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线路典型设计(架空线部分)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有:
1.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1.2《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
1.3《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1.4《环型混凝土电杆》GB396-1994
1.5《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
1.6《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
1.7《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1.8《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
1.9《广东省广电集团公司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导则》
2.图集内容
2.1杆塔图
2.2机电图
2.3部件图
2.4铁塔基础图
2.5铁塔加工图
3.气象条件
3.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
3.1.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见表一:
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组合表(表一)
地区类别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地区
工况名称气温°C 风速m/s 冰厚mm 气温°C 风速m/s 冰厚mm 最高气温40 0 0 40 0 0
最低气温0 0 0 0 0 0
最大风速20 30 0 20 35 0 大气过电压(有风)15 15 0 15 15 0
大气过电压(无风)15 0 0 15 0 0 内部过电压15 18 0 15 18 0
安装情况 5 10 0 5 10 0
年平均气温20 0 0 20 0 0
事故情况 5 0 0 5 0 0 雷电日(日/年)50~100 50~100
3.1.2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气象条件的确定应注意以下情况:如果沿海及跨海峡地区风速超过35m/s,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
3.2广东省山区气象条件
3.2.1广东省山区分为Ⅰ、Ⅱ类气象区,气象条件见表二:
山区气象条件组合表(表二)
地区类别第Ⅰ气象区第Ⅱ气象区
工况名称气温°风速m/s C冰厚mm 气温°C 风速m/s 冰厚mm
最高气温40 0 0 40 0 0
最低气温-10 0 0 -10 0 0
最大风速-5 25 0 -5 25 0
覆冰-5 5 5 -5 10 10 外部过电压15 10 0 15 10 0
内部过电压15 15 0 15 15 0
安装情况-5 10 0 -5 10 0
年平均气温20 0 0 20 0 0
事故情况 5 0 0 5 0 0 雷电日(日/年)50~100 50~100
3.2.2山区气象条件的确定还应注意以下情况:
山区覆冰超过10mm、风速超过25m/s的特殊情况,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
对于当
地不同的气象条件,可分别以最大风速和覆冰厚度相对应,选出大致相当的气象条件。
对于相差较大的气象条件,可参照以下定值:
a)电杆强度计算大致以aCdL
p
V2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
其中:a----风速不均匀档距折减系数,取值为:1.0(V<20m/s),0.85(20m/s≤V<30m/s),
0.75(30m/s≤V<35m/s),0.7(V≥35m/s);
c----导线风载体型系数,取值为:1.2(d<0.017m),1.1(d≥0.017m);
d----导线外径或覆冰的计算外径,单位为m;
L
p
----水平档距,单位为m;
V----计算风速,m/s;
b)横担强度计算大致以γ
3AL
V
为定值进行参照计算。
其中:γ
3
----导线自重加最大覆冰重的比载,N/(m.mm2);
A----导线截面面积,单位为mm2;
L
V
----垂直档距,单位为m。
c)城区设计风速按《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d)山区风速可按不高于25m/s考虑。
4.架空线路
4.1导线的选择
导线一般应选用钢芯铝绞线。
主干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结合各地10kV配电网的发展规划,主要采用LGJ-150/20、LGJ-185/25、LGJ-240/30等几种;分支线导线截面按安全载流量和电压降选择,主要有LGJ-50/8、LGJ-70/10、LGJ-95/15、LGJ-120/20等几种。
4.2导线的安全系数
4.2.1广东省角钢组装塔、砼杆及钢管杆安装导线的安全系数见表三:
导线的安全系数取值表(表三)
导线型号K值备注
LGJ-50/8 4.0
LGJ-70/10 4.0
LGJ-95/15 4.0
LGJ-120/20 5.0~6.0
LGJ-150/20 5.0~6.0
LGJ-185/25 5.0~6.0
LGJ-240/30 5.0~6.0
4.2.2如果导线的平均运行应力上限超过导线拉断力的22%,要考虑防振措施。
4.3导线的排列
单回路导线采用三角形及垂直排列两种方式,多回路采用垂直排列方式。
铁塔部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双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800mm,四回路铁塔不同相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为1000~1600mm。
直线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基本为800mm,单回路耐张砼杆垂直排列横担间距离为1000mm。
4.4档距及线间距离
4.4.1档距
城镇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40~50米,郊区及农村地区配电线路的档距一般取60~100米,高差较大的地区取60~200米,线路耐张段长度不宜大于1千米。
市区及县城的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控制在3千米以内,近郊地区控制在 5千米以内。
4.4.2线间距离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详见表四:
10kV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表四)
档距(m)40及以下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线间距离(m) 0.6 0.65 0.70 0.75 0.85 0.9 1.0 1.05 1.15 对于表四,应注意以下几点:
a)表中所列数值适用于导线的各种排列方式。
b)为满足变电所出口短路时的要求,在变电所的出口处的终端杆塔线间距离一般增加到
0.85m。
c)当变电所出口短路容量较大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d)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m,距下排主干线横担为0.6m。
