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在血透室医院感染质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对血透室患者给予PDCA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
方法:
本院血透室于2018年6月执行PDCA管理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随机
选取67例为观察组,给予普通管理,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随机选取67例为观察组,给予PDCA管理,对比两组质控效果。
结果:经本文研究,对照组刺
伤2例(3.0%),渗血3例(4.5%),皮下血肿2例(3.0%),内瘘感染1例(1.5%)。
观察组渗血1例(1.5%),无刺伤、皮下血肿、内瘘感染0例(0%)。
对照组总满意度56例(83.6%)。
观察组总满意度65例(97.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医院血透室采取PDCA法控制医院感染,可
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可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关键词:PDCA;血透室;感染质控血透室透析患者多病
情严重,免疫力低下,经过多次侵入性操作,导致医院感染风险高,感染的发生
会对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PDCA管理法是一种
新型质控方法,通过预测问题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再执行行动计划,对结果进
行评估,若未达到目标重复进行管理,可有效改善质控效果。
为研究PDCA循环
方法,本文于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34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134例为样本,对照组67例,性别:男/女
=50/17,年龄(46.94±4.47)岁。
观察组67例,性别:男/女=51/16,年龄
(47.20±4.99)岁。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普通
管理,定期给血透室消毒,仔细穿刺患者,全程保持无菌操作。
观察组采取PDCA管理法,具体内容为:(1)计划(P):调查血透室1年内感染患者,确
定感染原因,可以总结为:①透析室原因,由于透析室卫生情况造成医院感染,医疗垃圾未及时清理,卫生设施存在细菌、病原体等[1]。
②护理人员原因,由
于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缺乏,手部卫生依从性较低,造成医院感染。
③患者原因,由于患者病情严重,依从性较差,且防范意识较弱,自身营养状况不良,导
致认知水平较低。
④科室管理原因,由于血透室职业防护不健全,缺少制度约束等造成[2]。
(2)执行(D):①加强环境管理,在血透室分区,严格规范清洁
区和污染区,设置患者专用通道,保证患者所处区域清洁。
注意对血透室空气消毒,完善血透室卫生制度,明确医护人员消毒方法,并定期组织培训,保证血透
室卫生质量达到要求。
②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感染控制培训,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学习预防感染护理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素养[3]。
严格管理医护人
员手部卫生,在治疗区安装吸收设备,配置消毒液、感应水龙头等,提高医护人
员依从性。
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要及时处理,并填写登记表[4]。
③健康宣教,要定期向患者普及感染控制知识,要求患者保持个人卫生,进行手臂消毒,提高患者依从性。
④建立血透室管理规章,严格执行国家医疗物品使用制度,使用物品前检查包装完好性和清洁效果。
完成透析后按规章消毒透析机,
若动脉传感器保护罩出现渗透,需要加强消毒处理。
(3)检查(C):组建PDCA小组巡检血透室,及时提出不达标的地方,每月召开总结会议,提出整改
方案。
(4)处理(A):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整改对策,循序渐进循环管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透不良事件对比观察组渗血1例(1.5%),无刺伤、皮下血肿、内瘘感染0例(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1: 3 讨论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较高感染风险,大多数透析治疗患者存在免疫力
低的问题,更容易产生感染。
发生感染后会影响血液透析效果,造成患者生存质
量受到影响。
PDCA管理法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步骤循环执行,
严格管理血透室的感染风险,快速解决问题,消除问题,预防感染事件的发生[5]。
血透室易引发感染的原因包括护理人员、血透室管理、患者自身以及血透室环境
四个方面,加强感染风险控制,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通过PDCA管理,可有效减
少血透不良事件,提高患者血透安全性。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刺伤2例(3.0%),渗血3例(4.5%),皮下血肿2例(3.0%),内瘘感染1例(1.5%)。
观察组渗
血1例(1.5%),无刺伤、皮下血肿、内瘘感染0例(0%),与对照组对比,差
异显著(P<0.05)。
可见观察组不良事件显著减少,为改善临床疗效奠定良好的
基础。
同时对照组总满意度56例(83.6%)。
观察组总满意度65例(97.0%),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证实加强感染控制,可提高护理质量,提
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透室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医院血透室采取PDCA法控
制医院感染,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可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虹,余萍.环节质量控制在血
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5):133-136. [2]花
红燕.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评价[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3):572-573. [3]徐小玲.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1):100+106. [4]张永蓉.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
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7):2659-2660. [5]何
丽娟,周亚萍.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
志,2017,25(11):53-54. 作者简介:宋艳芳,女,本科,1988年5月生,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