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第十五章 多重障碍儿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等其情绪正常时,再及时予以强化,以增强良好 行为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 在姗姗情绪好时,多表扬称赞她的表现,强化其 良好情绪。
(4)奖惩疗法
➢针对严重的自伤及攻击性行为,采用 了奖励和惩罚疗法
➢没有出现不良行为,就以实物(如其 喜欢吃的食物等)或非实物(如称赞、 表扬、喜欢听儿歌等)给予及时奖励;
➢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行为的属性上。
(一)社会性行为品质较低
➢多重障碍学生多数缺乏典型的社会交 往,其所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往往要 么过多,要么太少(退缩)。
➢有些人因需要更多的支持而不能注意 到周围的人。
(二)刻板行为较多
➢多重障碍儿童的刻板行为较为普遍。 ➢如前后摇动、反复摇手指、扭动身体
等,有的还磨牙、旋转器物或学习用 具等。
(二)生理功能紊乱
➢1.慢性头痛、眩晕、头晕、恶心; ➢2.视力损伤者,常常有重影、视野模
糊、对光线敏感度下降; ➢3.听力损伤者,常常对声音敏感度下
降;
➢4.可能会出现味觉、触觉和嗅觉的改变; ➢5.睡眼无规律,生物钟颠倒; ➢6.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差 ➢7.运动速度和活动准确性下降。
(五)家庭方面的支持
➢家长应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一起开展亲 子教育活动,与老师充分沟通,为儿 童创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
(六)情绪方面的支持
➢可以与学校辅导老师或医院的心理治 疗师一起学习提高,多了解与接纳多 重障碍儿童,多交流彼此的观念,以 及提供良好的示范来协助多重障碍儿 童。
(七)行为方面的支持
三、情绪发展特点
➢(一)长期的激动、易怒,好动或焦虑; ➢(二)攻击性行为增多; ➢(三)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对冲动的控制
能力低下,对愤怒的控制力低下;
➢(四)难以应对变化,死板从事,缺乏对策; ➢(五)过高估计自己; ➢(六)对事物缺乏理解,判断力下降; ➢(七)抗挫折能力下降,经常有过激情绪反应。
➢在方法上、途径上也更需要多样化和 具有灵活性。
(一)护理方面的支持
➢健康护理往往会成为第一要务 ➢有知觉损伤、骨骼缺陷、心脏、呼吸、病
痛发作、饮食、消化及其它症候群等健康 上的问题。家长与老师应与医师保持密切 的合作关系,并注意按医师指示,按时复 健并服用药物。
(二)行动方面的支持
➢行动辅具的使用与辅助科技的开发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工作。
(四)沟通方面的支持
➢ 可以通过“多重感官法”、“松弛法”、“呼吸 及说话的调节”、“口语技巧与口腔动作训练”、 “音乐治疗”、“游戏治疗”、“扩大性、替代 性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简称 AAC),以及语言“情 境教学”(milieu teaching)来协助多重障碍儿 童进行沟通训练与替代性沟通(Kaiser & Keetz,1992)。
➢ 姗姗生活不能自理,有严重的语言障碍,有语音, 但从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有自闭的倾向,不 喜欢小伙伴,只愿一个人玩,对陌生的环境极不 适应。
(二)学习训练
➢1.情绪和行为矫治的主要原则 ➢(1)个别化训练原则 ➢(2)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原则 ➢(3)注重家庭参与原则 ➢(4)增强适应性行为原则
