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物理八下《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公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流体的概念,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升力的产生。
【教学难点】
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升力的产生。
课前准备
乒乓球、吸管、筷子、小纸船、水槽、两张纸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如图),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100米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似乎在比赛,彼此靠得较拢,平行着驶向前方。
突然,正在疾驶中的“豪克〞号好似被大船吸引似的,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撞去。
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撞出个大洞,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
据说海事法庭在处理这件奇案时,也只得糊里糊涂地判处船长指挥不当呢!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人们总算明白了,这次海面上的飞来横祸,与流体的压强有关。
流体压强与流速又是什么关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提出问题。
液体、气体都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怎样的关系呢?
2.实验探究。
做教材P163图8-50、图8-51两个小实验,如以下图。
3.实验分析。
按图8-50操作时,发现两乒乓球向中间靠拢,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得出乒乓球的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受到的压强,再仔细分析乒乓球内侧和外侧的不同条件,内侧条件不同之处在于:内侧空气流速大,而外侧空气流速小,因而得出结论: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按图8-51操作,会发现两小纸船向中间靠拢,同样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得出小纸船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受到的压强,再仔细分析小纸船外侧和内侧的不同条件,内外条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内侧水的流速大于外侧水的流速,因而得出结论: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4.实验结论。
探究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探究点二升力的产生
问题:如以下图,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飞机起飞的画面,可是沉重的飞机不是像鸟一样扇动翅膀飞行的,它的“翅膀〞不能煽动,是什么原因使得飞机飞起来的呢?
讲解: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当飞机在机场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机翼的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如以下图。
学生看图:观察以下图,分析鸟类展开双翅,即使不扑打,也能在空中滑翔而不会跌下来的原因。
分析:鸟翅如同机翼,鸟翅的上方是曲面,下方近似于平面,气流通过上方的速度大于下方气流的速度。
因此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鸟在空中滑翔不会掉下来。
多媒体展示:水翼船(如图)在高速行驶时,水翼会获得升力,使船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减少水对船体的阻力,进一步提高船速。
三、板书设计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流体
气体与液体的统称。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三、板书设计
由于流体力学本身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光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流体流动的特点和作用在机翼上、下方的压力大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感性认识,
真正体会到神奇升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g=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难点
(1)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重力的方向。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假设干个钩码。
演示实验:重垂线、汤匙、木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大小用什么测量?
2.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种不同情况木球运动:
1.把一只木球举到一定高度放手让其自由下落。
2.把一只木球斜面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滚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
师:以上三种木球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落向地面。
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这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师:你讲得很好,说明你很善于观察、思考。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来自地球的力。
板书: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三、新课内容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1重力,图6—19的配文。
生:阅读。
师:通过以上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生乙: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生丙: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成熟的苹果会竖直下落。
师:大家阅读很认真,而且抓住了要点,讲得很好。
据说正是下落的苹果打在牛顿的头
上,激发了他的灵感,翻开了揭示引力迷宫的大门。
希望以后下落的桔子、梨子打在你们的头上,你们也能产生灵感,再翻开一个个科学迷宫。
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重力的认识也一样,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信息窗〞。
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生: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师:对,地球是否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根据是什么?
生:根据物体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
师:有疑问吗?
生:地球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怎么不会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
师:因为墙球的质量很大,受到的力很小,所以感觉不到地球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
板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1.重力的大小
师:重力是一种力,则重力也应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重力的作用点如何确定?下面,我们先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
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定。
师:正确。
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大小?
生: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师:根本正确,请大家注意: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要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指针示数稳定,才能读出示数。
否则,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指针示数不稳定,无法读出示数的。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112“实验探究〞
请同学们猜想:钩码的质量越大,那么钩码所受的重力是否也越大?
