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必修
三)
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

性通绰,举止不烦。

累迁京兆仓曹参军。

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

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诣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

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

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

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

”拜河东租庸、盐铁使。

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

帝复问,曰:“臣有所思。

”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

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

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

”帝曰:“微公言,朕不闻此。

”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

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

时大行将蒇陵事②,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

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谞笑曰:“非君所知。

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

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

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

谞上疏曰:“谏鼓、谤木
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

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卒,年七十五,
赠礼部尚书。

【注】①榷酤(què gū):制酒业。

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chǎn),完成。

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B.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D.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行在,也称行在所。

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

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而不急躁。

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

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险些被杀。

平定叛贼后朝廷授予他官职。

B.裴谞一心忠于朝廷,深得皇帝信任。

关中大旱,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全年的收支情况,裴谞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劝谏,代宗深为感动,并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

C.裴谞做事机警变通,智保郭子仪。

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

有人责怪他为小事而弹劾功臣,裴谞解释了其中良苦用心。

D.裴谞反对集中办案,建议取消击登闻鼓。

他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如今被一些狡猾之徒利用,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文中学过的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

(3分)
(2)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

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

(3分)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后人评价这首诗歌的颔联,认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请你对此作出分析。

(4分)
6.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表达的“怨恨”之情。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劝学》中用了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要用心专一,不可急躁,这个例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1分)

【美国】欧·亨利
陶柏蒙锁上公文包的时候,感到口干舌燥;他颤巍巍地伸手入袋,掏取香烟,觉得手在发抖。

他站到窗口,俯视窗外中央公园的一片新绿;点
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内心的紧张,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那疲惫的蓝眼睛,惶惑不决地注视着那个公文包,公文包里正装着他的命运。

虽然他心里仍然矛盾,但是他到底还是那样决定了。

片刻之后,他就将提着那个公文包,悄然离开这间办公室,一去不再复回。

但是,他真不能相信,个人五十四年来的信誉,即将就此毁于一旦。

因此他取出飞机票来,困惑地审视着。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办公室里静寂无声;陶柏蒙的视线,迟缓地从大写字台移向红皮沙发,然后经过甬道、外室,停驻在魏尔德小姐桌面插瓶里的一束玫瑰花上。

魏尔德小姐将和许多其他的人们一样遭受破产;这束玫瑰花,亦将被弃置于垃圾堆中。

这似乎太霸道,太残酷;但是,有什么比自保更重要呢?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他知道魏尔德小姐在爱恋着他,而且竭尽一个四十岁未婚女性的可能,在深深地爱恋着他,她供职于陶柏蒙信托公司已经十二年了;虽然他和她之间不会热络交谈、缱绻蜜语,但从她的眼波中,从她羞涩的神情里,从她的行动举止上,她的心思已经很自然地流露出来。

她的相貌并非不动人,所以在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对陶柏蒙是一个诱惑。

但是,他却不想放弃自己宁静的独身生活……他陷于沉思之中,不经意地把桌上的日历翻到了下礼拜;忽然间他从沉思中觉醒过来,发觉到刚才这些无意识的举动。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提起公文包,整整衣冠,悄悄走过玫瑰花旁,出门去了。

飞机要六点钟才起飞。

正是醉人的春天,公园里的景致,灿丽锦簇;陶柏蒙决定在回家准备行李之前,先散散步,浏览一下悦人的美景。

春阳透过丛林,疏落的影子交相辉映。

明天抵达里约热内卢之后,开始新的生活,往后的享乐多着呢!虽然到南美去颐养天年,是他的毕生大愿,但却不曾想到这个愿望竟会实现得这么快!这完全是医生为他决定的,他回想起医生对他说:“一切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调养,享乐优裕,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他顺着公园漫步,手指被沉重的公文包勒得有些疼痛,但是心情却并不紧张。

他和蔼地对一个巡逻警察古怪地笑笑,甚至想要拦住他,而且告诉他:“警察先生,我实在不如我的外表一般值得别人尊敬。

我是个拐骗六百家客户的经纪人,我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对于我自己的行径感到惊奇,因为我一向诚实,但是,我在世之日已经无多,公文包里的钱财,足够我作最后的享用。


路过一处玫瑰花丛,他又想起了魏尔德小姐。

记得是在两个月以前,她怯怯地交给他一张三千元的支票,“陶柏蒙先生,请你把这笔款子替我投资好吗?”她忸怩地说,“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托付给你了。

