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轮胎爆炸
B . 纸张剪成三角形
C . 蜡烛燃烧
D . 海水晒盐
2. (2分)(2018·宁城模拟) 自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人的热门话题。
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白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 .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 .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 . 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3. (2分)对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 ,简称P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属于低毒化合物.下列有关对二甲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对二甲苯属于有机物
B . 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C . 对二甲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
D . 一个对二甲苯分子由8个碳原子和5个氢分子构成
4.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分子运动加快
B .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 . 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D . 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
6. (2分) (2018九上·江宁月考) 金属锶用于冶金、电子、化学和蓄电池等工业,是制取各类锶合金的优质原料。
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
B . 锶的原子序数为38,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
D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Sr2+
7. (2分) (2017九下·泰州月考) 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可以表示某种酸溶液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2017·都匀模拟)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5417200
反应后的质量(g)1002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 . x为79
C . 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9.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H2O蒸汽通过浓H2SO4
B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
D 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 (2018九上·道里期末) 下图为A、B、C 种物质(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 . t1℃时,取三种物质各ag 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A,B 物质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C . 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 . 将它们t1℃时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 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只有C 为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九上·磐石期末) 在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有人携带汽油上车是发生事故原因之一。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分子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白的消防用品之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A . 鞭炮
B . 瓶装饮料
C . 书刊杂志
D . 酒精
三、流程题 (共1题;共7分)
12. (7分)(2017·吉安模拟)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________g.
(2)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前后溶液中钡元素的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11分)
13. (11分) (2018九上·东台期中)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1②2;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1(填从水中取出导管或“熄灭酒精灯”),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O2的符号表达式2若用装置C收集O2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3(填序号)。
A.装置可能漏气 B.药品用量可能不足 C.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 D.药品可能失效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1(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纯净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2。
(4)若用装置E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1,判断D装置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2
(5)已知:氨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硫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1(选填序号)收集方法是2。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14. (6分)(2018·海南)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该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用烧瓶收集二氧化碳后,按 D 装置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胶头滴管中盛有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打开止水夹,形成红色喷泉。
有同学提出疑问,该实验中二氧化碳减少是否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①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则需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________生成。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应如何证明其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________。
六、简答题 (共1题;共9分)
15. (9分)(2018·南充模拟) 自动充气气球因使用方便,无需其它充气器材而逐渐得以推广。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自动充气气球的结构如图所示,气球的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②氯化银是一种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1)探究液体包的成分:
取液体包中的少量溶液分别放于两只于试管中,在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锌粒产生气泡,另一只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则小组同学证明液体包中装的是________,写出该液体与锌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探究白色粉末成分: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一:完成下表
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的猜想错误(3)实验二:按下图的实验装置,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烧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稀盐酸,并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记录如下表:
实验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表中a= ________;V1________V2(填“>”、“<”或“=”)。
(4)【分析并得出结论】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七、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6. (5分)足量的盐酸与250g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11-1、
11-2、
11-3、
三、流程题 (共1题;共7分)
12-1、
12-2、
12-3、
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11分)
13-1、
13-2、
13-3、
13-4、
13-5、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14-1、
14-2、
14-3、
六、简答题 (共1题;共9分)
15-1、
15-2、
15-3、
15-4、
七、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