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列佛游记》的狂欢色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7年 2月
湖北 工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I n d u s t r i a l P o l y t e c h n i c
Fe b. , 201 7
第3 O卷第 1 期
Vo 1 . 3 O No . 1
一
9 9—
雷雨露 : 论《 格 列佛 游记 》 的 狂欢 色彩
荒 诞离 奇 、 思 想 观念 较 为 清 晰 。 深 刻 地反 映 了当 时 的英 国统 治 阶级 的 昏庸腐 朽 和残酷暴 戾 。 从 出版 至
今, 国 内外 学 者 以及 评 论 家 对其 分 析 详 实 、 视 角 广
托 邦理 想世 界 , 旨在帮 助读者 全 面深刻 地 了解小 说
定 的双 重性 , 挖掘 “ 狂 欢 色彩 ” 背后展 现 的鸟托 邦理 想 世界 , 旨在 帮助 读者 全 面而深 刻地 了解 小说 的文 学意蕴 , 帮 助读 者理 解斯 威 夫特 关心 国 家、 社 会 的 心情 , 同 时也 帮助 读者体 会作 者追 求 自由、 平 等 的愿望 。 关键 词 : 格 列佛 游记 ; 狂 欢化 ; 巴赫金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8 1 5 3 ( 2 0 1 7 ) O l — O 0 9 9 — 0 3
景下 。 英 国市 民社 会生 活 中萌芽 与发展 的狂欢化 特
征。 小 说作 者在 不知不 觉 中为《 格 列佛 游记 》 添加 了 抹狂 欢色 彩 , 值 得深 入探讨 。 本 文试 分析 《 格列 佛
一
游记》 中“ 全 民狂 欢 ” 状 态 的 特 有 逻辑 , 探讨 “ 狂 欢 式” 设 定 的双重 性 。 挖掘 “ 狂欢 色 彩 ” 背 后 展 现 的乌
噪, 在 西 方文 学理 论学 界 引起 了重大 反 响。在 代表 作《 陀思 妥耶夫 斯基 诗 学 问题》 和《 拉 伯雷 的创 作 和 中世 纪 与 文艺 复 兴 时 期 的 民 间“ 狂欢化 ” 问题 。“ 狂欢 化 ” 理论
来 自于文本 的语 言 、 结构 以及人 文 内容 。巴赫金 的
亲昵 而 随意 的接触 成 为狂 欢 庆 典 中 唯一 起 作 用 的
活动 。
在《 格 列佛游 记》 中, 作 者斯威 夫 特一 次 又一 次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一 O 1 — 1 8
作 者简介 : 雷雨露 ( 1 9 9 4 一 ) , 女, 武 汉 大学 外 国语 言 文 学 学 院 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究 方 向 : 英美文学。
刺, 也有 专家 学者 从作 品多 变 的形式 和 丰富 的幻想 分析 其语 言艺 术 。二 十世 纪初 。 随着 越来 越 多人关
注 到 巴赫 金 的研究 , 他 的 狂欢 化诗学 理论 也声 名 大
的 古代 。 巴赫金 的“ 狂欢节 笑 文化 ” 则是 指 狂欢节 化
的 文学 。随着 历史 的发展 和社 会 的变 迁 , 狂欢 节 中
的文学 意蕴 。
一
、
“ 全 民狂 欢 ” 状 态 的 特 有逻 辑
泛。 一些 评论 家着 重参 照作 品历史 的背 景分 析其对
十 八世 纪 前半 叶英 国统 治 阶级 的腐 败 和罪 恶 的讽
一
作 为欧 洲 民俗 文化 的重要 组成 之 一 , 狂 欢节 这 民俗 活动 具有 久 远而 深 刻 的历 史 渊 源 和社 会 意 义。 欧洲 民众 狂欢节 式 的庆典 甚至 可 以追溯 到久 远
的 庆典 活动逐 渐消 减 了原 始 的祈祷 及巫 术功 能 , 逐 渐转 型成 宗教 仪式 与其他 生活形 态 的混 合 。 人人 都 能参 与其 中的狂欢节 , 往 往发 生和集 中在广 场这 一
