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四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四篇)目录: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一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1”和“许多”二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做客三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插花四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比较多少一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
关系。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兔宝宝、礼物盒子、裙子和帽子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猫、狗、小鸡的图片、及鱼、骨头、虫子若干。
3、轻松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呀?(出示兔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吧,原来今天是兔宝宝们的生日,兔妈妈给她们买了一些礼物,你们看!(出示礼物装有裙子的礼物盒)你们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教师拆开礼物盒出示裙子)幼儿回答(裙子)可是兔妈妈不知这裙子够不够分给每一只兔宝宝呢?(幼儿讨论)请幼儿示范、操作。
(
幼儿观察他是怎样分的?)然后提问幼儿: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面记录结束)
2、出示另一盒礼物(里面装帽子)
教师:“兔妈妈还买了一份礼物!我们再拆拆看是什么呢!”请一位幼儿拆,并进行分礼物。
看看有什么发现!(一样多)
3、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一个本领。
能用一一对应方法记录,帮助了兔妈妈。
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找出谁多谁少了。
二、幼儿操作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1、兔妈妈高兴极了,为兔宝宝们开了一个生日舞台,你们看她请来了哪些客人?(一一出示猫、狗、小鸡、兔子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吗?(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吃骨头、小鸡喜欢吃虫、兔子喜欢吃红萝卜)兔妈妈说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还想我们帮她个忙呢?(事情是这样的:兔妈妈请的客人太多了,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
想请大家来给她帮帮忙,行吗?)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比一比看什么食物多了什么食物少,什么食物和动物是一样多的?(告诉小朋友,每个袋子里食物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比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要动脑筋)引导比完后还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小朋友我这里有三个大碟子,食物多了的请到1号碟子前面来。
食物少了的请到2号碟子前面来。
食物和小动物一样多的请到第3号碟子前面来。
全都分好后,我们一起把食物送到兔妈妈家去。
3、分组幼儿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一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相同
第二组幼儿:食物5动物5,颜色相同
第三组幼儿:食物4动物5,颜色不同
第四组幼儿:食物5动物6,颜色不同。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1”和“许多”二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
难点:初步学习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环境设计:
小鸡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红、黄、绿三种颜色)
四、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
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
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
五、流程设计:
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提高尝试
教学手段:师讲——〉个别游戏——〉师生讨论——〉集体游戏(一)、提出问题——〉尝试活动:
师:“叽叽叽,谁来了?”(小鸡来了)。
出示小鸡:师:有多少小鸡?(许多小鸡)想不想和小鸡做游戏?(想)每个小朋友和一只小鸡做游戏。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
师:咯咯咯,谁来了?(ji妈妈)ji妈妈要让ji宝宝回来(幼儿送小鸡回家,放进筐里)
刚才家里没有小鸡,现在怎么了?(许多小鸡)
师:ji妈妈要和我们来玩一个小母ji生蛋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些什么样的蛋蛋?(有红蛋蛋、绿蛋蛋、黄蛋蛋、我们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戏规则:挑一个你喜欢的蛋蛋,只拿一个,一边拿一边说:“我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蛋?”
师:(请每位幼儿拿一个蛋蛋)我这里有几个蛋?(许多)。
原来我有许多蛋蛋,现在我把它分给小朋友。
你一个、我一个。
请幼儿各自说说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三)、提高尝试:
1、师:现在我们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边生蛋一边说:“小母ji,真能干,生下一个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
”(幼儿游戏)
师:刚才草地上没有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师:你生一个,我生一个,变成了许多蛋蛋。
2、师: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们来帮ji妈妈把蛋拉回家,一边捡一边说:“我捡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四)、讲评:
1、刚才箩筐里没有蛋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2、告诉幼儿下次再来玩游戏。
评析:
根据
>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初步经验以及小班计算活动中教学的目标,孙老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即正确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老师在活动中始终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
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感受“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
如:老师采用了“和小鸡做朋友”、“帮ji妈妈捡蛋”、“小母ji生蛋”这三个情景游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并通过反复的游戏,使幼儿能正确区别“1”和“许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活动中有一个较好的方面,即在活动中,老师强调了让
