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变与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
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变与策略探讨
A Study on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Strategy of Government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 黄 娜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Huang Na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摘 要:食品安全监管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做好该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质量,政府部门需要找准相应方向,转变自身在食品监管工作中的职能。

基于此,本文将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职能转变的重要性、转变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转变
Abstrac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people,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o this work well.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government need to find the right directionand change their own functions in the supervision work. This articlewill analyze the importance and strategy of the government ’s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 words :Governmen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203.9
食品安全问题很早就受到了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如果此项工作质量不佳,会导致部分威胁人们健康乃至生命的食品流入市场。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因为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与传统食品成分不同的新型食品,此类食品因为成分不同,导致传统食品安全监管方法不再适用,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1 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职能转变方向
1.1 食品安全保障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新型食品层出不穷,这些
食品品的成分与以往的食品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有人工合成的成分、新型的化学成分等。

鉴于这些新型食品成分的特征,要对此进行检测,必须从专业角度上采用相应的技术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但在早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因为还没有出现此类食品,所以检测技术上并不包含对新型食品的检测,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受到了巨大阻碍[1]。

近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技术上的缺陷,导致无法保障市场上的食品安全,这违背了此项工作的初衷。

在职能转变的角度上,地方政府部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执行者,有必要围绕新型食品,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有力支撑,可以判断新
作者简介:黄 娜(1998—),女,本科;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doi:10.16736/41-1434/ts.2019.04.029
型食品是否安全,从而落实保障食品安全的目标。

此外,在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能效,政府部门还应当配置相应的专业人力,即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组织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项小组,在面对新型食品检测工作时,由专项小组来操作相对专业技术,且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如没有专业人员支撑,会因为专业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形同虚设,这也是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职能转变的重要性表现。

1.2 行业约束性
食品企业作为食品产出的主要来源,其生产过程、所用材料等是否符合行业规范,将决定食品是否安全。

要使食品企业遵守行业规范,仅靠规定与食品企业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政府部门通过食品安全监管来进行约束,但如果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仍按照早期工作职能来开展工作,产生的约束性将会大幅度降低。

此时如果政府部门不进行职能转变,将无法管制新型食品中的不安全食品。

综上可见,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转变,对食品行业的约束性有重要影响,为了保障行业约束性,必须进行职能转变。

除了上述提到的专业技术方向以外,政府部门针对新型食品应提出更加细化的规范内容,例如针对某新型食品中所有成分的用量,在对人体无害的原则上提出用量标准,给实际检测工作提供方向。

1.3 职能针对性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所有食品的安全性,使食品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在早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会针对所有产品进行监管。

但早期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对于食品的分类不够明确,且围绕不同种类的食品成立了专项小组,此时在面对一些分类模糊的食品时,会出现不同小组之间的重复检查,这种现象不仅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性、针对性有着较大的影响,还容易引起商户的反感与市场用户的偏见,在反复检查下,市场用户会肆意猜测受检企业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相应降低企业对商户的信赖度,此时商户自然会产生不满情绪。

在上述背景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地方政府部门应围绕职能针对性要求来进行职能转变,力求将产品分类细化,保障专项小组可以有序、有条理地开展工作,此举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合理性、科学性。

2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职能转变策略
2.1 提高专业水平
提高专业水平是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因此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举措。

具体策略上,①政府部门可以采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来实现高效率、高准确性市场产品分类工作,即通过网络渠道来收集市场产品种类,再借助大数据技术终端自动对收集种类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地方政府可以给专项小组提供工作方向。

②在专项小组的实际工作中,为了准确了解新型食品的成分及其含量,地方政府部门在职能转变要求下,应引进相应的专业技术,例如先进的化学成分检测技术等,以判断农产品中是否存在过多的农药残留;人工合成食品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以及成分种类等,根据这些结果可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2]。

在使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如果专项小组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则说明小组成员无法应用专业技术,同时对食品安全的判断结果也会变得不可靠。

在职能转变要求下,需要提高专项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可以采取培训方法,即围绕引进的先进技术,依照其使用方法、使用规范以及检测范围等来制定培训内容,再定期组织专业小组人员进行培训,且在每次培训之后有必要检查小组人员的受训结果,以保障专项小组职能得以完全发挥。

2.2 行业约束性合理调整
早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经表现出良好的行业约束性,只是在现代技术发展下,其约束性范围存在缺陷,所以在职能要求下,现代政府部门应当重视食品安全监管行业约束性的调整,同时调整工作不能盲目开展,需要确认其中方向。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行业约束性调整的方向,应主要针对新出现的食品来扩张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实现全面约束管制的效果;针对
118食品内的新原料设定用量新标准,对食品行业进行全面约束管制,全面保障食品的安全。

2.3 职能针对性强化
现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能针对性略显不足,所以有必要进行强化。

在强化策略上,①需要制定强化方向,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避免小组重复工作的问题。

②围绕强化方向,应结合现代食品市场表现,根据各类新型食品的原料、产出来源等进行细化分类,要避免重复分类现象,最终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专项小组的专业水平,给其分配专业对口的工作任务,由此实现职能针对性转变目的。

3 结语
本文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变与策略
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变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而言十分重要。

在市场趋势下,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强必要性,所以本文分析了其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围绕分析得到的方向,本文提出了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变策略,通过此部分分析内容,可以优化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全面性、效率性、可靠性、针对性等。

参考文献:
[1]张 潮,王晓莉.从政府管理到社会治理: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实践逻辑[J].科学社会主义,2016(2):96-101.
[2]沈亚平,林宝秀.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注意力配置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3-48.
(上接第115页)
质量提高,有利于生产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2.4 合理的包装工艺
选择透气率较低且透光性较差的材质作为炒货食
品的外包装袋。

炒货食品一般属于高油脂食品,当油脂遇到氧和光照时,食品会氧化变质。

因此,很多炒货食品的外包装都是内覆膜材质,建议选择镀铝膜包装,从而有效延长炒货食品的保质期。

一年中长期在市场中流通的炒货食品,可以选择表1中的包装材料。

表1 不同包装材料的透气性能分析表
包装材料外膜厚度/(×10-6 m )
内膜厚度/(×10-6 m )
透气量(24 h ,25 ℃)/(mL·m 2)
镀铝膜/BOPP 20401~5KPA/CPP 204010KOP/CPP 204010KPET/CPP
12
40
6~10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渐增加,这对炒货食品的加工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分析炒货食品氧化与霉变的原因,通过选择合适原料、科学储存原料、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添加抗氧化剂和脱氧剂、适宜的包装材质等方式,延长炒货食品的保质期,从而提高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 洋,段文锋,赵 敏.我国坚果炒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J].食品工业科技,2016,34(9):272-276,279.
[2]林富强.炒货食品氧化霉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7(3):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