活 动场所 , 这个 地点 象征着 狂欢 庆典 “ 全 民性 ” 的本 质, 于此 同时 , 也意 味着狂欢 庆典 的“ 包 容性 ” 。 在 狂 欢 庆 典 的广场上 , 人们 将享 受 自由与 平 等 。人 与人 之 间的距 离将 消失 ,那些平 日被 看重 的毕恭 毕敬 、 礼貌 谦 虚 、 小 心谨 慎等 等 都将 不 复 存 在 , 人 们 之 间
“ 狂欢化 ” , 是在 文学 体裁 中不断 转化 与渗透 一切 狂
欢 节 式 的庆 贺 、 仪式、 形式。所以, 巴赫 金 的“ 狂 欢 化” 理论 无 疑为读 者 解读 《 格 列佛 游记 》 提供 了一个
全新 的视角 和清 晰 的理论 依 据 。 《 格列 佛游 记》 这 部
小说 生 动 、 有趣、 可读 性强 。 讽 刺艺 术 既有西 方古 代 以来 的喜剧 传统 ,也 有从 乔 纳森 ・ 斯威 夫特 生活 背
论《 格列佛游记》 的狂欢色彩
雷雨 露
( 武汉 大学 外 国语言 文学 学 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2 )
摘 要 : 二 十 世 纪初 , 巴赫金 的狂 欢化理 论 在 西方理 论 学界 引起 重 大反 响 , 为广 大读 者 品评 文
学作 品提 供 了新 的视 角。乔 纳森 ・ 斯威 夫特 的《 格 列佛 游记》 是 一部优 秀的讽刺 小说 , 其 中的狂 欢 化 色彩值 得 深入探 讨 。 本 文 试分析 《 格 列佛 游记》 中“ 全 民狂 欢” 状 态的特 有逻辑 , 探 讨“ 狂 欢 式” 设
作 为 乔 纳森 ・ 斯 威 夫 特 著 名 的讽 刺 作 品之 一 . 《 格 列佛 游记 》 广受 好 评 。 该作品中, 叙述 人里 梅尔 ・ 格 列佛 以第 一人称 讲 述 了 自己在利 立浦 特 、 布罗 卜
丁 奈格 、 飞岛国、 彗驷 国等 国的奇 闻异 事 。 这部 小说 艺 术形 式 相对 完 美 、 写 作 手 法 细腻 丰富 、 情 节 设计
湖北 工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I n d u s t r i a l P o l y t e c h n i c
Fe b. , 201 7
第3 O卷第 1 期
Vo 1 . 3 O No . 1
一
9 9—
雷雨露 : 论《 格 列佛 游记 》 的 狂欢 色彩
荒 诞离 奇 、 思 想 观念 较 为 清 晰 。 深 刻 地反 映 了当 时 的英 国统 治 阶级 的 昏庸腐 朽 和残酷暴 戾 。 从 出版 至
今, 国 内外 学 者 以及 评 论 家 对其 分 析 详 实 、 视 角 广
托 邦理 想世 界 , 旨在帮 助读者 全 面深刻 地 了解小 说
定 的双 重性 , 挖掘 “ 狂 欢 色彩 ” 背后展 现 的鸟托 邦理 想 世界 , 旨在 帮助 读者 全 面而深 刻地 了解 小说 的文 学意蕴 , 帮 助读 者理 解斯 威 夫特 关心 国 家、 社 会 的 心情 , 同 时也 帮助 读者体 会作 者追 求 自由、 平 等 的愿望 。 关键 词 : 格 列佛 游记 ; 狂 欢化 ; 巴赫金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8 1 5 3 ( 2 0 1 7 ) O l — O 0 9 9 — 0 3
景下 。 英 国市 民社 会生 活 中萌芽 与发展 的狂欢化 特
征。 小 说作 者在 不知不 觉 中为《 格 列佛 游记 》 添加 了 抹狂 欢色 彩 , 值 得深 入探讨 。 本 文试 分析 《 格列 佛
一
游记》 中“ 全 民狂 欢 ” 状 态 的 特 有 逻辑 , 探讨 “ 狂 欢 式” 设 定 的双重 性 。 挖掘 “ 狂欢 色 彩 ” 背 后 展 现 的乌
噪, 在 西 方文 学理 论学 界 引起 了重大 反 响。在 代表 作《 陀思 妥耶夫 斯基 诗 学 问题》 和《 拉 伯雷 的创 作 和 中世 纪 与 文艺 复 兴 时 期 的 民 间“ 狂欢化 ” 问题 。“ 狂欢 化 ” 理论