➢ 姗姗情绪异常,经常会出现原因不明的哭笑和尖 叫,情绪烦躁、郁闷。
➢ 她有严重的自我伤害及攻击他人的行为,当个人 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身边的人忽略她时,就会用力 地捶打自己的头,咬自己的手,大哭大叫,甚至 用头撞击地板与其它硬物,或对与其接触的人有 抓、咬、撞等攻击行为。
➢ 她有时会大声、长时间地笑,能认识自己的保姆, 听到喜欢的歌曲或响声时会自我陶醉。但她不能 理解老师的指令,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认知活动, 显示出智力落后。
为异常。 ➢ 其母36岁时生下姗姗,孕前一直服用避孕药,后意外怀孕,
从怀胎一个月开始吃药安胎,七个月时孩子早产,进入温 箱60天。 ➢ 父母双方家庭都没有相关病史,家庭也没有因这孩子的出 生而受到打击,夫妻关系和好;
➢90天后,孩子视网膜出血,到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治疗,医生建议做视网膜手术。
➢在孩子10个月大时,右眼做“玻璃体切割” 手术,出院几个月后,家长发现孩子的眼 睛有问题。
➢注意配合实情实境,不停地对姗姗说话。 虽然缺乏应答,但却给了孩子听的刺激, 相信慢慢会有所收获。
➢用多循环的方法,让其进行生活技能的反 复练习,直到能够掌握或有所好转为止。
➢根据“实用为主”的原则,把饮食技能的 学习作为重点,再逐渐过渡到对其穿脱衣 裤、洗漱等方面的训练。
(3)忽视和增强法
➢ 采用忽视法,即在没有影响到孩子自身或他人安 全时,我们故意对她不理不睬,故意忽略她的存 在,让她“自讨没趣”,逐渐停止发脾气。
➢ 开始时每周训练1~2次,然后慢慢增加到每周 3~4次,由教师和家庭保姆陪伴,观察并记录对 她的按摩进展及效果,并与按摩师协商,及时调 整其按摩康复计划。
(三)训练效果
➢ 姗姗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观,情绪较为愉悦, 已基本能够接受父母与保姆之外的其他人。
➢ 通过行为塑造、忽视和增强疗法、奖惩疗法等训 练,姗姗的哭闹行为大大减少,攻击他人及自伤 行为有所抑制,社会性技能有所提高,能通过理 解指令及运用动作、身体语言等表达自己的愿望 和要求,还学会了简单的生活技能。
(一)缺乏自理能力
➢ 生活技能差,比如穿衣、吃饭、大小便以及保持 个人卫生。
➢ 需要特殊的技能训练,借助辅助设备和调整技能 顺序,才能学会这些基本技能。
➢ 学习这些技能时,往往比其他单方面障碍的儿童 学习的速度更慢,在学习某种技能时需要进行更 多有指导的尝试。
(二)缺乏沟通能力
➢不能正常地理解他人和恰当地表达自我 ➢无法使用有意义的手势和语言 ➢可能连最简单的指令也无法理解和执行 ➢较少会出现积极主动的与他人沟通的意识 ➢没有正常人应有的情绪反应
➢ 针对姗姗有严重的咬手背、咬手腕、打头等自伤 行为,我们采用束缚其双手进行惩罚的方法,有 时也将她与所接触的人和当时场境暂时隔离开来,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她转移到另一环境中去, 弱化其行为问题的发生,以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 次数。
(5)身体放松法
➢ 对姗姗进行了身体按摩及运动训练,帮助她改善 体质,使其肢体肌肉放松,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
(二)学习训练
➢1.对情绪和行为问题、ADHD的矫治 ➢由于嘉嘉的行为对同学和他本人造成了很
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也给教师的行为管理 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在嘉嘉刚入学时主要 以行为矫正为主,同时,建议家长带他到医院 接受药物治疗。
(1)游戏活动法