储蓄存款比较起来是最可靠的,而且自一九二九年以来,我一向对股票证券不大信任。


“魏尔德小姐,我很愿为你效劳,”他内心暗暗得意,“但是,你既然不信任证券,为什么又变了主意呢?”她低下头,羞答答地不作声,停了半晌才说:“是的,我在这里服务已经很多年了,亲见你为别人赚了许多钱……。


“你总该知道,这种事情多少有些冒险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真准备承受吗?”
“我相信托付给你是不会有什么不妥的,”她看看他,爽直地说:“万一不幸,我也不会有二话的。


他提提精神,继续向前走去,远处,哥伦布广场已经隐隐在望了。

忽然,他看见路边蹲着一个人,那人的年纪,和他自己不相上下,也许比他还稍稍大一点;头上蓬着苍苍白发,衣衫褴褛,补绽斑斑。

陶柏蒙放缓脚步,许多野鸽子正围绕着那个人飞舞,争着啄食他手上的花生;在他怀里,还露出花生袋子。

从侧面看去,那个人很和蔼,很慈祥:但是满面皱纹斑驳,想是历经风霜使然。

他看见陶柏蒙正在看他,就说:“可怜的鸽子哟!它们经过了漫长的严冬,自从飘雪以来,它们早就被人们遗忘了;我只要能买得起花生,不论气候多么恶劣,我都必定会来的,因为我不愿意让它们失望。


陶柏蒙茫然地点点头,他盯着那个孤零零的人出神;“那个人这么穷苦,还肯把仅有的钱用来喂鸽子,那些鸽子信赖它们的穷施主……。


这个念头激起他五十四年来清白无疵的自尊心,使他瞿然以惊。

他忽然看见那些鸽子变成六百家嗷嗷待哺的客户,其中有几家是孤苦无依的老寡妇,靠亡夫留下的一点薄产,节衣缩食地活着,其中有一只鸽子是魏尔德小姐。

而他,就是那蹲在路边喂鸽子的人;至少在今天以前的那些日子里,他就正是这样一个人物。

但是,他不但从来不曾衣衫褴褛,而且一向丰衣足食!羞恶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他回过头来,跑回公司。

虽然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讥嘲他重投樊笼,为人役使,太不聪明。

但是他的意念趋于坚定,不再为邪恶的企图心所撼动,心志固如金汤磐石一般。

他面对着桌上的日历,衷心喜悦;也许这是一个好预兆。

他不应该毁灭自己一生的名誉。

他为那个喂鸽子的人祝福,因为那个人把他从噩梦中拯救出来,使他及时省悟,悬崖勒马。

到南美去,并不就是惟一可行的休养办法;如果能得爱人的悉心服侍,也可以延年益寿的。

他要从头拾起那位爱玫瑰的人给予他的爱,他得到一个新生的机会。

这时,那个喂鸽子的人还在公园里。

他茫然地环视四周,回过头来,看见一只肥美的鸽子正在他掌中吃得高兴,他熟练地把它的脖子一扭,揣
进怀里,然后站了起来。

“朋友们,很抱歉!”他对四散飞舞的鸽子们温和地说:“你们知道,我也需要果腹呀!”
(节选自《世界经典小小说》,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构成了一种“含泪的微笑”的特殊的艺术美感,而这里面也包含了很多讽刺意味,体现出一种深层次
的人道主义精神。

B.小说安排魏尔德小姐因为陶柏蒙决定投资这一情节,既可以从侧面补充陶柏蒙这一人物形象,他在过去工作态度认真,诚信而受人
尊重,也表现了魏尔德小姐希望陶柏蒙为她赚更多的钱。

C.人生是由很多迷途组成的,面对迷途和疑惑,我们都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来支撑和引导。

陶柏蒙最终的选择源于他内心深处的羞耻心
和责任心。

D.小说用大量的细节和心理描写来刻画陶柏蒙的挣扎和反思,是为了向读者暗示陶柏蒙本性并不坏。

E.第一段中“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的含义是任何人都会在自己陷入困境时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

(2)出色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一大亮点,请简要概括主人公陶柏蒙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5分)
(3)请联系全文分析小说设置老人在公园中喂鸽子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5分)
(4)在小说结尾,主人公虽然受到感化而及时醒悟,但将来他是否会像喂鸽子的老人一样,为了生计而“扭断”客户的脖子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6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9.拼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猿猱( náo ) 两靥(yàn)巉岩(chán) 银钿 (diàn) B.造蘖嘲哳 (zhāo) 错勘(kān)和言悦色
C.敕造(chì)杳(yǎo)无音信寒喧窈陷
D.湍(tuān)流湛湛青天喧豗(huī) 咨嗟(jiē)
10.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手抚膺坐(坐下)长叹; B.画图省(曾经)识春风面;C.却(击退)匈奴七百余里; D. 今其智乃(竟)不能及;
11.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虽有槁暴 B.君子生非异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序八州而朝同列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你自荐他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大家看了,成什么样子啊。

