600 螺纹中径 3 180
12 铲外径,刃部外圆尺寸 1.5 60
3 铲前稍,前稍跳动 1.5 40
14 激光刻字 1.5 10
15 涂TiN
编制:校时:审核
热处理工艺流程:
预热→加热→冷却→清洗→回火→清洗→柄部处理→清洗→回火→清洗→检查→喷砂→外观检查
六、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的补充说明
1.机床
2刀具
3夹具
①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的选择和设计
②定位元件的确定
③定位误差分析
④夹紧力的计算
⑥量具
⑦切削用量的选择
⑧⑥⑦
七、心得体会
八、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材料》第二版王章忠主编
【2】《常用螺纹刀具》主编查国兵赵建敏
【3】《现代工程材料成形与机械制造基础》
【4】《高速钢及其热处理》主编郭耕三
【5】《机械工程师手册》
【6】《机械加工余量实用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