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多选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第一章概论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ABCD)(p15-p18共四种方法)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E、内省法
(在心理学研究中,内省法是最早被使用的方法,但是后来心理学放弃了这种方法,至今这种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写了《认知心理学》一书)
3、心理学之所以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方法符合(CDE)Page5
A、系统化标准
B、理论性标准
C、客观性标准
D、准确性标准
E、可检验性标准
4、心理科学具有独特的双重性,指的是与下列哪些方面有关?(AB)Page5
A、认知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E、组织心理学(属于应用领域)
(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
9、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应用领域的分支学科的是(? ABCDE)
A、咨询心理学
B、学校心理学
C、组织心理学
D、消费心理学
E、犯罪心理学
10、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变量是(? BCD)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催眠状态
E、睡眠状态
3、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他们是(?? AB)
A、指向性
B、集中性
C、随意性
D、不随意性
E、目的性
4、注意的功能有(? CDE)
A、输入功能
B、过滤功能
C、选择功能
D、维持功能
E、调节功能
药物性失眠
8、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划分为哪个层次?(CDE)
A、意识流
B、灵感
C、意识
D、无意识
E、前意识
9、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催眠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是(DE)
A、催眠是半睡眠
B、催眠是幻觉
C、催眠是追忆
D、催眠是角色扮演
E、催眠是意识分离
A、差别阈限高
B、差别阈限低
C、绝对阈限低
D、绝对阈限高人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ABC)
A、近距离感觉
B、内部感觉
C、远距离感觉
D、超感知觉
E、颜色感觉
2、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它包括(? DE)
ABCDE)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触知觉
D、嗅知觉
E、味知觉
7、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知觉可分为(? ABCD)p61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社会知觉
E、颜色知觉(属于视知觉)
8、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集中性
12、形成人的时间知觉的主要线索包括(ABC)
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B、有机体各节律性的活动
C、借助计时工具
D、客观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E、主观生活经历的多少
13、引起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属于客观刺激方面的线索有(? ABCDEF)
A、视野中的高度
B、物体有无遮挡
C、线性透视
D、纹理变化
E、光照与阴影
F、大小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怎样的编码形式储存?(D )
A、语义编码
B、视觉编码
C、情景编码
D、听觉编码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D)
A、编码能力
B、存储能力
C、提出能力
D、保持能力
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这种观点是(A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28、强调学习即个体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这种观点是(D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29、注意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这种观点是(C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30、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B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体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记忆是在头脑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
1、根据想像有无目的意图,想像可分为(CE)
A、再造想像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像
D、幻想
E、无意想像
2、发散思维的特点是(ADE )
A、独特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变通性
E、流畅性
3、概念体系的主要形式有(BCD)
A、相邻的概念
B、从属的概念
C、关联的概念
D、并列的概念
E、相反的概念
6、创造性思维具有的特征是(ABCDE)
A、敏感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E、洞察性
7、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可分为几个部分(ABC)
A、初始状态
B、目标状态
C、认知操作
D、问题情景
E、信息干扰
造技能训练
第六章
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A)
A、二因素说
B、多因素说(瑟斯顿提出的)
C、三元理论(斯腾伯格提出的)
D、多元理论
2、提出智力多因素论,并认为智力由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独立的心理学家是(C? )
多项选择题:
1、通常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下述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成分的是(? ABE)
A、观察能力
B、思维能力
C、数学能力
D、写作能力
E、记忆能力
2、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有多种属性,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做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 ABCD)
力
6、智力的个别差异主要可以表现在(ABE? )
A、智力水平差异方面
B、智力结构差异方面
C、智力性别差异方面
D、智力团队差异方面
E、智力表现差异方面
7、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它们表现为(ABC)
A、稳定发展模式
B、大器晚成模式
C、早熟早慧模式
D、智力低下模式
E、智力超常模式
8、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BC)
腾伯格看来,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它们是(? ABC)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获得成分D、想像成分E、逻辑成分
12、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提出的智力认知理论的PASS模型,它包含的三层认知系统是(?ACE )
A、注意系统
B、评估系统
C、信息加工系统
D、唤醒系统
E、计划系统
度
17、斯坦福-比内测验是一种个别施测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它主要测量的是认知领域的(? ABCD)
A、言语推理方面
B、抽象或视觉推理方面
