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论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龄期,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追肥处理,比如尿素、硅肥、锌
肥、钾肥等。同时,对其搁田处理,搁田程度需要根据秧苗实际情
况以及土壤具体情况而定。对拥有足够的秧苗时,秧苗叶色也比
较偏浓,长势也旺盛,具有高肥力的田地需要重搁处理,避免人
立下陷现象发生。反之需要轻搁处理,对其进行软搁,使田中泥
处于紧皮状态,田边裂缝为细缝,叶色褪淡即可。适时灌溉,在水
6.4.6 蚜虫 蚜虫虽然个体较小,但是繁殖速度却非常快,常常在豇豆叶 片上密集分布刺吸汁液,并将大量的蜜露排出,吸引蚂蚁过来取 食,增加霉菌感染几率,阻碍叶片正常光合作用,并会传播很多 疾病,需要尽早进行防治,可运用 1500 倍液 10%的吡虫啉喷施 防治,也可运用 1000 倍液 5%除虫菊素乳液喷施防治,交替应 用,每 7 天喷施 1 次,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6.4.7 红蜘蛛(叶螨) 害虫幼虫与成虫分布于豇豆叶片背部吸食汁液,在受害部 位形成很多灰白色小点,之后扩展成斑状,严重影响植株健康生 长。可运用 3000 倍液的甲阿维乳油以及 3000 倍液阿锡螨喷雾 防治,还可利用 3000 倍液阿维菌素喷施防治,每 7 天喷施 1 次, 连用 3 次。 6.4.8 豇豆豆荚螟 主要蛀食豇豆豆荚,并留下很多蛀孔,排出粪便,对豇豆的 品质造成很大影响。防治过程当中可运用 1500 倍液氯氰菊酯乳 油喷施防治,也可运 1000 倍液 5%氯虫苯甲酰胺喷施防治,交替 应用,间隔 7 天喷施 1 次。 7 采收 豇豆定植后 50 天左右便可采收,通常于开花前 12 天左右 已经进入商品成熟期,此后便可陆续采收。高品质的豆荚色泽鲜 亮、饱满、均匀一致,没有出现“鼓豆”现象。提前采会对豇豆产量 造成一定影响,而采收时间较晚,豇豆大多老化,影响口感,所以 需要做到及时采收。 总之,豇豆栽培过程中的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 理等都会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对豇豆栽培的各个 环节进行加强管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治豇豆病虫害防 治,才能创造利于豇豆生长的条件,促进豇豆丰产丰收,推动豇 豆种植产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发,吴学步,符晓玲.海南豇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农 业科技通讯,2019,(11):147-148. [2]宋晓科,鲁艳华.豇豆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19(5):24-25. [3] 戚 志 强 ,牛 玉 ,刘 昭 华 ,等 . 豇 豆 无 土 栽 培 技 术 [J]. 北 方 园 艺 , 2018,(22):52-53. [4]李培军,冉金.北方地区秋豇豆栽培形式与栽培技术[J].蔬菜, 2020(04):32-33. [5]郭利.豇豆早春双膜覆盖春提早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专 刊,2019,(01):23-23.