生:钩码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也越大。
师: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生:实验。
师:现在大家根本上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道任何猜想是要用实验验证。
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
生:桌面上有6只质量为50g 的钩码,第1次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只钩码,测出它的重力大小,然后逐个增加,分别出2只钩码,3只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并填在课本P112表格中,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你设计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下面大家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检查。
催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下面请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看看哪些数据是相似的,哪些数据表现出异常,为什么会这样?
生:讨论、交流。
师: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生: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 /kgo
师:正确,你归纳得很好,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 表示物重,m 表示质量,g 表示一个物体的物重跟这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则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为m
G =g 或G =mg 。
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 =10N /kg ,而lkg 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10N 。
如果题目没有交代,一般g 取9.8N /kg 。
板书:G/m -g ,或G=mg 。
m 单位是kg ,G 单位是N ,g 单位是N/kg 。
例题1:课题P113。
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指出:一道题目中有两个质量,两个重力,应用角标以示区别,如m 1、m 2,G 1、G 2。
例题2:一块钢锭质量是4t ,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m=4t=4⨯103kg g=9.8N/kg
求:G=?
解:G=mg=4⨯103kg ⨯9.8N/kg=3.92⨯104N
答:钢锭所受的重力是3.92 104N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人们常说“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或“买10kg的大米〞都指的是质量,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特别是还有不少的物理书、科普书也把重力称为重量。
为了回避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彼此矛盾的提法,我们教材中将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称为物重,质量就是质量,不提“重量〞这个词。
2.重力的方向
请同学们观察:(1)小木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
引导学生分析:小球受重力作用自由下落,下落时运动方向即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悬挂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拉悬线自由下垂,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
师: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板书: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出示重垂线,让学生观察。
演示重垂线检查教室墙面否竖直。
师:重垂线的原理是什么?
生: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师:你还知道重垂线有哪些应用?
生甲:用重垂线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
生乙: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演示实验如以下图,让学生观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重垂线与水平桌面、倾斜桌面是否垂直?
生:两条重垂线方向相同,都在竖直方向,重垂线方向与水平桌面垂直,与倾斜桌面不垂直。
师:课后每位同学自制一重垂线,校准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窗台是否水平。
师:地球是圆的,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所受重力都是竖直向下的?(出示在和我们中
国相对应的地球的另一面阿根廷人的幻灯片)
生:讨论、交流。
师:重力方向实质是指向地心的。
(地球半径方向和地球外表—一水平面垂直),对于中国人和阿根廷人上下判断与我们是一样的。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师:请问学们阅读课本P114下半局部内容。
学生阅读
帅: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是叫做重心。
生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球的重心在球心。
师:有问题吗?
生:质量分布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如何确定?
师:这样的物体的重心也是可以计算出来,只是很复杂,还必须使用高等数学。
但其中一些小物体的重心也可以通过实验把它的大致位置找出来,如课本P114图6—24,汤匙的重心。
下面请大家找一找自己的钢笔、铅笔、文具盒的重心。
学生随堂实验探究。
师:人体的重心会随姿态的改变而改变,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
人下蹲时,重心如何改变;人站起来时,重心又如何改变。
生:人下蹲时,重心降低;人站起来时,重心升高。
师:由于重力的作用线过重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测定。
演示实验:先后用绳系住方形薄板同一条边上的两个端点,并悬挂起来,板静止时,重心在过端点的竖直线上,将两次悬挂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竖直线画下来,可以确定重心就在这两条线的交点O处。
实验结果说明:方形薄板的重心就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师:悬挂法可以确立各种物体的重心,一般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115“信息窗〞提高物体稳度的决窍。
学生阅读
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提高稳度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大支面,二是降低重心。
课堂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对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与质量关系为G =mg ,g=9.8N /kg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师:你归纳得很好,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希望今后保持这种习惯,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1.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m
G =g ,G =mg m 单位是kg ,G 单位是N ,g 取9.8N /kg(或10N /kg)
表示质量为lkg 的物体,受到重力为9.8N 。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以小实验导入新课,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分析重力的方向、作用点——重心,并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得出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信息窗中的阅读材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重心与稳度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