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归纳提升(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案】 (1)A (2)A (3)A
•
• 备选答案
• ①外力作用 ②断块山 ③地壳运动 ④ 三角洲、河漫滩 ⑤冲积扇、洪积扇 ⑥ 迂回前进
• ⑦团块或带状 ⑧侵蚀地貌
• 区域定位型选择题
• 1.题型分析
• 通过给出一幅区域经纬网图、轮廓图或景 观图,要求学生首先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 区域定位,然后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 内相关地理知识。这类题目对区域定位能 力要求很高,且定位成功后,学生必须迅 速根据题意对区域内的各种要素特征进行 分析总结,并进行区域间的对比,得出结 论,所以属难度较大的题目。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 (3)图中甲河谷平原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
() • ①内力作用使地表凹凸不平 ②外力作
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 断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壳的下沉运动和 流水侵蚀作用使该区域的海拔降低;风力 沉积作用对该区域的海拔影响较小。第(2) 题,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 形态主要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第(3) 题,内外力作用没有先后之分,同时对地 表形态产生影响。
• 2.解题指导
• 解答此类选择题前提是要掌握地球表面重 要的经线、纬线通过的地区,了解重要的 地区和地理事物所处的大致经纬度范围, 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各个区域的轮 廓、曲型地貌、景观等特征。遇到此类问 题时,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大致的纬度位 置、海陆位置,然后结合图中的典型特征 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确定具体位置。
• (原创(1)~(3)题。
(1)该区域的平均海拔为1 000~1 500米,对此影响最大
的是( )
A.地壳的上升运动
B.地壳的下沉运动
C.风力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 (2)“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是图示 区域最典型的地貌特征,形成该地貌最 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
• 备选答案
• ①外力作用 ②断块山 ③地壳运动 ④ 三角洲、河漫滩 ⑤冲积扇、洪积扇 ⑥ 迂回前进
• ⑦团块或带状 ⑧侵蚀地貌
• 区域定位型选择题
• 1.题型分析
• 通过给出一幅区域经纬网图、轮廓图或景 观图,要求学生首先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 区域定位,然后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 内相关地理知识。这类题目对区域定位能 力要求很高,且定位成功后,学生必须迅 速根据题意对区域内的各种要素特征进行 分析总结,并进行区域间的对比,得出结 论,所以属难度较大的题目。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 (3)图中甲河谷平原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
() • ①内力作用使地表凹凸不平 ②外力作
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 断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壳的下沉运动和 流水侵蚀作用使该区域的海拔降低;风力 沉积作用对该区域的海拔影响较小。第(2) 题,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 形态主要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第(3) 题,内外力作用没有先后之分,同时对地 表形态产生影响。
• 2.解题指导
• 解答此类选择题前提是要掌握地球表面重 要的经线、纬线通过的地区,了解重要的 地区和地理事物所处的大致经纬度范围, 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各个区域的轮 廓、曲型地貌、景观等特征。遇到此类问 题时,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大致的纬度位 置、海陆位置,然后结合图中的典型特征 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确定具体位置。
• (原创(1)~(3)题。
(1)该区域的平均海拔为1 000~1 500米,对此影响最大
的是( )
A.地壳的上升运动
B.地壳的下沉运动
C.风力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 (2)“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是图示 区域最典型的地貌特征,形成该地貌最 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