[1]
况来满足栽培精准栽培计划,从而保障水稻的生产量以及质量 。 同时也需要考察种植区域环境,比如地质条件、水源分布、气候 条件、经济条件等,促使水稻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 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进一步保障水稻产品的安全稳定性,降低农药残留 以及经济成本,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
2 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秧,适时移栽 5 月 15~25 日之间是南粳系列水稻的最佳播种期,对其实 施分期播种,并对秧盘播种量进行管控以及培育壮秧标准化,一 般需要在 6 月 22 日前完成秧苗移栽工作。
2.2 精细整地,提高移栽质量 为保证机插秧高产稳产,需要平整土地。土地不平时,容易 出现高地缺水,难以发棵的现象,低洼处出现淹苗、死苗的现象, 所以就会容易导致机插秧出现断垄、浮秧等情况,造成基本苗出
栽培技术
6.2 物理防治 运用粘虫板诱杀害虫,根据地块种植面积大小,合理悬挂黄 色、蓝色粘虫板,来达到诱杀害虫的效果,当粘虫板被害虫沾满 之后及时更换。同时,设置防虫网来有效阻隔害虫,减少害虫带来 的危害。并可设置杀虫灯,运用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飞蛾与害虫。 6.3 生物防治 可选择 Bt、农用链霉素等生物药剂加强防治。 6.4 化学防治 6.4.1 豇豆细菌性疫病 这种病害对豇豆的叶片、蔓与种子危害较大。叶片遭受侵害 之后,在病患部位出现小的水浸状斑点,之后病害不断扩大形成 不规则状的病斑,颜色为红褐色。如果田间湿度较大,在病斑部 位还会出现菌脓,逐渐扩大的病斑形成片状,严重影响叶片的健 康生长,导致其变黄脱落。病害发生早期,可运用 4000 倍液 72%的 农用链霉素喷施防治,也可运用 4000 倍液的新植霉素来喷施防 治,喷药间隔期为 7 天,持续应用 3 次就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6.4.2 豇豆根腐病 田间湿度较大时,需要及时排水,发现病残株体全面清理, 并拔除病株,运用石灰进行消毒。药剂防治方面可运用 500 倍液 50%的多菌灵喷施防治,也可运用 1000 倍液 70%的敌克松喷施 防治,每 7 天喷施 1 次。还可选择 500 倍液 80%多·福·福锌对病 害植株进行灌根处理,结合病情发展情况,间隔 7 天再灌 1 次。 6.4.3 豇豆枯萎病 该病发生后,植株根系生长不良,同时在根部皮层可出现腐 烂,新根量少。开花结荚期,遭受病害的植株发生萎蔫,但早晚能 够恢复,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植株枯死。植株下部的叶片首先 变黄,之后蔓延向上,病害较重时常常导致全株死亡。防治过程 当中,应当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施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 主。当田间出现病株时,及时拔除,喷施 1000 倍液嗯 50%的扑海 因或者 500 倍液 10%的多抗霉素,每 7 天喷施 1 次,持续应用 3 次即可。 6.4.4 豇豆锈病 这种病害对豇豆的叶片危害较大,病害发生较重时还会对 豇豆的茎、蔓、荚造成危害,叶片感染此类病害之后,在病患部位 出现一些小黄斑,并伴有明显褪绿,之后病患部位中央出现凸 起,形成圆形的黄褐色疱斑,有黄色的晕圈分布于周围,之后表 皮出现破裂,散发出一些红褐色的粉末。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进入后期阶段,锈褐色的病斑将叶片布满,叶片变黄脱落,豇豆 茎、蔓感染这种病害之后,与叶片出现类似的症状。在防治该病 过程中,病害发生之前,运用 2000 倍液 25%嘧菌酯悬浮剂喷施 防治,也可运用 500 倍液 50%的多菌灵喷施防治,每 7 天喷施 1 次,持续应用 3 次即可。 6.4.5 豇豆煤霉病 发生早期病害发生早期,在叶片上出现很多小的斑点,有的
稻孕穗期、抽穗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对其灌溉水,并浅湿交
替灌溉。在长穗期间时,田地需要保持湿润,浅水深度在 2~3cm,水
干后四天左右再对其进行重复灌水,保证土壤板实不软浮即可。
3.3 追施肥料
需要根据水稻实际情况对其追加肥料,保持多种元素适当
比例,促使其正常生长。一般秧苗前期也可以对其施用基肥,但
[2]
现不足现象,最后影响有效穗数,影响水稻生产量 。 2.3 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采用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技术培育适龄机插壮秧。稀播匀
播、软 (硬) 盘全旱式育秧。机插密度上,以行距 30cm,株距 13.0~11.7cm,亩栽 1.7~1.8 万穴,基本苗 6 万为宜。机插秧后,采 用浅水湿润灌溉法,水深不超过 5cm,并适当露田(阴天或晚上露 田 2~3 次) 促扎根活棵长粗,而后浅水灌溉,达到够苗 70% ~80%时脱水搁田,以进行多次轻搁为主,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有利于气体交换和释放有害气体。
苗侧附近,秧苗返青后肥料很快被吸收,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
施肥肥料集中,肥料浓度高,微生物获取少,脱氮率低,水稻秧苗
吸收利用率高,侧深施肥的水稻,低位分蘖发生明显增多,有效
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提早,肥料利用率提高,肥料流失减