C、数量推理方面
D、短时记忆方面
E、想像能力方面
18、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20世纪中期编制的三种智力量表的总称,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
A、斯坦福-比内测验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比内-西蒙
E、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2、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ABCD)
A、遗传因素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实践
E、文化传媒
23、高尔顿研究遗传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他研究遗传问题的主要途径是(AB)
3、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是社会交换理论,他指出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心理财富的交换。
它们是(? ABCD)
A、赞许
B、荣誉
C、地位
D、声望
E、金钱
4、指出下列正确的沟通概念(? ABCDE)
A、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B、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A、注意
B、劝说
C、调节
D、表达情感
E、保健
8、身体语言大致可分为(ABCD)
A、表征
B、说明
C、调节
D、情感表露
E、运动
9、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是(ABCDE)
A、相似性
B、互补性
C、个人品质
D、接近性
E、熟悉性
10、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的群体内部的问题是(ABC)
A、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
B、了解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
C、
个人的力量微弱E、个体的自我保护
14、克鲁物认为造成群体极化的主要原因是(ABCDE)
A、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B、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C、群体领导都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
D、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E、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15、指出个体的哪些情景下比较容易发生从众?(ABCDE)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调节功能
D、维持功能
E、综合功能
2、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BCDE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3、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感具有(ABCD )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深刻性
D、内隐性
E、标签性
4、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它们是(ABC )
A、认知层面
B、生理层面
C、表达层面
D、内部层面
E、外部层面
5、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指(ABC )
A、主观体验
B、生理唤醒
C、外部行为
D、快乐感
E、痛苦感
6、人类情绪的基本表现形态有(ABCD )
A、快乐
B、愤怒
C、恐惧
D、悲哀
E、抑郁
7、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ABC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E、兴奋
8、将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划分的主要根据是(ABCD )
A、强度
B、速度
C、紧张度
D、持续性
E、感染性
9、心境这样一种情绪状态它具有(ABC )
A、感染性
B、平稳性
C、持久性
D、兴奋性
E、抑制性
10、激情是这样一种情绪体验,它具有(ABC )
A、爆发性
B、强烈性
C、短暂性
D、伤害性
E、适应性
23、指出下列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动机是(ABC )
A、工作动机
B、交往动机
C、成就动机
D、成长动机
E、求偶动机
24、动机的功能有(ABC )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调节与维持功能
D、态度功能
E、生理功能
第八章人格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本质特征包括()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2、一个人的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系统,它主要包括的成分有()
A、知情意系统
B、心理状态系统
C、人格动力系统
D、心理特征系统
E、自我调控系统
3、心理过程可以分为()
A、认知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状态
E、个性心理
4、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
它包括()
A、意识状态
B、注意状态
C、情绪状态
D、疲劳状态
E、营养状态
5、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水平的结构。
它主要包括()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价值观
E、世界观
6、人格构成中的心理特征系统主要是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E、兴趣
A、对现实的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E、素质特征
18、人格特质学说的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施特恩
D、吉尔福特
E、爱德华
19、人格的特质理论主要有()
A、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B、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C、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
D、春秋战国时期的着名医学《内经》提出的阴阳五行说
E、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的人格类型模式
20、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
A、共性特质
B、个性特质
C、理论特质
D、文化特质
E、民族特质
2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进一步把个性特质双分为()
A、首要特质
B、中心特质
C、次要特质
D、有效特质
E、无效特质
22、请指出现代的“五因素”人格特质理论中描述的人格特质()
A、情绪稳定性
B、外向性
C、开放性
D、随和性
E、谨慎性
23、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把人格类型概括为几种模式()
A、单一型模式
B、对立型模式
C、多元型模式
D、文化型模式
E、宗教型模式
24、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A、生物遗传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家庭环境因素
D、早期童年经验
E、自然物理因素
25、一般研究者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分成()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E、道德性压力源
6、人在压力状态下的身体反应大致可分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
B、第二个阶段即抗拒
C、第三个阶段是衰竭阶段
D、第四个阶段是恢复阶段
E、第五阶段使回忆阶段
