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铁铜沟金矿预查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安县铁铜沟金矿预查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镇安县铁铜沟金矿预查区在区域上属于扬子沉积区南秦岭分区,镇安——板岩镇断裂从预查区西南角通过,预查区周边已知矿床较多,为区域金矿成矿带,区内已发现多处矿点,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标签:镇安铁铜沟;地球化学特征;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概况
预查区在区域上属杨子沉积区南秦岭分区风县~镇安地层小区,也是传统划分的中带泥盆。

预查区主要分布在镇安~银花小区内。

主要出露地层有: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上泥盆统九里坪组、下石炭统袁家沟组,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油房坪组。

由于古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不同期次构造活动的强弱不同,导致区内古生界各沉积小区在沉积特征、生物种类、变质程度和建造旋回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预查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中北部,属南秦岭冒地槽建造类型,它是在中晚元古代火山岩系裂谷构造基底上发育起来,经历了加里东期以来各构造期的发展演化阶段,于印支运动中褶皱造山。

岩石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由于各期构造运动的特点不同,形成了一系列的褶皱与断裂构造,造就了本区复杂的构造景观。

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向北西偏转。

控制预查区地层的主体构造为风镇~山阳大断裂及其次级的三官庙~鱼洞峡大断裂、镇安~板岩镇断裂、以及两大断裂带之间的云镇~柴家庄褶皱束。

区域上岩浆活动不发育,仅在预查区北部风镇~山阳大断裂两侧有少量侵入岩、脉岩及与侵入活动有关的侵入角砾岩、爆破角砾岩产出。

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角闪闪长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序列,该序列包括角闪闪长岩和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两个单元,后者出露于前者内部,两者界限不甚清楚,反映出岩浆源由中性~酸性的演化过程,其形成时代大致为加里东早期,与区内成矿无关。

另一类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序列,两个单元同时侵入于印支晚期~燕山晚期,矿化蚀变特征基本一致,岩石具有较普遍的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接触带常具有较强的矽卡岩化,并伴有硅化、绿帘石化及碳酸盐化,铜、钼矿化,是区域铜钼矿床的重要类型。

预查区周边已发现了以二台子金矿、太白庙一带金矿床、双庙金矿及铁铜沟菱铁矿等为典型矿床为代表的矿床,形成了以金、银、铁为优势矿种的矿化集中区。

2 预查区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土壤测量成果,区内共划分16个综合异常,异常规模大,主要分布于镇安-板岩镇断裂及次级断裂上或其附近,严格受断裂带控制,走向从东向西,
由近东西向逐渐转为北西向,长度大于14km,宽度1~3km,结合本区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图,将十种元素分成:Au-Ag-As-Sb-Hg、Cu-Pb-Zn、Fe、Ba 四组,其特征如下:
2.1 Au-Ag-As-Sb-Hg
主要分布于预查区南端,沿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及次级断裂带北侧呈带状分布,走向北西西,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分带清晰,套合性好。

受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及次级断裂带控制。

2.2 Cu-Pb-Zn
主要分布于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及次级断裂带两侧,北部地层中分布面积较小,Cu元素异常面积小,大部分为点异常;Pb、Zn元素异常面积较大,但浓集中心规律性不明显。

2.3 Fe、Ba
Fe、Ba元素异常分布较凌乱,规律性不强,但总体面积较大,大部分为点异常,强度低,无浓集中心。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围岩蚀变
区内发现三条蚀变较强烈蚀变带,蚀变带基本受地层控制,赋存于上泥盆统九里坪组,带内岩石主要由板岩、千枚岩组成,蚀变范围大,长约300-1000m,宽约30-200m,蚀变主要以褐铁矿化、硅化、铁白云石化、炭化为主,带内发育揉皱及小型断层构造,已在带内发现多处矿(化)点。

3.2 矿点地质特征
矿点主要分布在镇安-板岩镇次级断裂及拖曳揉皱构造带内,产于上泥盆统九里坪组板岩及硅化粉砂岩内,矿体厚度变化大,厚度0.18-2m,受断裂构造和层位控制,呈似层状、网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石揉皱破碎强烈,延伸不稳定。

3.3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方铅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白云石等。

蚀变矿物只要为绢云母、石英。

矿石结构构造复杂,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它形晶粒状结构,显微细粒结构、包含结构、不等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

主要有星点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片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4 找矿前景分析
4.1 从土壤测量成果看,该区主要异常受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带控制,并且向东西两侧仍有延伸趋势,异常规模巨大,浓度高,Au-Ag-As-Sb-Hg 元素套合性好,是寻找金矿床有利地段。

4.2 预查区处于镇安-板岩镇断裂成矿带有利地段,区内泥盆系地层是区域上重要含矿层位,该成矿带由西向东可延伸百公里,预查区周边已知的矿床有双庙金矿、太白庙金矿、黄金美金矿、二台子金矿、金龙山金矿等金矿床,与太白庙金矿处于同一构造位置上。

4.3 预查区热液活动明显,已发现多处金矿点,金矿类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为主,成矿条件复杂,多为多期构造叠加,矿石赋存环境多变,矿石及围岩揉皱破碎、蚀变强烈,断裂及揉皱叠加部位矿化更明显,因此,预查区内有较好的成矿环境,前景较好。

4.4 预查区地形条件复杂,基岩出露较差,覆盖率极大,目前只进行了地面工作,找矿效果依然明显,结合物、化探及深部找矿工作,在预查区内发现较大矿床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郭宁宁,黎应叔.广东凡口铅锌矿矿田构造地质特征及成矿[J].矿床地质,2010.
[2]夏康利,李万生,崔江荣.陕西镇安县太白庙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陕西地质,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