②某些官员不靠实干,而靠行贿等手段谋取官职,以为这是,但最终在中央“打虎拍蝇”的反腐行动中受到了惩处。

③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A 沸沸扬扬终南捷径自食其果
B 沸沸扬扬独辟蹊径作茧自缚
C.沸反盈天终南捷径自食其果
D.沸反盈天独辟蹊径作茧自缚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春节期间,网上热传一篇一个上海女孩跟随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在见到男方家庭准备的第一顿饭后便提出与男友分手,并以最快速度返回上海。

B.郑州豫剧名家王宽成功入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使郑州成为一个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诞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城市。

C.岁月留声不留人,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在今年又经历了一轮传唱,这首歌的词作者——著名艺术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却悄然离世。

D.电视剧《芈月传》4亿的版权费投入在开播之前已收回,该剧可以说创下了令人咋舌的骄人业绩。

现在,《芈月传》的衍生品及广告收入估计已超过5亿多元。

14.右图是我国“植树节节徽”,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分)
四、写作(4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5分)
西大附中经典阅读节以“书香校园,魅力青春”为主题,苏轼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黄闯老师说:“阅读是最低门槛的高贵”,请以“我与经典阅读”为话题,或者讲述你的阅读故事,或者抒发你的阅读情怀,或者议论你对阅读的认识。

要求: 1.书写工整,文面干净整洁(书写文面酌情加减3—5分)。

2.内容符合材料要求。

3.字数不少于800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必修三)
1、C 2.A 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

3.B “立即引用孟子的话”有误,裴谞开始没有回答;“并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先后颠倒。

4翻译.(1)本以为陛下悲念天下百姓,见臣后必定首先问老百姓的疾苦,哪曾料到却拿营利多少询问我。

(“元元”、“访”、“责”、介状后置句式、句意顺畅各1分)
(2)尚父正处功高位尊、隆盛无比之时,天子初即位,一定以为结党亲附他的人很多。

如今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证明了尚父并不恃权仗势。

(“党”、“众”、“发”、“恃”、句意各1分)
课内的省略
附文:
裴谞,字士明,明经科及第,调任河南参军事。

他性格豁达宽厚,举止沉稳而不急躁。

多次升官做到京兆仓曹参军。

适逢史思明叛乱,裴谞逃到山谷里躲藏。

史思明曾是裴谞父亲裴宽的部将,因感念裴宽旧日的恩德,并且早就听闻裴谞名声,于是派出骑兵追踪行迹,找到之后,高兴得连呼“郎君”,授以伪职御史中丞。

叛贼在洛阳大肆残害唐室宗亲,裴谞暗中予以宽解拖延,使数百人赖以保全性命。

他曾向朝廷报告叛贼内部虚实,事情泄漏后,史思明愤恨得连声责骂,几乎要把他杀死。

安史叛乱平定后,官拜太子中允,又升为考功郎中,多次被唐肃宗设宴召见。

唐代宗避乱陕州,裴谞带上考功南曹的印鉴徒步奔赴皇帝行营,代宗感叹地说:“疾风知劲草,果然值得信赖。

”官拜河东租庸、盐铁使。

当时关中大旱,裴谞入朝议事,皇帝把他叫到便殿,问他制酒业全年的利润和收支情况,裴谞迟迟未予回答。

唐代宗又问,裴谞说:“我正在想问题。


唐代宗问说:“想什么?”裴谞答道:“我从河东到京师,行经的三百里之内,农民们愁苦忧叹,庄稼全部未能种上。

本以为陛下悲念天下百姓,见臣后必定首先问老百姓的疾苦,哪曾料到却拿营利多少询问我。

孟子说过:‘治理国家,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谈论利字’。

所以我没敢马上回答。

”代宗说:“如果没有你这番话,我也听不到这样的道理。

”授官左司郎中,代宗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

由于元载的忌恨他,外调做虔州刺史,历任饶、卢、亳三州刺史,后调回做右金吾将军。

唐德宗刚刚登基,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满朝文武震恐顺服。

当时,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而禁屠杀的命令尚未撤消,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却在家宰羊,裴谞将此事向皇帝陈奏,唐德宗认为他不畏强权,对他很有好感。

