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昭通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云南七年级下地理月考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
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中东》一节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中东最丰富的是石油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C. 中东和西亚所表示的范围完全相同
D. 中东地区的石油以外销为主,自身消费量小
【答案】C
【解析】解:A、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故B不符合题意;
C、中东和西亚的范围不同,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别是少了阿富汗,多了埃及.故C符合题意;
D、中东地区的石油以外销为主,自身消费量小.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该铁路沿线地区主要的宗教建筑是()
2.(2)图中海峡沟通的两大洋是()
2.(3)在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往来中,中国需要从马来西亚大量进口的货物是
()
A. 庙宇
B. 佛塔
C. 清真寺
D. 教堂
【答案】C
【解析】(1)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典型宗教建筑。
故选C。
【答案】C
【解析】(2)读图可知,图中海峡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故选C。
【答案】C
【解析】(3)马来西亚盛产油棕,因此从马来西亚进口货物,最应该进口棕榈油。
故选C。
3.(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澜沧江⑤雅鲁藏布江
3.(2)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B
【解析】(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故选B。
【答案】C
【解析】(2)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
升高,冰川融化加快。
故选C。
4.(1)图中C和D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4.(2)西亚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A. 亚洲、非洲
B. 非洲、亚洲
C. 欧洲、亚洲
D. 北美洲、亚洲
【答案】B
【解析】(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依据位置,图中C为非洲、D为亚洲。
故选B。
【答案】C
【解析】(2)西亚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五海”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内陆交界处,里海不属于海洋。
故选C。
5.(1)环绕北冰洋各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
5.(2)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
A. 北美洲、亚洲、欧洲
B. 非洲、亚洲、北美洲
C.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D. 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答案】A
【解析】(1)根据陆地轮廓可以识别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①②③分别是北美洲、
亚洲、欧洲。
故选A。
【答案】C
【解析】(2)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显示北极熊无家可归,揭示了全
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极冰融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故选C。
6.(1)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错误的是()
6.(2)中东因盛产石油享誉世界,许多大型邮轮穿梭往来于图中A海峡,该海峡是
()
6.(3)图中①地的气候,正确的是()
A.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 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有限的水资源
C. 存在明显的宗教信仰差异
D.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答案】D
【解析】(1)西亚地区一直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该地区由于战略地位重要,
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有限的水资源,存在明显的宗教信仰差异,矛盾冲突一直不断;与该地区农业类型无关,且该地区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故选D。
【答案】B
【解析】(2)西亚地区因盛产石油而出名,是“世界石油宝库”,该地区的石油主要分
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许多油轮穿梭于A表示的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也因此称
为“世界石油海峡”。
故选B。
【答案】B
【解析】(3)图中①地是阿拉伯半岛,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终年盛行下沉气流,气候
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故选B。
7.图中序号与地理特征搭配正确的()
A. ①冬季温和多雨,住木屋,穿毛皮,传统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B. ②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住高脚屋,穿和服
C. ③终年高温多雨,住窑洞,以马车为交通工具
D. ④终年炎热干燥,住帐篷,穿白色长袍,过着游牧生活
【答案】D
【解析】①地是东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区地处高纬,气候严寒,居住在东西伯利亚的
亚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乘坐狗拉雪橇,故A不符合题意;
②地是印度尼西亚,该国家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而和服是日本人
的民族服饰,故B不符合题意;
③地是印度,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住窑洞,以马车为
交通工具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景色,故D不符合题意。
④地是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故乡,该地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
生活,是因为阿拉伯半岛位于热带沙漠气候,纬度较低,气候炎热干燥,故D符合题意。
8.(1)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8.(2)下列气候资料图与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大致吻合的是()
A. 纬度位置较低
B. 西南季风不稳定
C. 地形复杂多样
D. 三面濒临海洋
【答案】B
【解析】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
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答案】A
【解析】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
因此印度的气候特点A图气候特点相吻合,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9.(1)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9.(2)距离长城站最近的大洲是()
9.(3)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南极站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0.(1)图示路线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10.(2)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了南极酷寒的原因,其包括()
①气温极低,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
②地处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③绝大部分地区被厚达2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
10.(3)小张在南极大陆考察时,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答案】B
【解析】(1)从图示航线可以看出,小张随科考队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故选B。
【答案】D
【解析】(2)①南极地区气温极低,导致蒸发微弱,带走热量少,但并不是酷寒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②南极地区纬度高,获得太阳光热少,气候酷寒,符合题意;
③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极厚,海拔高,气温低,加剧了南极地区的寒冷,符合题意;
④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受海洋影响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C
【解析】(3)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A正确;
极端的低温,酷烈的寒冷,往往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B正确;
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在南极考察不会遭受白熊的袭击,C错误;
南极洲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纵横交错的冰隙,冰雪覆盖的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D正确。
故选C。
11.(1)上图中箭头显示的主要是()
11.(2)下列的描述,正确的是()
11.(3)图中,A河流域主要的农作物是()
A. 东亚西南季风
B. 欧洲西风
C. 东南亚台风
D. 南亚西南季风
【答案】D
【解析】(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
每年6月到10月为雨季,如图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
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从3月到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故选D。
【答案】B
【解析】(2)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图中所示正盛行西南季风,其带来大量降水,说明该地区处于雨季,故B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A
【解析】(3)从图中看出,A河是恒河,该河流域降水丰富,其经济作物是黄麻,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选A。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
12.(1)在图中G弧线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
12.(2)A、B、C各表示一个大洋,其中A________洋,B________洋,C________洋.12.(3)中国在南极建的科学考察站E是________站.