➢ 让嘉嘉在游戏活动中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通过画 画、玩积木、感觉统合训练、串珠子、前脚搭后 脚地走直线,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训练粗大动作和精 细动作技能,并逐渐培养其有意注意力。
2.情绪和行为问题矫治的方法
➢(1)游戏活动法 ➢在游戏活动中愉快地玩耍,使之形成愉快、
良好的心境,并促使其各种精细动作技能 的发展;让她与其他小朋友游戏、相处, 培养其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2)认知行为塑造法
➢在进行社会技能训练时,我们先让她熟悉 学校、班级等场所,消除她对陌生环境的 畏惧,再让她听听我们的声音、触摸我们 的手和脸,然后再和她一起游戏、玩耍, 逐渐增加接触的次数时间,使她慢慢接纳 我们。
言语交流训练
➢目标 ➢①模仿简单的音节; ➢②用肢体语言表达自我的需要; ➢③理解指令。
方法
➢搔痒,使她发出“咯咯”的笑声,并 同时重复对她说“好痒”;
➢电视示范,让她模仿电视节目的广告 歌、广告词进行语言的学习。
➢做不喜欢的事情、吃喜欢或不喜欢的零食, 刺激她进行“表达”,训练她用点头和摇 头来表示“喜欢”、“不喜欢”,教她用 带感情色彩的语音或笑声来表示“要”、 “不要”等,并及时给予多次的强化,使 她知道通过这些行为可以满足自我的愿望 和要求,从而避免或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三)伤害行为较多
➢多重障碍儿童的伤害行为表现为自伤和伤 害他人两种。
➢如有的多重障碍儿童用头或身体的某个部 位撞击坚硬的物体,拧咬抓打身体,造成 躯体伤害;还有的多重障碍儿童会产生攻 击性行为,如打或咬别人等。
三、他人支持的学习
➢发展和学习更需要来自于自身之外的 力量来支撑他们的各方面的学习与进 步。
(三)缺乏概括和保持能力
➢不能较好地使新技能得到概括和保持。 ➢概括就是将技能运用于除了最初学习
的情景以外的场合; ➢保持就是在教学以后继续使用新技能。
二、适应行为的学习
➢多重障碍儿童适应行为包括作为个体 发挥和保持自己独立性的程度如何; 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其圆满地完成 他所接受的个人和社会责任的程度如 何。
第二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学习
➢ 一、生活技能的学习 ➢ 多重障碍者对于家庭有相当大的影响,过度保护
教养方式时,在无形中多重障碍者就易被剥夺许 多独立的机会,而过度冷漠的教养方式时,则多 重障碍者容易遭受失败挫折、缺乏自尊与自决、 容易产生被遗弃与孤独冷漠的态度,并发展出极 端的退缩、或攻击性防卫的反应行为。
(4)药物治疗
➢针对嘉嘉的ADHD,医院给嘉嘉服用利 他林,每天一粒,使他的多动和注意缺陷 得到很好的控制。
2.对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领域分为进餐、 大小便、穿脱衣裤和洗漱四大块;
➢ 在游戏活动中,嘉嘉还可观察和模仿其他儿童的学 习和游戏活动,并学会如何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 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注意对嘉嘉的适当行为予以强 化,对其不当行为予以惩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惩罚法
➢上课时,嘉嘉经常趁老师不注意时用拳头击 打旁边的同学,在游戏活动中,嘉嘉还经常用 脚踢同学、用牙齿咬同学。采用惩罚法就 是当嘉嘉发生攻击行为时,立即让他停止游 戏,并没收其玩具,过5分钟再允许他参加游 戏活动;有时候也采用罚站的方式来减少嘉 嘉的攻击性行为。
(3)消退法
➢嘉嘉经常莫名地哭笑,特别是当老师未满足 他的要求(如强行索要玩具)时,他更是躺在 地上大哭大叫。
➢从行为分析技术的角度来讲,嘉嘉的大多数 情绪和行为问题只是其寻求老师注意、进 而满足自己不正当要求的一种手段。