幼儿用语言来表达“1”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动作配语言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1”和“许多”这两个量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做客三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们小班进行的是主题活动是“奇妙的声音”,在自己创造声音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制风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按要求制作的时候积累了一些简单的排序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迁移到区域活动中来。
在区域活动中对穿珠子重新表现出了热情,有的孩子能说出自己是根据颜色来穿的,有的孩子能说出是根据大小来穿的等等。
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我感觉到可以让孩子来一起分享成功经验了,因此组织了本次活动“做客”。
结合《纲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是:(1)练习按物体的大小、颜色、数量等间
隔排序。
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
助别人以及成功的快乐。
重点是: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
难点是:鼓励幼儿想出不同间隔排序的方法。
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创设了“做客”的游戏情景,让幼儿自始自终都处在一种积极的、轻松愉快的状态下。
由最初的弟弟妹妹间隔排列开火车到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活动,再到最后的提升——让幼儿想出不同的间隔排列开火车的办法,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和思维发展的顺序性。
从欣赏猫妈妈的门帘发现间隔排列的方法到萌发帮助猫妈妈的愿望,很自然地激发他们积极动脑筋想出不同的间隔排序的方法来,然后又通过完成后的欣赏交流对经验进行提升、共享。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为主。
活动中我既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我考虑到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为孩子准备了不同层次的材料,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尝试,同时也解决了能力强的幼儿等待能力弱的孩子的现象。
让孩子在穿门帘时享受探索的快乐;在帮猫妈妈挂门帘时享受助人为乐的乐趣;最后在钻门帘
的游戏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做客
黄丽贤
目标:
1、练习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别人以及成功的快乐。
准备:
1、布置小猫的家,已经做好的门帘一份。
2、各种操作材料:木珠、花片、吸管、纸圈、彩色回形针、线、胶水等。
重点:
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
难点: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间隔排列方法。
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师:宝宝,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我们一起乘火车去,好吗?请幼儿间隔排列做车厢,边请边问: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后面是谁呀?感知弟弟妹妹间隔排列。
二、游戏:做客
1、按门铃。
(1)师:小猫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按门铃,按三声好吗?叮咚!叮咚!叮咚!
(2)猫妈妈:谁呀?幼儿答应:我呀,猫妈妈好!
2、欣赏讨论。
(1)师:猫妈妈,你在干什么呀?(猫妈妈:我在做漂亮的门帘。
)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做的门帘吧!你们看看猫妈妈的门帘是怎么穿的?(幼儿欣赏讨论,师引导幼儿发现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方法)
(2)猫妈妈:小猫宝宝的房间还没有装上门帘呢,谁来帮帮我呀?
(3)师:猫妈妈准备了许多材料,宝宝们也想想办法,把这些漂亮的材料间隔排列做成门帘,好吗?谁想出的办法和猫妈妈不一样的,猫妈妈有礼物给你们哦!
3、幼儿操作。
A:启发幼儿尝试着用各种材料,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颜色间隔、数量间隔、大小间隔)。
B: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根据幼儿各个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
C:先完成的幼儿可鼓励他们想出不一样的办法穿两条。
4、装门帘。
将幼儿做成的门帘挂起来,集体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5、游戏:钻门帘。
师:刚才我们来的时候是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这样排列的,现在我们变一种方法来和猫妈妈一起玩钻门帘的游戏,好吗?(鼓励幼儿想出
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四个弟弟四个妹妹等不同的排序方法)游戏进行两次结束。
[自评]
本次活动贴近小班孩子的生活,充分考虑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已游戏贯穿,让孩子们自主轻松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活动以帮助猫妈妈为情感主线,通过孩子的操作探索,解决了间隔排序的难点,从开始部分的幼儿间隔排列开火车到穿门帘再到钻门帘一气呵成,非常自然,完全让孩子在一种真实的情景中体验了帮助别人及成功的快乐。
同时这种快乐和自信带给孩子无穷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孩子们想出了八种间隔排序的方法,让很多老师感到惊讶,小班的孩子怎么这么聪明?!我想这也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吧!
幼儿园小班计算活动:插花四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幼儿园的草地上开满了漂亮的花卉,孩子们开心地叫着:“真漂亮!”“把漂亮的花请到娃娃家吧!娃娃家会更漂亮的!”孩子们满怀希望地建议道。
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我设计了今天的活动,将幼儿的兴趣融入到计算活动中,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 根据颜色、点数对应等特征进行插花。
2. 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参与计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干及花瓶(上面标有数字或圆点),小花若干等。
活动流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春天到了,花儿也开了,可是我们娃娃家里还没有花呢,今天我们就来插花,打扮娃娃家,好不好?
二.粘花干。
1.经验的分享。
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花,花干)
花干上藏着小秘密,找到了小秘密才能插花的。
(幼儿观察花干)花干上藏着什么小秘密啊?(数字宝宝,圆点宝宝)
有数字宝宝的花干,怎么插花啊?那有圆点宝宝的呢?
2.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幼儿间可相互交流)
3.集体纠错。
幼儿和教师一起查看插好的花,找出错误的花加以纠正,并说明纠正的理由。
三.插花瓶。
1.讨论插花瓶的规则。
我们把花插到花瓶里吧!咦,这么多花瓶,应该插到哪个花瓶呢?(引导幼儿从颜色、点数两种特征进行插花瓶。
)
2.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集体纠错。
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插的花,好看不好看。
四.延伸活动:打扮娃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