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3课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多媒体展示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如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5.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1、视频蜗牛。
2、在今天的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根据视频和黑板上的内容说一说。
3、我们应该怎样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呢?
板书设计:
蜗牛
身体分为:壳头触角眼睛嘴腹尾等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蜗牛(二)
教学目标:
1.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2.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四、继续观察蜗牛(多媒体展示,观看视频材料)
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小结本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3.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方法:观察与讲解结合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教学准备】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学生预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我们可以在校园的哪些地方找到它们呢?
4.学生再次预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寻访活动准备
1.明确寻访的任务和观察的方法。
(1)这次寻访小动物朋友,我们可以采用哪些观察的方法呢?
(2)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要求。
2.小朋友们肯定知道像七星瓢虫、青蛙等小动物,它们能保护农作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寻访小动物朋友的研究活动就要开始了,揭示课题:寻访小动物。
3.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曾经见过的小动物们,课件出示常见小动物的图片。
二、秋天的校园里,我们能寻访到哪些小动物?
1.校园里,如果我们现在去寻访小动物朋友,估计你能找到哪些小动物呢?
(2)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伤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得关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富的直接认识。
④有秩序地出去,不能喧哗影响隔壁班上课,观察完后全班先集合,一起回教室。
⑤观察时间10分钟,带好笔和纸,做好记录表。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做好观察记录表。
五、交流展示寻访活动的收获
1.寻访到了哪些小动物?
2.展示观察记录并作指导。
3.如何确定不知名的小动物的名字?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教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问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学生回答:轻轻摩擦、轻敲、浇水„„解决: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2.1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掌握一些探寻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动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结合蜗牛的身体特征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提出新的问题,蜗牛能长时间放在水里吗?
4.让我们作为课下作业,请同学们认真的搜索确认。
六、概念整理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蜗牛(一)
学习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4.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2-3只蜗牛、放大镜
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样性,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难点:让学生懂得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观察探究,操作实验,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谜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个关于小动物的迷语,猜猜它们是谁?课件依次出示谜语。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①见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便过后查找它们名称时对照。
②观察难以亲近的小动物(如鸟类)要静静地远观,不宜接近。
(2)观察要求:
①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②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③在寻访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说它是牛,不拉犁头,力气不大,背着屋走。
板书课题:蜗牛
提问:同学们原来观察过蜗牛吗?这节课中,让蜗牛成为我们的朋友,让我们来了解和观察一下蜗牛吧。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1、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进行观察?(放大镜)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
(1)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七星瓢虫
(2)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3)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蜘蛛
(4)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
(5)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
2、出示蜗牛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认识蜗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3、蜗牛的生活环境。
4、蜗牛壳的观察。对于蜗牛壳,你有什么发现?
5、蜗牛身体的观察。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会有怎样的反应。
6、蜗牛腹足的观察。蜗牛有脚吗?是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7、蜗牛爬行的观察。观察蜗牛在各种物体上的爬行。
8、蜗牛爬行痕迹的观察。说说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一道白线?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9、蜗牛触角的观察。蜗牛能看见东西吗?
三、我们来养蜗牛
看课本28页怎样饲养蜗牛,
四、画蜗牛
1、同学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我们的朋友蜗牛呢?让我们一起动手画一画蜗牛吧?
2、展示。
五、小结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多媒体展示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如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5.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1、视频蜗牛。
2、在今天的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根据视频和黑板上的内容说一说。
3、我们应该怎样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呢?
板书设计:
蜗牛
身体分为:壳头触角眼睛嘴腹尾等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蜗牛(二)
教学目标:
1.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2.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四、继续观察蜗牛(多媒体展示,观看视频材料)
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小结本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3.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方法:观察与讲解结合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教学准备】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学生预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我们可以在校园的哪些地方找到它们呢?
4.学生再次预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寻访活动准备
1.明确寻访的任务和观察的方法。
(1)这次寻访小动物朋友,我们可以采用哪些观察的方法呢?
(2)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要求。
2.小朋友们肯定知道像七星瓢虫、青蛙等小动物,它们能保护农作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寻访小动物朋友的研究活动就要开始了,揭示课题:寻访小动物。
3.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曾经见过的小动物们,课件出示常见小动物的图片。
二、秋天的校园里,我们能寻访到哪些小动物?
1.校园里,如果我们现在去寻访小动物朋友,估计你能找到哪些小动物呢?
(2)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伤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得关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富的直接认识。
④有秩序地出去,不能喧哗影响隔壁班上课,观察完后全班先集合,一起回教室。
⑤观察时间10分钟,带好笔和纸,做好记录表。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做好观察记录表。
五、交流展示寻访活动的收获
1.寻访到了哪些小动物?
2.展示观察记录并作指导。
3.如何确定不知名的小动物的名字?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教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问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学生回答:轻轻摩擦、轻敲、浇水„„解决: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2.1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掌握一些探寻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动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结合蜗牛的身体特征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提出新的问题,蜗牛能长时间放在水里吗?
4.让我们作为课下作业,请同学们认真的搜索确认。
六、概念整理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蜗牛(一)
学习目标: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4.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2-3只蜗牛、放大镜
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样性,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难点:让学生懂得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观察探究,操作实验,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谜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个关于小动物的迷语,猜猜它们是谁?课件依次出示谜语。
(1)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①见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便过后查找它们名称时对照。
②观察难以亲近的小动物(如鸟类)要静静地远观,不宜接近。
(2)观察要求:
①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②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③在寻访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说它是牛,不拉犁头,力气不大,背着屋走。
板书课题:蜗牛
提问:同学们原来观察过蜗牛吗?这节课中,让蜗牛成为我们的朋友,让我们来了解和观察一下蜗牛吧。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1、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进行观察?(放大镜)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
(1)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著名。——七星瓢虫
(2)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3)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蜘蛛
(4)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
(5)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
2、出示蜗牛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认识蜗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3、蜗牛的生活环境。
4、蜗牛壳的观察。对于蜗牛壳,你有什么发现?
5、蜗牛身体的观察。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会有怎样的反应。
6、蜗牛腹足的观察。蜗牛有脚吗?是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7、蜗牛爬行的观察。观察蜗牛在各种物体上的爬行。
8、蜗牛爬行痕迹的观察。说说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一道白线?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9、蜗牛触角的观察。蜗牛能看见东西吗?
三、我们来养蜗牛
看课本28页怎样饲养蜗牛,
四、画蜗牛
1、同学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我们的朋友蜗牛呢?让我们一起动手画一画蜗牛吧?
2、展示。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