➢采用消退法进行矫治,即当嘉嘉大哭大闹或 莫名地哭笑时,对他故意不予理睬,任其哭闹, 过一段时间后,当嘉嘉知道自己的哭闹行 为在老师这里是不管用时,哭闹行为则大为 减少。同时,教会嘉嘉正确地表达自己正当 需要的技能。
➢可通过“行为改变技术”(behavior modification techniques)、“角色扮演” (role playing)、“感觉统合训练” (sensory integration)、情境仿真等方 法来共同对多重障碍儿童进行教导和训练。
第三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学习训练
案例一
➢ (一)个案简况 ➢ 姗姗,女,2019年10月生,全盲、语言障碍、情绪和行
二、认知发展特点
➢(一)难以参与讨论、理解指导语以及做笔记; ➢(二)难以对手工任务集中注意力; ➢(三)学习迁移困难,如从一门课到另一门课
的迁移、从知识A到相似知识B的迁移;
➢(四)无法安排好工作和环境,如经常遗忘该 做的事或该带的东西;
➢(五)阅读理解障碍; ➢(六)容易固执已见,思维呆板; ➢(七)元认知水平很低。
➢家长与老师应该与辅具开发师、物理或职 能治疗师合作以改善并提升多重障碍儿童 的行动能力。
➢无障碍空间的开发也是未来的重点。
(三)安置方面的支持
➢ 应选择符合其能力及家庭状况的安置措施与机构 来施行个别化教育方案与复健,促进其社会化。
➢ 多元化与常态化的安置有助于多重障碍者回归学 校以及社会。
➢ 家长与老师应该参与多重障碍儿童的个别化教育 计划会议,通过专业团队来获得最佳的安置与学 习效果。
➢ 通过身体放松训练,姗姗的精神状态大为改善, 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次数明显减少。
案例二
➢ (一)个案简况 ➢ 嘉嘉,男,2019年2月出生,听力损失100分贝以
上,全聋。智力发育落后,相当于中度智力低下, 粗动作相当于3岁,精细动作相当于2.5岁,应人 能相当于1岁,语言能力相当于10月。此外,还 伴有注意缺陷多动症、情绪异常(经常在课堂上莫 名其妙地哭笑和尖叫)、有攻击、破坏、自伤和刻 板行为,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
➢ 在姗姗情绪好时,多表扬称赞她的表现,强化其 良好情绪。
(4)奖惩疗法
➢针对严重的自伤及攻击性行为,采用 了奖励和惩罚疗法
➢没有出现不良行为,就以实物(如其 喜欢吃的食物等)或非实物(如称赞、 表扬、喜欢听儿歌等)给予及时奖励;
➢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行为的属性上。
(一)社会性行为品质较低
➢多重障碍学生多数缺乏典型的社会交 往,其所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往往要 么过多,要么太少(退缩)。
➢有些人因需要更多的支持而不能注意 到周围的人。
(二)刻板行为较多
➢多重障碍儿童的刻板行为较为普遍。 ➢如前后摇动、反复摇手指、扭动身体
等,有的还磨牙、旋转器物或学习用 具等。
(二)生理功能紊乱
➢1.慢性头痛、眩晕、头晕、恶心; ➢2.视力损伤者,常常有重影、视野模
糊、对光线敏感度下降; ➢3.听力损伤者,常常对声音敏感度下
降;
➢4.可能会出现味觉、触觉和嗅觉的改变; ➢5.睡眼无规律,生物钟颠倒; ➢6.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差 ➢7.运动速度和活动准确性下降。
(五)家庭方面的支持
➢家长应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一起开展亲 子教育活动,与老师充分沟通,为儿 童创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
(六)情绪方面的支持
➢可以与学校辅导老师或医院的心理治 疗师一起学习提高,多了解与接纳多 重障碍儿童,多交流彼此的观念,以 及提供良好的示范来协助多重障碍儿 童。
(七)行为方面的支持
三、情绪发展特点