来 自于文本 的语 言 、 结构 以及人 文 内容 。巴赫金 的
亲昵 而 随意 的接触 成 为狂 欢 庆 典 中 唯一 起 作 用 的
活动 。
在《 格 列佛游 记》 中, 作 者斯威 夫 特一 次 又一 次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一 O 1 — 1 8
作 者简介 : 雷雨露 ( 1 9 9 4 一 ) , 女, 武 汉 大学 外 国语 言 文 学 学 院 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究 方 向 : 英美文学。
刺, 也有 专家 学者 从作 品多 变 的形式 和 丰富 的幻想 分析 其语 言艺 术 。二 十世 纪初 。 随着 越来 越 多人关
注 到 巴赫 金 的研究 , 他 的 狂欢 化诗学 理论 也声 名 大
的 古代 。 巴赫金 的“ 狂欢节 笑 文化 ” 则是 指 狂欢节 化
的 文学 。随着 历史 的发展 和社 会 的变 迁 , 狂欢 节 中
的文学 意蕴 。
一
、
“ 全 民狂 欢 ” 状 态 的 特 有逻 辑
泛。 一些 评论 家着 重参 照作 品历史 的背 景分 析其对
十 八世 纪 前半 叶英 国统 治 阶级 的腐 败 和罪 恶 的讽
一
作 为欧 洲 民俗 文化 的重要 组成 之 一 , 狂 欢节 这 民俗 活动 具有 久 远而 深 刻 的历 史 渊 源 和社 会 意 义。 欧洲 民众 狂欢节 式 的庆典 甚至 可 以追溯 到久 远
的 庆典 活动逐 渐消 减 了原 始 的祈祷 及巫 术功 能 , 逐 渐转 型成 宗教 仪式 与其他 生活形 态 的混 合 。 人人 都 能参 与其 中的狂欢节 , 往 往发 生和集 中在广 场这 一
活 动场所 , 这个 地点 象征着 狂欢 庆典 “ 全 民性 ” 的本 质, 于此 同时 , 也意 味着狂欢 庆典 的“ 包 容性 ” 。 在 狂 欢 庆 典 的广场上 , 人们 将享 受 自由与 平 等 。人 与人 之 间的距 离将 消失 ,那些平 日被 看重 的毕恭 毕敬 、 礼貌 谦 虚 、 小 心谨 慎等 等 都将 不 复 存 在 , 人 们 之 间
“ 狂欢化 ” , 是在 文学 体裁 中不断 转化 与渗透 一切 狂
欢 节 式 的庆 贺 、 仪式、 形式。所以, 巴赫 金 的“ 狂 欢 化” 理论 无 疑为读 者 解读 《 格 列佛 游记 》 提供 了一个
全新 的视角 和清 晰 的理论 依 据 。 《 格列 佛游 记》 这 部
小说 生 动 、 有趣、 可读 性强 。 讽 刺艺 术 既有西 方古 代 以来 的喜剧 传统 ,也 有从 乔 纳森 ・ 斯威 夫特 生活 背
论《 格列佛游记》 的狂欢色彩
雷雨 露
( 武汉 大学 外 国语言 文学 学 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2 )
摘 要 : 二 十 世 纪初 , 巴赫金 的狂 欢化理 论 在 西方理 论 学界 引起 重 大反 响 , 为广 大读 者 品评 文
学作 品提 供 了新 的视 角。乔 纳森 ・ 斯威 夫特 的《 格 列佛 游记》 是 一部优 秀的讽刺 小说 , 其 中的狂 欢 化 色彩值 得 深入探 讨 。 本 文 试分析 《 格 列佛 游记》 中“ 全 民狂 欢” 状 态的特 有逻辑 , 探 讨“ 狂 欢 式” 设
作 为 乔 纳森 ・ 斯 威 夫 特 著 名 的讽 刺 作 品之 一 . 《 格 列佛 游记 》 广受 好 评 。 该作品中, 叙述 人里 梅尔 ・ 格 列佛 以第 一人称 讲 述 了 自己在利 立浦 特 、 布罗 卜
丁 奈格 、 飞岛国、 彗驷 国等 国的奇 闻异 事 。 这部 小说 艺 术形 式 相对 完 美 、 写 作 手 法 细腻 丰富 、 情 节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