12.(4)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应选择()
12.(5)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是因为()
①南极地区纬度更高②南极地区海拔高
③南极地区是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④北极地区无冰雪覆盖
【答案】
【解析】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
【答案】大西, 太平, 印度
【解析】读图可得,A是大西洋,B是太平洋,C是印度洋.
【答案】中山
【解析】中国在南极建的科学考察站E是中山站.
【答案】A
【解析】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所以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应选择中国的春节前后;
【答案】B
【解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是因为南极地区海拔高,南极地区是冰雪覆盖的高
原大陆.
13.(1)东南亚地处两洲、两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两洲指的是:A________、
B________,两洋指的是:C________、D________.
13.(2)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仅是因为它位于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还因为这里有被称为世界“海上交通咽喉”的G________.
13.(3)东南亚主要由E________和F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3.(4)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地处________(热带、温带、寒带),这里气候湿热,非常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其中________ 等的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答案】亚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
【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中A是亚洲,B是大洋洲,C是太平洋,D是印度洋;【答案】马六甲海峡
【解析】(2)图中G是马六甲海峡;
【答案】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解析】(3)图中E是中南半岛,F是马来群岛;
【答案】热带, 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
【解析】(4)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地处热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非常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其中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
蕉麻等的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14.(1)某校小华同学在图中量得航线长度为8.1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________.(用数字式表达)
14.(2)护航编队依次经过南海,________海峡,________洋,最后到达索马里附近
海域.
14.(3)有了中国海军的护航,法国商人放心地从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B国________
进口了石油,油轮从A________湾出发,依次经过C________海峡,阿拉伯海,红海,
D________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F________洋,最后到达法国.
14.(4)法国商人在途经D运河所在的E国时,又顺便购买了一批E国出口量最多的
________(农产品),该农产品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河谷地和三角洲.
【答案】1: 100000000
【解析】解:(1)图中距离为8.1厘米,实际距离是81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
【答案】马六甲, 印度
【解析】(2)读图可得:护航编队依次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最后到达索
马里附近海域.
【答案】沙特阿拉伯, 波斯, 霍尔木兹, 苏伊士, 大西
【解析】(3)读图可得: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B国即沙特阿拉伯,油轮从波斯湾出发,依次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洋,最后到达法国.
【答案】长绒棉, 尼罗
【解析】(4)埃及出口量最多的农产品是长绒棉,该农产品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
三角洲.
15.(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地形特点是________。
15.(2)中南半岛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15.(3)湄公河三角洲地形以________为主,该地成为重要农业区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15.(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附近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解析】(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答案】(2)自北向南, 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
【解析】(2)河流受地势北高南低的影响,多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答案】(3)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解析】(3)湄公河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这些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答案】(4)河流入海口附近多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
发达,江海联运、交通便利
【解析】(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冲积平
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人口稠密、农
业发达的地区。
16.(1)关于两极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16.(2)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的长城站比昆仑站更加寒冷
B. 南极地区因为其淡水资源短缺,被称为“白色荒漠
C. 北极加速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
D. 甲是格陵兰岛,乙位于北美洲
【答案】C
【解析】A、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南极地区的昆仑站比长城站更加寒冷。
故A不符合题意;
B、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
部是雪,被称为白色荒漠。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
上68\% 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故B不符合题意;
C、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
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跟踪考察表明,在1978-1996年间,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 ,北极熊等极
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故C符合题意;
D、甲是格陵兰岛,乙位于亚洲。
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D
【解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
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结合题意,保护地球上这片净土的正确做法的是D.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17.(1)读图可知前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举办国都位于______洲,该大洲的居民大
多信仰________教。
17.(2)唯一两次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国家是意大利,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国属于
________国家,居民主要是________人种。
17.(3)图中①②③④地人口最稀疏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图中甲国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甲国和巴西的政治、经济合作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1)欧, 基督
【解析】(1)读图可知前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举办国都位于欧洲,该大洲的居民大
多信仰基督教。
【答案】(2)发达, 白色
【解析】(2)唯一两次举办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国家是意大利,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国
属于发达国家,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
【答案】(3)④, 位于原始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
【解析】(3)图中①②③④地人口最稀疏的是④,原因是位于原始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
【答案】(4)英语
, 南北对话
【解析】(4)图中甲国是澳大利亚,居民通用的语言是英语,甲国和巴西的政治、经
济合作被称为“南北对话”。
18.(1)本区地处________洲、非洲、________洲的交界处.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
道“________”,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8.(2)伊拉克的首都是________.伊拉克位于伊朗的________方向.
18.(3)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是________运河.
18.(4)本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湾及其沿岸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
海洋运往西欧、日本和________等发达地区,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区匮乏的资源是________资源.
18.(5)本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大多数信仰的宗教是
________教.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18.(6)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二条即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亚, 欧, 丝绸之路
【解析】解:(1)从图示区域看出是西亚,该区域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就是由我国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因此该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答案】巴格达, 西北
【解析】(2)伊拉克的首都是巴格达;从图中得知伊拉克位于伊朗的西北方向;
【答案】苏伊士
【解析】(3)从图中看出,①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答案】波斯, 美国, 水
【解析】(4)西亚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该区域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
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日本和美国;由于本区属热
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因此水资源匮乏;
【答案】伊斯兰, 为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防沙隔热
【解析】(5)西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由于西亚和北非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为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防沙隔热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
【答案】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
海(内陆湖)之间
【解析】(6)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地理位置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