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习第单元 第章 第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本讲复习脉络:
考纲:
工业地
域的形
成条件
与发展
特点
—
⎪
⎪
⎪
⎪
⎪
⎪
⎪
⎪考点一
工业地域的形成—
⎪
⎪
⎪考向1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考向2
工业分散的特点及影响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
⎪
⎪考向1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分析
考向2
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三
新工业区—
⎪
⎪
⎪考向1 新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考向2
我国新工业区的发展分析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 工业地域的形成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①工序上的联系:即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共用当地廉价劳动力等,如我国很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2)工业集聚: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其意义如下:
(3)工业地域
①按形成分: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②按性质分:发育程度低和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2.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分散原因
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
(2)分散影响
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地域之间的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
(3)适宜类型
①轻薄短小型产品的生产企业。
②复杂产品的生产企业。
(4)支持条件
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图文助记
1.工业集聚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由工序联系、空间联系导致工业集聚,既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又能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节省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2.运费与工业分散:
由于电子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特点,运费在产品价格中占比例小,而组装的劳动力费用高,为降低生产成本,电子产业在全球范围寻求最佳区位,致使工业发生分散。
1.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
其关系具体图解如下:
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对比
原因优点缺点
工业
集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
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
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
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
技术协作
环境污染严
重,能源资源
供应紧张
工业
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
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
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
件种类繁多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
料,占领市场,寻求最
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增加运输成
本,难以发挥
规模集聚效
应
●考向1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读某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工业园中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B.经济
C.个人偏好D.社会潮流
2.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
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
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
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
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
3.该工业园区()
①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②工业实现清洁生产,使得园区无污染物排放③制药厂原料可再生④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B 2.B 3.D[第1题,图中各企业具有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故图示工业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污染的企业布局在污染影响小的地区,如污染水源的企业,则布局在河流下游,污染大气的企业则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地带等。
第2题,炼油厂产生的废弃物硫黄,回收利用后,可用来制作硫酸,故乙为硫酸厂;火电厂产生的灰渣,可用来制作水泥,故丙为水泥厂;石膏是制板材的原料之一,故甲为板材厂。
第3题,工业园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物排放,②错;园区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往城镇),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制药厂用农产品作原料,农产品是可再生的。
]
●考向2工业分散的特点及影响
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
会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
下图示意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受益行业与公司,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多以工业分散的形式存在
B.运输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C.主要依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通信技术和手段对其影响较小
D.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只能以工业集聚的形式存在
5.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的意义有()
①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②导致交通拥堵更加严重③促进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发展④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保护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4.A 5.B[第4题,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涉及行业较多,多以工业分散的形式存在。
第5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交通拥堵没有直接的关系,可排除②。
]
解题技巧
工业分散现象的分析技巧
(1)分析工业分散的主要目的
①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
②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分析工业分散时的区位选择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常见的规律如下:
(3)分析工业分散的主要特点
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回答问题。
典型地区其他代表性地区
分布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形成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丰富的煤、铁资源
主要工业部
门A煤炭、B钢铁、机械、化工等
以钢铁等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
业分布高度集中
1.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退及整治
2.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
鲁尔区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
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
结构多样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
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
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
衡发展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
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保障便利的交通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考向1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分析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2.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解图流程】
【答案】 1.A 2.B
●考向2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3.(2015·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
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
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主要从资源、市场、交通运输条件、工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张家口位于京津的西北部,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对京津的大气产生污染,位于流经京津的河流的上游河段,易产生水污染。
第(3)题,发展钢铁工业的“利”主要从钢铁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弊”主要从发展钢铁工业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以参照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进行分析。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任答3点) (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2点)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2点) (4)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
解题技巧
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分析
(1)分析区域特征。
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
(2)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多数资源型工业基地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生产结构单一;②能源或资源面临枯竭;③环境污染严重;④用地紧张、地价高。
(3)“对症下药”提出整治措施。
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应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一般途径如下:
①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③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运输网。
④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活动,美化环境。
考点三| 新工业区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两类新工业区的比较
新工业区主导产业有的是传统工业部门,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因
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
如下表所示:典型类型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
共同点
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
位优势;④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
同
点
生产结构高新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
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周围环境
优美的地方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
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
能
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
图文助记
新工业区的“新”:
时间新——多是新技术革命后形成;地区新——多形成于没有经济区位的乡村地区;组织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1.美国高新技术工业区(硅谷)形成的条件
●考向1新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2017·洛阳模拟)美国纽约都市圈内,纽约(商业和金融)、波士顿(大学产业)、费城(重工业)、巴尔的摩(冶炼工业)、华盛顿(政治产业)等核心城市经济各具特色,错
位发展,使都市圈效率最大化。
波士顿128公路是美国最早的科技高速公路,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研发公司和机构,其经费主要来自冷战时期美国国防和航天研究。
冷战结束,个人电脑时代到来,波士顿科技产业严重衰落,“硅谷”兴起。
依据材料,完成1~2题。
1.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优势是()
A.邻近高速公路B.邻近高等院校
C.海运便利廉价D.冷战军事订货
2.“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并超过波士顿,说明哪一类因素发挥关键作用()
A.市场的变化B.优美的环境
C.科技的进步D.管理的进步
1.B 2.A[第1题,由材料可知,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领先的科技水平,故其主导区位优势应为邻近高等院校。
第2题,冷战结束后波士顿科技产业衰落,“硅谷”兴起。
冷战结束后亚洲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增加,位于美国西海岸(太平洋沿岸)的“硅谷”更接近消费市场;优美的环境、科技的进步、管理的进步并不是“硅谷”兴起的关键因素。
]
3.(2015·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
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
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下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医药谷”是高科技产业区,答题方向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包括知识技术(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发达的交通(图中交通线路密集)、洁净的环境(气候条件优越)、国家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等。
【答案】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考向2我国新工业区的发展分析
4.(2017·无锡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
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巨大。
材料二江苏吴江市横扇镇,被誉为“中国羊毛衫生产基地”,每年约有1亿件羊毛衫供应国内外市场。
该镇7 000户居民有3 500余户直接从事羊毛衫生产,拥有各类横机5万余台,从业人员近5万人。
但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各企业主要根
据订单组织生产。
生产一件羊毛衫平均获利3元,而销售一件羊毛衫则平均获利20元,很多经营者受规模限制,不得不放弃大的订单。
(1)简述促使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2)你认为吴江市横扇镇羊毛衫生产基地可以借鉴________工业区的哪些经验?
(3)请你为辽中南工业区的改造献计献策。
【解析】第(1)题,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但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出现了衰落,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调整,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题,横扇镇羊毛衫生产基地与意大利的新工业区相类似,因此可以借鉴其发展的思路。
第(3)题,分析辽中南的改造,可充分考虑该工业基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
【答案】(1)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环境污染加剧。
(2)意大利新扩大生产规模;注重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完善生产—销售—信息—服务网络;增强品牌意识,重视产品设计;加强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治理环境;吸引新兴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