➢(一)长期的激动、易怒,好动或焦虑; ➢(二)攻击性行为增多; ➢(三)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对冲动的控制
能力低下,对愤怒的控制力低下;
➢(四)难以应对变化,死板从事,缺乏对策; ➢(五)过高估计自己; ➢(六)对事物缺乏理解,判断力下降; ➢(七)抗挫折能力下降,经常有过激情绪反应。
➢在方法上、途径上也更需要多样化和 具有灵活性。
(一)护理方面的支持
➢健康护理往往会成为第一要务 ➢有知觉损伤、骨骼缺陷、心脏、呼吸、病
痛发作、饮食、消化及其它症候群等健康 上的问题。家长与老师应与医师保持密切 的合作关系,并注意按医师指示,按时复 健并服用药物。
(二)行动方面的支持
➢行动辅具的使用与辅助科技的开发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工作。
(四)沟通方面的支持
➢ 可以通过“多重感官法”、“松弛法”、“呼吸 及说话的调节”、“口语技巧与口腔动作训练”、 “音乐治疗”、“游戏治疗”、“扩大性、替代 性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简称 AAC),以及语言“情 境教学”(milieu teaching)来协助多重障碍儿 童进行沟通训练与替代性沟通(Kaiser & Keetz,1992)。
➢ 姗姗生活不能自理,有严重的语言障碍,有语音, 但从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有自闭的倾向,不 喜欢小伙伴,只愿一个人玩,对陌生的环境极不 适应。
(二)学习训练
➢1.情绪和行为矫治的主要原则 ➢(1)个别化训练原则 ➢(2)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原则 ➢(3)注重家庭参与原则 ➢(4)增强适应性行为原则
➢ 姗姗情绪异常,经常会出现原因不明的哭笑和尖 叫,情绪烦躁、郁闷。
➢ 她有严重的自我伤害及攻击他人的行为,当个人 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身边的人忽略她时,就会用力 地捶打自己的头,咬自己的手,大哭大叫,甚至 用头撞击地板与其它硬物,或对与其接触的人有 抓、咬、撞等攻击行为。
➢ 她有时会大声、长时间地笑,能认识自己的保姆, 听到喜欢的歌曲或响声时会自我陶醉。但她不能 理解老师的指令,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认知活动, 显示出智力落后。
为异常。 ➢ 其母36岁时生下姗姗,孕前一直服用避孕药,后意外怀孕,
从怀胎一个月开始吃药安胎,七个月时孩子早产,进入温 箱60天。 ➢ 父母双方家庭都没有相关病史,家庭也没有因这孩子的出 生而受到打击,夫妻关系和好;
➢90天后,孩子视网膜出血,到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治疗,医生建议做视网膜手术。
➢在孩子10个月大时,右眼做“玻璃体切割” 手术,出院几个月后,家长发现孩子的眼 睛有问题。
➢注意配合实情实境,不停地对姗姗说话。 虽然缺乏应答,但却给了孩子听的刺激, 相信慢慢会有所收获。
➢用多循环的方法,让其进行生活技能的反 复练习,直到能够掌握或有所好转为止。
➢根据“实用为主”的原则,把饮食技能的 学习作为重点,再逐渐过渡到对其穿脱衣 裤、洗漱等方面的训练。
(3)忽视和增强法
➢ 采用忽视法,即在没有影响到孩子自身或他人安 全时,我们故意对她不理不睬,故意忽略她的存 在,让她“自讨没趣”,逐渐停止发脾气。
➢ 开始时每周训练1~2次,然后慢慢增加到每周 3~4次,由教师和家庭保姆陪伴,观察并记录对 她的按摩进展及效果,并与按摩师协商,及时调 整其按摩康复计划。
(三)训练效果
➢ 姗姗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观,情绪较为愉悦, 已基本能够接受父母与保姆之外的其他人。
