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脚印(蒋桂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 课标研讨 • 教材编写 • 课改运行 • 教学管理 • 同行交流 • 课程培训 • 课题研究 • 总结提炼
注重积淀
48
• 教材编写 • 试卷命制 • 教学实践 • 考试研究
49
两点建议
• 做有准备的人 • 做有境界的人
50
51
拓展课程层面
力求“壮”,即从三个维度积极进行学科拓 展、活动拓展、研学拓展的选修课程;
校本课程层面
力求“新”,从四个模块凸显时代特征与未 来需求。
21
“三维”拓展课程
学科拓展
活动拓展
学科兴趣竞赛 大学自主招生课程 大学网络选修课程
农村专题走访 校友达人访谈 水文测量 普职融通
研学拓展
实验类研学 调查类研学 学科类研学
22
“四方”校本课程
以健全人格养成和人际 交往为目标,以公民素 质养成为内核的课程。
以探究实践和社团活动 开展为主要内容。
博爱课程 活力课程
创新课程 风景课程
以科学实验和学术研究 为主要内容。
以艺术欣赏、国际交流 为主要内容。
23
生命课程 ——
点亮智慧明灯,提高创新素养
24
以课堂塑造性格
研究课标,准确定位学习目标 研究学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研究课堂,改进教师的指导方式
成长的脚印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谈
1
• 认识 • 实践 • 建议
2
一、认识
1.字面理解
• 发展 过程、积淀、生成
• 教师专业
学科知识
教师的专业 学科
学科前沿 学科技能
学科应用
3
教师专业
职业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技能 职业道德
2.重要性
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三者之 间相互关联,而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 和学校发展的关键。
课堂教学研究专题:
有效的目标需求;有效的创新设计; 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学法指导; 有效的评价方式;有效的课型选择; …………
32
2.项目研究—— 崇文项目 整合高校资源创设的“崇文班”是南京市首个参
与中学教学改革的试点班,其宗旨是通过中学与大学 在教学、科研、实践的紧密联系和有机衔接,探索与 高校合作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模式。中科院院士 饶子和教授担任“崇文班”名誉班主任,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师大等校的院士级科学家为 “崇文班”学生主导制定培养计划,一批优秀的大学 教授、专家参与到“崇文班”教育教学中来,“崇文 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导师帮助学 生设计三年的成长规划和学习目标,让学生找到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北有“翱翔计 划”,南有“崇文探索”。
14
以课程拓宽视野
• 对“课程”关注就是对“教育”的整体关注, 或者说,“课程意识” 即“教育意识”
• 教学——课程——教育——社会
•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课程管理
15
16
南京一中的生命课路
夯实基础
突出发展
家长评价,主管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
41
南京一中教师发展与研究管理制度目录
序号
内容
1 南京一中教师理论学习杂志征订办法
3 南京一中校本教研制度
4 南京一中教研组考核方案
8 南京市第一中学见习教师转正考核办法
9 南京一中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评选条例(试行)
13 南京一中导师制模式下骨干教师拜师协议
14 南京一中导师制模式下学科带头人拜师协议
38
学生促进
• 信息时代 • 优质生源 • 学生发展 • 国际视野
39
机制保障
• 竞争机制 • 评价机制 • 激励机制
40
以评价催生梦想
遵循“轻检查、评比,重诊断、指导和激励功能”的原 则
《南京一中教研组考核方案》 《南京一中教研活动评价表》 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组长自评,组长互评,学生评价,
追求卓越
18
生命课程的整体构建
生命课程结构体系
-A-
-B-
-C-
“三基”
“三维”
“四方”
19
生命课程的整体框架
校本课程
四方 博爱课程、活力课程 风景课程、创新课程
拓展课程
三维 学科拓展 活动拓展 研学拓展
基础课程 三基
基于脑、身、心发展的国家课程
20
基础课程层面
力求“实”,即开足开齐基于健全人格、健 康身体、科学智慧的国家课程;
培养机制:
导师团队、大学中学联合培养
35
“崇文班”在探索
我站在这里,代表“崇文班”的所有任课教师和 “崇文班”项目组所有成员,代表那些不愿在周而复始 的职业生涯中懈怠了理想的教师,代表那些执着地遵循 教育本质的平凡而伟大的老师说: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开 端,这是搜寻前人的足迹并努力将道路向前延伸的探索。
平台搭建
10