4.5杆塔
杆塔有铁塔、砼杆及钢管杆三种。
4.5.1 本典设铁塔采用角钢螺栓组装塔,若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也可采用焊接塔。
焊接塔部分详见《广东省10kV配网工程典型设计架空线路(裸导线)焊接塔部分》。
角钢螺栓组装铁塔按导线截面分两个系列:LGJ120mm2-LGJ150mm2为小导线系列,LGJ185mm2-LGJ240mm2为大导线系列。
双回路直线塔呼称高为9.6米、11.1米、12.6米;四回路直线塔呼称高为10.5米、13.5米、16.5米;双回、四回转角铁塔呼称高为10.5米、13.5米、16.5米;双回路单分歧铁塔呼称高为10.5、13.5米、16.5米;双回路双分歧铁塔呼称高为10.3、13.3米、16.3米;单、双回单边挂线铁塔称高为10.5米、13.5米、16.5米;六回路直线塔呼称高为12.3米、16.3米,六回路铁塔一般不宜采用。
铁塔钢材选用Q235及Q345两种,铁塔加工后需热镀锌防腐,所有铁塔均按沿海气象条件设计,经验算可适用于珠三角及山区Ⅰ、Ⅱ类气象条件。
4.5.2砼杆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及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其强度安全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8和1.7,砼杆稍径采用190mm(必要时也可采用230mm),砼杆全高分12米、15米、18米三种,锥度为1/75,横担有瓷横担及角钢担两种,所有铁件均采用Q235钢材,加工后需热镀锌防腐。
连续的直线砼杆线路,每五基宜打一组防风拉线,无条件打拉线的砼杆应按经济合理的原则选用铁塔。
4.5.3钢管杆主要用于不能打拉线的多回路、大转角且路径受限制的城市配电主干线,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本典设钢管杆适用于LGJ-240/30导线双回、四回路转角(30°~90°),呼称高采用10米、11米、13米三种。
4.6金具、绝缘子、防雷及接地
4.6.1金具
配电线路采用的金具应符合DL/T-756~759-2001国家标准中的金具产品,使用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
4.6.2绝缘子
配电线路采用的绝缘子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本设计直线杆采用的绝缘子有瓷横担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及悬式绝缘子串(用于四回路直线塔)。
耐张杆采用悬式绝缘子串,悬式绝缘子串有普通型(XP-70)及耐污型(XWP
2
-70)两种。
防污型绝缘子的选用应根据广东省污区分布图确定,针式绝缘子一般采用P-20T,瓷横担绝缘子一般采用SQ-210,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市区中的配电线路为提高其抵御污闪事故能力,可适当增加泄漏距离或采用防污型绝缘子。
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瓷横担绝缘子3.0,悬式绝缘子2.7,针式绝缘子2.5。
4.6.3 防雷与接地
10kV线路钢管杆、铁塔均设接地装置,居民区、交叉跨越及变电站出线段的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接地体与铁塔接地孔或砼杆横担连接。
接地体采用以水平敷设为主,垂直敷设为辅,水平接地体采用φ12圆钢,接地引上线采用φ16热镀锌圆钢,垂直接地体采用L50×5角钢,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小于表六中规定的数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
线路与高压电力线、低压电力线或其他弱电线路交叉时,应按《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30-1997)的要求接地;在居民区应按《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的要求接地。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最大阻值(表五)
土壤电阻率ρ
(Ω·m)
ρ≤100及以下100<ρ≤500 500<ρ≤1000 1000<ρ≤2000 ρ>2000 工频接地电阻
(Ω)
10 15 20 25 30
如土壤电阻率较高,接地电阻很难降到30Ω,可采用6~8根总长不超过500m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限制;或采用降阻剂降低接地电阻。
保护配电柱上断路器及负荷开关处须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设备外壳相连,其接地电阻要求不应大于10欧姆。
4.7拉线及基础
4.7.1拉线
拉线采用GJ型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应大于2.0,最小截面山区不得小于25mm2,珠三角及沿海地区不得小于50mm2。
拉线棒直径不应小于16mm,严重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不应小于18mm,具体应计算后确定,拉线棒加工后应热镀锌防腐。
4.7.2基础
a)铁塔具体基础型式一般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经计算后配置。
本设计角钢螺栓组装铁塔的基础一般采用现浇阶梯式混凝土基础,适用于一般粘性土,土容重为16kN/ m3,上拔角为15°,地耐力为150kN/ m2,基础埋深在原土层;淤泥层较厚的基础宜采用打松木桩或采用灌注桩基础。
b)砼杆的底盘、卡盘、拉线盘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其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20。
砼杆的埋设深度,应进行倾覆稳定验算。
单回电杆埋设深度宜采用下表数值:
砼杆埋深表(表六)
砼杆全高(m)12 15 18 埋深(m)1.9 2.3 2.6~3.0
注:遇有淤泥、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电杆的底盘、卡盘,可在工程设计中自行选择。
c)砼杆基础的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1.5;耐张杆:1.8;转角终端杆:2.0,砼杆回填土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
d)钢管塔的基础可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其他类型的基础。
4.8分段分支开关安装
配电线路主干线应装设分段开关,较大的支线宜装分支开关,以方便运行及检修,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本设计提供了砼杆及铁塔线路分段、分支开关的安装方式,仅供参考,各地也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自行设计。
5.其他说明
考虑到部件图和铁塔加工图部分图纸较多,且图幅大小不一,故本《典设》不提供部件图和铁塔加工图纸的文字版,我们仅在光盘中提供图纸文件的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