➢ 通过行为塑造、忽视和增强疗法、奖惩疗法等训 练,姗姗的哭闹行为大大减少,攻击他人及自伤 行为有所抑制,社会性技能有所提高,能通过理 解指令及运用动作、身体语言等表达自己的愿望 和要求,还学会了简单的生活技能。
(一)缺乏自理能力
➢ 生活技能差,比如穿衣、吃饭、大小便以及保持 个人卫生。
➢ 需要特殊的技能训练,借助辅助设备和调整技能 顺序,才能学会这些基本技能。
➢ 学习这些技能时,往往比其他单方面障碍的儿童 学习的速度更慢,在学习某种技能时需要进行更 多有指导的尝试。
(二)缺乏沟通能力
➢不能正常地理解他人和恰当地表达自我 ➢无法使用有意义的手势和语言 ➢可能连最简单的指令也无法理解和执行 ➢较少会出现积极主动的与他人沟通的意识 ➢没有正常人应有的情绪反应
➢ 针对姗姗有严重的咬手背、咬手腕、打头等自伤 行为,我们采用束缚其双手进行惩罚的方法,有 时也将她与所接触的人和当时场境暂时隔离开来,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她转移到另一环境中去, 弱化其行为问题的发生,以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 次数。
(5)身体放松法
➢ 对姗姗进行了身体按摩及运动训练,帮助她改善 体质,使其肢体肌肉放松,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
(二)学习训练
➢1.对情绪和行为问题、ADHD的矫治 ➢由于嘉嘉的行为对同学和他本人造成了很
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也给教师的行为管理 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在嘉嘉刚入学时主要 以行为矫正为主,同时,建议家长带他到医院 接受药物治疗。
(1)游戏活动法
➢ 让嘉嘉在游戏活动中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通过画 画、玩积木、感觉统合训练、串珠子、前脚搭后 脚地走直线,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训练粗大动作和精 细动作技能,并逐渐培养其有意注意力。
2.情绪和行为问题矫治的方法
➢(1)游戏活动法 ➢在游戏活动中愉快地玩耍,使之形成愉快、
良好的心境,并促使其各种精细动作技能 的发展;让她与其他小朋友游戏、相处, 培养其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2)认知行为塑造法
➢在进行社会技能训练时,我们先让她熟悉 学校、班级等场所,消除她对陌生环境的 畏惧,再让她听听我们的声音、触摸我们 的手和脸,然后再和她一起游戏、玩耍, 逐渐增加接触的次数时间,使她慢慢接纳 我们。
言语交流训练
➢目标 ➢①模仿简单的音节; ➢②用肢体语言表达自我的需要; ➢③理解指令。
方法
➢搔痒,使她发出“咯咯”的笑声,并 同时重复对她说“好痒”;
➢电视示范,让她模仿电视节目的广告 歌、广告词进行语言的学习。
➢做不喜欢的事情、吃喜欢或不喜欢的零食, 刺激她进行“表达”,训练她用点头和摇 头来表示“喜欢”、“不喜欢”,教她用 带感情色彩的语音或笑声来表示“要”、 “不要”等,并及时给予多次的强化,使 她知道通过这些行为可以满足自我的愿望 和要求,从而避免或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三)伤害行为较多
➢多重障碍儿童的伤害行为表现为自伤和伤 害他人两种。
➢如有的多重障碍儿童用头或身体的某个部 位撞击坚硬的物体,拧咬抓打身体,造成 躯体伤害;还有的多重障碍儿童会产生攻 击性行为,如打或咬别人等。
三、他人支持的学习
➢发展和学习更需要来自于自身之外的 力量来支撑他们的各方面的学习与进 步。
(三)缺乏概括和保持能力
➢不能较好地使新技能得到概括和保持。 ➢概括就是将技能运用于除了最初学习
的情景以外的场合; ➢保持就是在教学以后继续使用新技能。
二、适应行为的学习
➢多重障碍儿童适应行为包括作为个体 发挥和保持自己独立性的程度如何; 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其圆满地完成 他所接受的个人和社会责任的程度如 何。
