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诗词味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充满诗词味道
摘要:“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诗词的诵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
但往往也是容易忽略的环节。

本文从当今传统文化的热潮谈起,依据《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声情并茂读古诗、诗情画
意画古诗、情景再现演古诗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词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吟诵;诗词味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6-128-01
《中国诗词大会》已播出四季,《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也正在热播。

随着这
些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的热播,全国上下,掀起了热爱古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的高潮。

这类节目之所以受欢迎,与别具一格的呈现方式分不开。

《中国诗词大会》题目的大众化、答题方式的多样化,百人团的设置,以及“飞花令”的生动展现,都让观众耳目一新;《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
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让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
层价值,新颖的节目呈现方式,让经典再一次得到流行。

诗词文化如此火爆,走进学校和语文课程的“古诗词”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的语
文课堂是不是充盈着古诗词的味道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是:“能初
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七至九年级
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
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育部审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部分(七至九年级)选古诗词84首,加上小学阶段的128
首,共选入古诗词212首,满足了基本的古诗学习数量。

除此之外,县教研室每学期会精选出课外古诗词40首供同学们背诵理解。

并定期组织抽查,学校积极配合。

根据抽查结果来看,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生们不仅
古诗背诵量增多,对古诗的理解也渐渐加深,积累的古诗名句越来越多。

每天清晨,行走在校园中,抑扬顿挫的古诗词背诵声萦绕耳畔,心中顿时对
学习和工作充满了诗情画意。

那么,在具体的古诗词学习中,我们又是如何践行
的呢?
一、声情并茂读古诗
古诗词承载着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古诗词还具有深邃意境,蕴含丰富情感,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
奏感和音乐美。

吟诵古诗词,特别是吟诵唐诗宋词,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是我们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提高文化品位,并
让传统文化渗透在每一位学子心中,声情并茂读古诗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一节早读,都回荡着古诗词的美读声。

有的同学经过教师指点,在阅读诗
词的过程中,像古人一样,摇头晃脑,真正沉浸在古诗词的意境之中。

就像张杰
在《经典咏流传》中唱到的那样:“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语文课上,更是少不了抑扬顿挫古诗词声音。

反复涵泳古诗词有助于唤醒沉
睡的理解,进一步领悟古诗蕴藏的丰富意味。

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我给学生留出了20分钟的吟诵时间。

学生通过自由吟诵、同桌互读、组内比赛、全班展示等不同的朗读形式,反复吟诵涵泳,读出了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更读出
了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风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诗情画意画古诗
古诗意境可以画。

宋?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
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

与文字比较,图画更直观、更形象,他将孩子潜意识中对诗歌的理解外显。

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古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在理解了诗歌大体意思
之后,让学生动笔画出这首诗的景象,尤其注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
诗中的意象。

画出来后,全班展评。

有绘画基础的同学把大漠、孤烟、长河、落
日画得恰到好处:空间阔大,层次丰富,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

最后还涂
上了颜色,使“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鲜明的色彩,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用过多地讲解,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绘制出诗歌所描绘
的景象。

让学生参与到诗中,将自己的心灵与想象融进诗歌的字里行间去。

加深
了对诗歌的理解。

三、情景再现演古诗
谁说古人的心思你别猜?谁说古人的诗词好玩却难懂?对古诗词情感的解读是
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也是学生最为难理解的地方。

学生理解了情感,自然诵读
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古代诗歌的鉴赏。

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这里包括鉴赏和品味文字、修辞之美,更包括鉴赏和品味诗中的情思、情感、情怀、情趣之美。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情景再现演古诗就成了学习古诗词的新方法。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一学习活动还是很感兴趣。

编排课本舞台剧,把教室讲台变成了舞台,参与学生数量多,学生们集思广益,
把自己的理解渗透到表演活动中。

从实际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表演的过程中,吟诵的诗句更有感情。

情景再现演古诗,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锻炼
学生的胆量,也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并能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传承着祖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
活动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极高的意义。

这样的语文课堂,空气中无不弥漫着古诗词的味道。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那么,对于中学生而言,就请从
吟诵、作画、表演古诗词开始我们的诗意生活吧!抑扬顿挫的平平仄仄声、诗情
画意的美好意境、与同学共同研究创作的情景再现表演,都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
堂充满古诗词的味道,让我们的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芳香中。

这种味道历久弥香,回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