有人责问裴谞说:“尚父郭子仪为江山社稷建立功勋,难道你连一点小过也不肯庇护他?”裴谞笑道:“这里的奥秘你就不懂了。

尚父正处功高位尊、隆盛无比之时,天子初即位,一定以为结党亲附他的人很多。

如今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证明了尚父并不恃权仗势。

对上我尽了为臣之道,对下则维护了大臣的安全,这不也是可以的吗?”
当时特地在朝堂之上设置了一个三司合议机构,审决民间狱讼,凡有争辩不服者就来敲击登闻鼓。

裴谞上奏说:“谏鼓、谤木的设置,本是用来洗雪沉冤、引进采纳正直的话。

如今诡谲狡猾之徒随随便便就来惊动皇帝,所争不过是一些细微小事,这样下去,还要各级官吏干什么?”德宗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各类案件又复归于有关机构处理。

裴谞憎恨各级执法官员往往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有的带着旧怨随意判定刑罪的轻重,于是献上《狱官箴》来讽劝警戒。

因为朋友受罚受到牵连,被贬为阆州司马。

不久即召还为太子右庶子,后升任兵部侍郎,做到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裴谞因先祖曾有四代都曾担任过河南尹这个职务,所以上任后,一直不肯坐在主位上处理公务。

去世时,年七十五,追赠礼部尚书。

5.
6.
7.省略
8.(1)A C(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

试题分析:E中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即使是有美好德行的人,为了自保,也会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情;B中“也表现了魏尔德小姐希望陶柏蒙为她赚更多的钱”理解有误。


(2)①准备逃走时的紧张惶惑。

②在公园散步时轻松与沉重的矛盾。

③看到喂鸽子的老人时感到羞愧。

④做出正确决定后的坚定与感恩。

(3)①照应标题。

②象征,鸽子象征着像陶柏蒙的客户这样善良纯朴的社会弱势群体,鸽子的命运也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陶柏蒙受到老人感化而转变思想做了铺
垫。

(4)观点一:我认为主人公受到感化并能及时醒悟,即使将来为了生计他也不会“扭断”客户的脖子的。

(2分)①陶柏蒙有着自尊向善之心。

白发苍苍、衣衫褴褛、补绽斑斑的喂鸽子老人和蔼慈祥地同陶柏蒙交谈,并尽己所能给鸽子喂食的善举,激起了陶柏蒙五十四年来清白无疵的自尊心,使得他及时醒悟、悬崖勒马,这样的自尊向善之心必将在未来的生活中会一直警醒着他。

(2分)②陶柏蒙有着强烈的羞耻感和责任感。

虽然陶柏蒙曾经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有过错误的选择,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客户将会因为自己的自私而陷入生活的窘境时,他内心深处强烈的羞耻感和责任感不仅驱使他在今天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会驱使他以后同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2分)③陶柏蒙身上有着那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人性美。

相对于对上流人物巧取豪夺、利欲熏心的无情揭露和鞭挞,欧·亨利在本文中对卑微的小人物充满温情,写他们的悲惨与堕落,也展示他们的自尊悔恨以及在痛苦中的相互帮
助和慰藉。

(2分)
观点二:我认为主人公虽然受到感化而及时醒悟,但将来他一旦再次陷入困境,也会为了生计“扭断”客户的脖子。

(2分)①促成陶柏蒙及时醒悟、悬崖勒马的,原来是一个诱捕鸽子得以果腹的骗子的谎言。

这使得陶柏蒙的悔悟多少有些荒诞。

当陶柏蒙发现老人的所做作为后,他那脆弱的信仰大厦必定会轰然倒塌。

(2分)②喂鸽子老人的语言和最后的动作之间形成强大的反差,展示了当时社会上不择手段追逐利益和私欲的疯狂人们,而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陶柏蒙既然有过一次邪恶之念,就说明他心底也有这样的私欲,只要时机合适就会付诸行动。

(2分)③促使人们放弃恶念追求尊严的外部原因如果不是美好与善良,仅靠偶然的灵魂发现,会使整个社会缺乏向善向美的原动力。

生存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会感到悲凉和无助。

而陶柏蒙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悲凉和无助感如影随形,这就意味着他随时有可能为了自己的生计而“扭断”客户的脖子。

(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D 10.A 11.D
12. C (“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的意思;“束之高阁”偏重在“不用”;“置之不理”偏重在“不理”。

“终南捷径”指达到目的地最便捷的途径;“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

“安之若素”和“随遇而安”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不同点:“安之若素”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随遇而安”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13. C (A 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帖子”; B 语序不当,应将“一个”放在“唯一”的后面;D重复赘余,应删去“多”。


14.【答案】图标由五棵树形、“中国植树节”和日期构成。

“五棵树”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而且三棵树是“森”,两棵树是“林”,可会意为“森林”。

整体表示着绿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