7、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了一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
A、自主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免疫系统
D、循环系统
E、呼吸系统
8、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积极的适应的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它们包括()
A、警觉
B、注意力集中
C、思维敏捷
D、精神振奋
E、力量增强
9、个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人的压力感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E、环境
10、个体从面临压力到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的阶段有()
A、冲击阶段
B、安定阶段
C、解决阶段
D、恢复阶段
E、总结阶段
11、指出正确地应对压力的常用方法()
A、了解自己
B、劳逸结合
C、加强体育
D、积极面对
E、改变不合理观念
12、人们受到挫折后会引起各种可能的反应。
主要有()
A、攻击行为
B、冷漠
C、幻想
D、否认
E、投射
13、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哪几类?()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
6、所谓有序的变化,是指变化是一层一层上升的,而且在变化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
这种有序的变化就是()
A、发展
B、进化
C、成熟
D、提高
7、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是()
A、发展心理学
B、个体发展心理学
C、民族心理学
D、老年心理学
8、指出12岁至18岁的学生处于发展的()
A、婴幼儿期
B、儿童前期
C、儿童后期
D、青少年期
9、儿童在2至3岁时是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时期?()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0、儿童在4至5岁时是开始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年龄?()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1、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体主义
12、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体主义
13、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24、哈罗的恒河猴研究中的小猴子依恋于柔软的绒布妈妈猴的现象,以及劳伦兹的小鸭印刻实验中的小动物的追随行为等,都属于()
A、依恋行为
B、亲子行为
C、学习行为
D、团结行为
25、一般情况下,父母常常鼓励男孩顽皮,多尝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要勇敢、坚强、不怕吃苦。
而对于女孩,父母常常鼓励她们文雅、听话、安静、多做家务劳动,在活动中通常要她们勤劳、踏实、可爱。
这表现了()
A、家庭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B、学校教育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C、教师群体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D、同学、同伴群体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2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丹玛克曾分析五个国家的初级课本,他发现,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却显示出共同点:即所有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传统,使男女不同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这种现象提示出:()
A、家庭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B、学校教育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D、同伴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27、魏茨曼收集了18种获奖的幼儿读物,分析后发现,男性多被描述为主动的,勇敢的、机敏的、助人的和处于领导地位的,而女性则被描述为被动的、漂亮的、讨人喜欢的,并大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3、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既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思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
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
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4、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主要课题是解决什么问题?()
A、自我同一性
B、自我意识
C、自我评价
D、自我控制
35、人生从20岁到65岁左右这一段时间,发展心理学认为是()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6、个体从18、19到45岁左右,发展心理学称其为()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7人生从45岁到65岁这一段时期,发展心理学认为是()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8、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从总体上来说,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这通常是指()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一般智力
D、超常智力
39、那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比如言语理解、常识等,这种智力非但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会增高,这指的是()
10、皮亚杰用了哪些方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对规则的认知规律()
A、观察法
B、追踪法
C、对偶故事法
D、两难故事法
E、投射法
11、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划分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E、超现实阶段
12、传统的心理学观念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包括民()
A、指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论的发展
B、指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C、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D、包括人的社会性发展
E、包括胎儿时期的发展
13、新生儿最初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的特点是()
A、形成速度很慢
B、形成以后不很稳定
C、不易分化
D、视觉为主
E、味觉为主
14、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包括()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E、思维
15、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它包括的层次有()
A、对自已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
B、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
C、对自己思维、想像活动的意识
D、对自己情绪、情感活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