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第1节 Ⅱ.学——诗歌鉴赏的解题通法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学——诗歌鉴赏的解题通法
[古代诗歌“三步赏析法”模板示范]
第一步:看标题,定题材,知大概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2.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的情感;
3.作品的感情基调;
4.诗歌的主要内容;
5.诗歌的题材;
6.暗示的表现手法。
第二步:看注释,挖掘暗示信息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
注释的内容有:
1.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情感;
2.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
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
4.注解典故;
5.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
第三步:看正文,把握诗歌要素
1.理清诗歌结构
诗⎩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主) (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 (主)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词⎩⎨⎧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抒情(主)
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起”用于扣题;“承”对诗意申述;“转”用于拓展诗境;“合”收束主题,卒章显志。
2.抓住关键词句,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
(1)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歌的主旨。
(2)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
如果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情感往往既快又准。
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
3.把握诗歌六要素
通过读诗,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明白诗中借助怎样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事理,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示例]
[古代诗歌“三步赏析法”模板应用]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京女”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