少,施肥总量可减少 20%左右。针对茎数明显不足的田地,需要
对其实施部分迟播、迟栽,依据“时到不等苗”,已经达到临界叶
稻田亩用 N、P20、K 扣量分别为 18、8、10kg,其中氮肥中基
蘖肥:穗肥为 5∶5。采用的行距 30cm,株距 11cm。每亩栽足 2 万
穴,亩基本苗 8 万。机械插秧时同步侧深施肥,亩施缓释复混肥
(N∶P 0 ∶K 0=30∶25∶15)30kg,机械插秧深度 2cm 左右,侧深
25
2
施肥深度 4.5~5cm。肥料距稻根侧向距离 3.5cm。由于施肥位置在
为赤红色,有的为紫褐色,之后逐渐扩展形成病斑,多为多角形 或者近圆形,病害发生后期如果湿度较大,会有灰黑色的霉层遍 布叶片背面病斑处,病情较重时导致叶片枯萎脱落,对豇豆的产 量及其品质影响极大。病害发生期运用 700 倍液 80%的多·福· 福锌喷施防治,间隔 7 天施 1 次,持续应用 3 次即可。
38 种子世界 2022·0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栽培技术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配套管理技术推广应用
王东海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11500
摘 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配套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稻田综合效益,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 展。本文详细阐述了适宜六合区栽种的水稻优质品种、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及经济效 益分析等方面内容。本文高质高效栽培配套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六合区及相近地区水稻的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2.4 重视穗期病虫防控 由于穗期是发生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比如稻瘟病、纹枯病 等,往往容易降低水稻的生产量,尤其是南粳 9108 具有较低的 抗性,特别是对稻瘟病、纹枯病。穗颈瘟在适宜气候条件下就会 流行。在穗期防控病虫时,需要对其适当施加肥水,并结合药物 防治来保障水稻的生产量以及质量。 3 水肥管理技术 3.1 水分管理 3.1.1 寸水活棵,秧苗移栽完成后,需要对田地灌水,通过浅 水来促进活棵,浅水深度一般在秧苗高度 1/2 为最佳。避免中午 过高温度将秧苗灼烧,2~3 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间歇灌 溉,并及时排水来达到晾田的目的,避免长时间处于深水区域。 3.1.2 浅水促蘖,秧苗活棵后,需要经常以浅水灌溉,水深不 宜超过 3cm,田间水自然干枯后,需要对其进行再灌水。 3.1.3 适时搁田,依照“苗到不等时”原则,当达到预期
1 优质品种的选择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首先需要选择优质品种。在种植水 稻时,可以选择优质水稻品种,比如南粳 5055、南粳 9108、南粳 3908、宁香粳 9 号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研发水稻品种方 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已经研发出了许多抗病虫害能力 较强的水稻品种,能够实现理想的种植效果。在选择水稻品种 时,不仅需要考虑其抗病虫害能力,也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情
此时水稻需肥量比较少,可以适当降低相应比例。一般氮肥 20%
~30%以及磷肥、钾肥各 50%,作为基肥。移栽后 2~3 叶龄施分
蘖肥,可根据实际对其施加肥料。对水稻施加穗肥时,一般占取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09 种子世界 39
栽培技术
80%~90%穗数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自然断水晾田。
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软搁田,使田地更加沉实,也需要提高土
[3]
壤透气性,促使根叶活力能够得到有效增强 。
3.2 推广侧深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
关键词: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六合区地处南京市北大门,全区面积 1485.5 平方公里,耕地 面积 88.2 万亩。水稻面积约 52 万亩。田块平整,沟渠配套,交通 便利。六合地区的粳稻以早熟晚粳为主,迟熟中粳为辅,主要品 种有:南粳 5055、南粳 9108、南粳 3908、宁香粳 9 号等。籼稻是两 系杂交中籼稻品种主要有:两优 688、深两优 862、徽两优 898、徽 两优香丝苗等品种。自 2017 年以来,作者通过水稻新品种综合 性测试工作,累计对 45 个水稻品种进行测试,掌握品种的抗病、 抗倒、抗寒、耐高温等抗性水平,对每一个品种在我区种植的安 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为我区籼稻、粳稻品种合理搭配,优质水稻 产业布局提供品种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