• 校内 研讨会平台,即导师制研讨会、德育工作研讨会、教学工作研讨会; 论坛平台,即求真讲坛、崇文讲坛、青年班主任论坛; 展示平台,即课堂展示、校刊发表,校园网页; 读书交流平台,即学校“书吧”; 自主研修平台,组织开展“五个一”任务型活动 • 校外 省市级学科教学基地, 汉文化推广和教师培训基地、 市教研室学科中心组成员、 南京市网络培训示范课平台、 国际课程培训班、 南京一中学科特色建设工作组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 种思想。
“同课异构”—— 创新课堂设计,形成学科特色,提高教学效益; 寻求智慧碰撞,展现教师风采,实现专业成长。
30
以研究唤醒智慧
公式与规律 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小马过河 正经验,负经验)
教师专业水平=长×宽×高
(鲜明的教学特色与专业特长,知识视野及宽容的教学氛围,为人品质 及前瞻的理念和高深的学术)
教师专业途径=学习+实践+研究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孟禄:“中国从前的教育,好像站在凳上,现在的教 育好像骑在脚踏车上。” 在前进中平衡,在行动中研究 1.终身学习:积极吸纳新意识、新知识、新手段。 2.勇于实践:把研究的做出来,把做着的说出来,把说出的再研究。 3.勤于研究:从问题到课题。
31
1.课堂教学专题研究 ——基于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立足实践,引导实践,超越实践。
6
学校层面
• 源头管控 • 过程强化 • 平台搭建 • 氛围营造 • 同伴互助 • 专家引领 • 学生促进 • 机制保障
7
源头管控
• 主动出击,扩大选择面; • 设计程序,防止一言堂; • 感情留人,增强归属感; • 建言献策,提高适合度。
8
过程强化
• 入职培训 • 明确目标 • 管理跟进
9
• 师徒结对 • 教师讲坛 • 评比服务 • 多方合作 • 巧用机会
11
氛围营造
• 荣誉墙册 • 待遇倾斜 • 学术机构 • 外推评委
12
同伴互助
• 教研组织的定位 • 集体备课的组织 • 课堂教学的研究 • 课题研究的协作
13
教研文化之魂 宁静致远 海纳百川
校本教研的渠道与目标 一、以课程拓宽视野 二、以课堂塑造性格 三、以研究唤醒智慧 四、以平台开发功能 五、以评价催生梦想
4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 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陈吉宁在履新大会上发言:大学不仅是传授 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 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 因此,大学的根本不在于“大”,而在于 “学”,在于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 为基、学风为要。
5
二、实践
• 学校层面 • 个人层面
25
01 “百花奖” 赛课与评奖
02 展示课 引领与示范
03 常态课 监控与反馈
26
洗课(杨九俊) 二三十年前,我奉命带几位年青教师,一个基
本的功课就是洗课,我要求他们拿出自己的备课 笔记,先讨论哪些不应该教,哪些可以不教。我 至今仍然记得,一洗课,其中的一位女教师眼泪 就下来了,因为她备的课被洗得所剩无几了。
我们热切地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释放出自己光耀 的小宇宙,敢于质疑,务实进取,成为独立、开放,具 有批判精神与超越庸常力量的创新型人才。
——崇文班班主任:陆文新
36
理科素养课程
崇文 课程
人文素质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
以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文理综合课程特色
37
专家引领
• 讲座专家的多元化 • 学科指导的专业化 • 教师培训的课程化
27
⒈洗去过高的目标
基于标准
⒉洗去过杂的内容
核心素养
⒊洗去过偏的走向
教学主脉
⒋洗去过花的形式
策略匹配
⒌洗去过虚的议论
评价回归
28
以生为本 科学发展
——南京一中第27届课堂教学“百花奖”赛课活动
同课异构 智慧共享
——南京一中第8届课堂教学展示课
29
第8届展示课的目标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 一个苹果;
17 南京一中教研员职责
19 教研组发展五年规划
23 南京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25 南京一中课堂教学展示课规定
28 南京一中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办法的规定(审订稿)
类别 管理 管理 管理 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 教研 教研 课程 课堂教学
学术42
• 注重积淀 • 心态平和
个人层面
33
培养目标:
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
• 学生特质:博学、共进、开放、独立 • 班级定位:为高校输送高层次高水平、具有创
新素养的理科后备人才
• 培养理念: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在实验室成长 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34
• 培养策略:
创新与高考,保持平常心探索; 中学与大学,用良好习惯对接; 课内与课外,打好基础再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