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综合检测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1分)(2023•青岛)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

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2.(1分)(2022秋•斗门区期末)七年级将举办一场研学之旅,去探寻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其中最真实的史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化石遗存
3.(1分)(2023秋•中山市期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下列材料中,有关北京人最具证据价值的是()
A.北京人复原头像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北京人石器素描画D.北京人狩猎想象图
4.(1分)(2023秋•南开区期中)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

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这其中不包括的是()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5.(1分)(2023秋•桥西区期中)历史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如表是同学们拟定的调查报告的标题。

据此判断这次实践调查的关注点是()
•周口店遗址地质灾害区抢险报告
•山顶洞人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观察
•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模型展览
A.考古研究B.文物保护C.旅游规划D.科技展览
6.(1分)(2023秋•桥西区期中)2023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小小考古学家”特色活动,邀请学生对
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文物进行模拟发掘。

这场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仿制文物是()A.头盖骨化石B.打制石器
C.穿孔骨针D.骨耜
7.(1分)(2023秋•沙洋县期中)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你不会见到()A.使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
B.田地里种满粟
C.饲养猪狗等家畜
D.住在干栏式房子里
8.(1分)(2023秋•和平区校级期中)粟,古农书中称之为粱,糯性,后来人们把其中一种比较细的粱叫做粟。

以下远古先民中种植粟的是()
A.半坡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元谋人
9.(1分)(2023秋•潍城区期中)郭沫若在描述某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时写到“彩陶精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与该状况相符合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0.(1分)(2023•恩施州)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如图三个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A.人类的起源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的传说D.早期国家产生
11.(1分)(2023•苏州模拟)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

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

如图所示是考古发现的部分彩陶图片及其发掘地,由此可以说明()
A.彩陶烧制技术出现在我国打制石器时期
B.史前时期小农经济得到充足发展
C.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影响
D.中原地区的阶级分化已比较明显
12.(1分)(2023秋•双阳区校级期中)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虫兽较多,考古学者在此地发现了最具代表性的河姆渡遗址,该地居民的房屋样式应是()
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B.干栏式建筑
C.洞穴D.窑洞
13.(1分)(2023秋•中山市期中)良渚遗址权贵墓葬中,随葬品有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

这说明,当时()
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
14.(1分)(2023秋•衡山县期中)如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15.(1分)(2023秋•潍城区期中)中国良渚古城考古出土了同时期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多组高等级建筑,墓葬群出土随葬品的差异也说明当时社会阶层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这表明5000年前的中国()A.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C.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16.(1分)(2023秋•杭锦后旗期中)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与黄河水患进行了10多年的斗争,“三过家门而不入”是()
A.炎黄大战蚩尤B.黄帝发明舟船
C.神农尝百草D.大禹治水
17.(1分)(2023•常德)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

其原因是()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18.(1分)(2023•涡阳县校级模拟)“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这段材料出自《山海经》,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B.盘古开天辟地
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
19.(1分)(2023•莱西市二模)一组打卡山西夏县西阴村。

这里长期流传着“先蚕娘娘”的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

一天在桑树下烧水,蚕茧落锅里,螺祖用树枝去捞,没想到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她尝试用这种丝线代替植物编织,就此发明了缫丝织绸。

”2019年考古学者在该村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蚕蛹。

据此可知()
A.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B.考古发掘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C.传说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D.考古发掘也需要依赖于传说印证
20.(1分)(2023秋•潍城区期中)如图所示对联赞誉的人物是()
倡农耕粒我烝民功垂万代
尝百草以疗庶疾利在千秋
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21.(7分)(2023秋•新郑市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材料三5日上午,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今年的公祭典礼以“寻根祭祖黄帝陵,勠力同心创伟业”为主题,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创伟业的美好愿景,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

——摘编自《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1)材料一图片所示的是复原的两处我国远古居民聚落的房屋,它们各是什么样式的房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不同的最大因素。

(2)材料二中禹治水的方法是什么?从他的治水事迹中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3)据材料三,指出公祭轩辕黄帝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22.(8分)(2023秋•广饶县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材料二“尧知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2)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材料三
(3)观察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所房屋的主人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写出房屋类型不同分别种植什么农作物?
材料四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3.(8分)(2023秋•信阳期中)为探究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某校举行了“远古祖先的拜访”为主题的研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

……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

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材料三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房屋结构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3)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的原因。

24.(7分)(2023秋•沛县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古人类遗址。

材料二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

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锤、雕刻器等。

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什么?它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