第二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学习
➢ 一、生活技能的学习 ➢ 多重障碍者对于家庭有相当大的影响,过度保护
教养方式时,在无形中多重障碍者就易被剥夺许 多独立的机会,而过度冷漠的教养方式时,则多 重障碍者容易遭受失败挫折、缺乏自尊与自决、 容易产生被遗弃与孤独冷漠的态度,并发展出极 端的退缩、或攻击性防卫的反应行为。
(4)药物治疗
➢针对嘉嘉的ADHD,医院给嘉嘉服用利 他林,每天一粒,使他的多动和注意缺陷 得到很好的控制。
2.对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领域分为进餐、 大小便、穿脱衣裤和洗漱四大块;
➢ 在游戏活动中,嘉嘉还可观察和模仿其他儿童的学 习和游戏活动,并学会如何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 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注意对嘉嘉的适当行为予以强 化,对其不当行为予以惩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惩罚法
➢上课时,嘉嘉经常趁老师不注意时用拳头击 打旁边的同学,在游戏活动中,嘉嘉还经常用 脚踢同学、用牙齿咬同学。采用惩罚法就 是当嘉嘉发生攻击行为时,立即让他停止游 戏,并没收其玩具,过5分钟再允许他参加游 戏活动;有时候也采用罚站的方式来减少嘉 嘉的攻击性行为。
(3)消退法
➢嘉嘉经常莫名地哭笑,特别是当老师未满足 他的要求(如强行索要玩具)时,他更是躺在 地上大哭大叫。
➢从行为分析技术的角度来讲,嘉嘉的大多数 情绪和行为问题只是其寻求老师注意、进 而满足自己不正当要求的一种手段。
➢采用消退法进行矫治,即当嘉嘉大哭大闹或 莫名地哭笑时,对他故意不予理睬,任其哭闹, 过一段时间后,当嘉嘉知道自己的哭闹行 为在老师这里是不管用时,哭闹行为则大为 减少。同时,教会嘉嘉正确地表达自己正当 需要的技能。
➢可通过“行为改变技术”(behavior modification techniques)、“角色扮演” (role playing)、“感觉统合训练” (sensory integration)、情境仿真等方 法来共同对多重障碍儿童进行教导和训练。
第三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学习训练
案例一
➢ (一)个案简况 ➢ 姗姗,女,2019年10月生,全盲、语言障碍、情绪和行
二、认知发展特点
➢(一)难以参与讨论、理解指导语以及做笔记; ➢(二)难以对手工任务集中注意力; ➢(三)学习迁移困难,如从一门课到另一门课
的迁移、从知识A到相似知识B的迁移;
➢(四)无法安排好工作和环境,如经常遗忘该 做的事或该带的东西;
➢(五)阅读理解障碍; ➢(六)容易固执已见,思维呆板; ➢(七)元认知水平很低。
➢家长与老师应该与辅具开发师、物理或职 能治疗师合作以改善并提升多重障碍儿童 的行动能力。
➢无障碍空间的开发也是未来的重点。
(三)安置方面的支持
➢ 应选择符合其能力及家庭状况的安置措施与机构 来施行个别化教育方案与复健,促进其社会化。
➢ 多元化与常态化的安置有助于多重障碍者回归学 校以及社会。
➢ 家长与老师应该参与多重障碍儿童的个别化教育 计划会议,通过专业团队来获得最佳的安置与学 习效果。
➢ 通过身体放松训练,姗姗的精神状态大为改善, 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次数明显减少。
案例二
➢ (一)个案简况 ➢ 嘉嘉,男,2019年2月出生,听力损失100分贝以
上,全聋。智力发育落后,相当于中度智力低下, 粗动作相当于3岁,精细动作相当于2.5岁,应人 能相当于1岁,语言能力相当于10月。此外,还 伴有注意缺陷多动症、情绪异常(经常在课堂上莫 名其妙地哭笑和尖叫)、有攻击、破坏、自伤和刻 板行为,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