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测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
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
变小
2、某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跟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
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C.当u<16cm时,该凸透镜可作放大镜使用
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
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4、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他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5、(2015•扬州)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
6、如图所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7、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B.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C.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D.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
8、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10、(2019河北省)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 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2,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 .倒影—光的折射
13、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接通电源让其发光,拿一个放大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1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15、"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
如图1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
A.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目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
17、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图甲和图丙B.图乙和图丙C.图甲和图丁D.图乙和图丁
18、(郴州中考)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
则爷爷戴的眼镜是_______透镜,奶奶戴的眼镜是_______透镜。
这两种眼镜都是在光射到上面后发生_______ (填"反射"或"折射’)而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
20、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是水滴的相当于一个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2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22、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
24、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
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cm B. 12.5cm C. 4.5cm D.10cm
25、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凸透镜到邮票的距离应
26、晓彤用两个可以套在一起拉动的硬纸筒,自制了一个简易照相机,外筒上装有凸透镜,内筒的一端蒙一块半透明纸,如图所示。
晓彤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得到的像。
若晓彤拿他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需要将内筒向(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原位置")方向移动,才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
2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所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放在______的成像规律就是照像机的工作原理;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物体等大。
28、如上右图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2013年6月6日是第十八届全国爱眼日,主题是"情系白内障患者,共享和谐新世界"。
(1)眼球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
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
(2)要科学用眼,注意用眼卫生。
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cm。
(3)矫正近视眼,要配戴近视眼镜。
近视眼镜是透镜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红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如图乙中画出A点的像点A',我们能从平面镜前不同位置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射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3)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______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
(4)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近视眼镜的镜片为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光屏远离透镜"或"蜡烛靠近透镜");
(5)小红利用该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戊所示。
在纸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纸筒N套入M中,并能前后滑动。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
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______(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青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然后将该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3)若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应将图中的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这种成像特点与(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相同。
3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点: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如图所示是医用笔形手电筒的小灯泡,它的玻璃泡前部中央厚,边缘薄,请你解释这样做的物理道理:。
34、为了提高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当众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迅速上升,一会儿窗帘就被点燃了.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5、如图10所示,汽车的前灯为什么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罩?图10
36、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 D
2、略
3、 A
【解析】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强,故A正确;
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B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C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4、 A
5、 B 解:观察图可知,物距为 20cm ,像距为 17cm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是照相机的原理.
故选B.
6、 A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如图,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u=2f,所以2f=3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物距为u=40cm﹣20cm=20cm,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7、 D
8、 B
9、 B
【解析】
试题分析: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A错误;平面镜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正确;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故C错误;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晶状体太厚,需戴凹透镜矫正,
故D错误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10、 ABC
【解析】(1)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判断物距变化时,像距及像的大小的变化;
(2)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不论实像和虚像眼睛都能直接观察;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可判断;
(4)根据远视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判断像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光屏的移动方向。
A.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知,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即蜡烛远离焦点,所成的虚像将变小,故A正确;
B.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不能看到发光体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也不能看到像,当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能看到像。
故B正确;
C.当蜡烛放在10cm处,物距u=40cm﹣10cm=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若在蜡烛和透镜间放一远视眼镜,远视眼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此时所成的像将靠近透镜,所以应向左移动光屏,故D错误。
11、 C
【解析】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图像,u=v=2f=20cm,所以f=10cm.故A错误.
B、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C正确.
D、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D错误.
12、 C
13、 C
14、 B
【解析】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即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即物距大于焦距,且逐渐变大时,像距会变小,像也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15、 B
16、 B
17、 A
18、 B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凹凸折射
20、略
21、略
22、【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23、凸透镜、大于 2 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
24、 A
25、小于 15cm
26、倒立、缩小、实远离凸透镜
27、 C d a b
28、凸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略
30、 10.0漫 B 光屏远离透镜拉长
【解析】
(1)平行光作照射到凸透镜上,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凸透镜的焦距,图甲中凸透镜的位置在10.0cm刻度处,光屏的位置在20.0cm刻度处,则焦距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延长两条折射光线相交与一点,此点即为A点的像点A',如图所示
我们能从平面镜前不同位置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屏是凹凸不平的,光射在光屏上,反射光线不再平行,属于漫反射。
(3)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看不到像,需要透过凸透镜向蜡烛的一侧观察才能看到像,所以人眼应该在图中的B处。
(4)近视眼成的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需要用凹透镜将光发散一下再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透镜。
近视眼镜的凹透镜镜片将光发散了在经凸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会聚在光屏的后面,即像距变大了,所以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5)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此时物距减
小,像距应该变大,故应该拉长暗箱,即拉长凸透镜与薄膜之间的距离。
31、(1)15(2)同一高度(3)左;照相机
【考点】凸透镜成像实验
【解析】由题可知,凸透镜焦距为15cm,实验前调节三心等高,不能是同一直线,图中蜡烛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像应该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所以
应该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为照相机的应用。
32、略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解:玻璃泡前部的中央厚、边缘薄构成了一个玻璃凸透镜,灯丝位于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能够射的
远,光线集中强度大。
故答案为:见解答。
【分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个点是凸
透镜的焦点,根据光路是可逆的,把灯丝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经过凸透镜折
射后,会平行射出。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焦点和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
逆的。
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34、因为装有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太阳光会聚于窗帘某点处,温度上升,窗帘被点燃.
【解析】透明球形鱼缸装水后,中间厚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
线有会聚作用,当阳光透过球形鱼缸时,将会聚于窗帘上某点处,窗帘上的聚
光点温度上升,窗帘被点燃.
35、这种灯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通过透镜和棱镜向不同方向折射,除照亮前进的道路外,还可照亮路边标志和里程碑,以确保行车安全
36、因为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 ,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在森林里不能随便丢弃这种饮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