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 毕业16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六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听力测试(5分)
请认真听两遍短文,然后完成下面各题。

1.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⑴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唯一获得者。

………………………( ) ⑵正好经过190次试验,青蒿素被成功地分离出来。

……………………………( ) ⑶蒿类植物中含有青蒿素有效成分的主要是新鲜的叶子。

…………………………( )
2.你对这篇短文的哪些地方感触较深?它让你产生了哪些感受?请选择一处在下面写一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积累(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矗.立(zh ù) 逞.强好胜(ch ěn ɡ)
B. 侮.辱(w ǔ) 有求必应.
(y īn ɡ) C.贮.蓄(ch ù) 称.心如意 (ch èn ɡ) D. 敷衍.(y ǎn ) 深情厚谊.
(y ì) 2.下列词语中汉字全写对的一组是……………………………………………………( )
A. 天真无邪 晃然大悟 眼花瞭乱
B. 指手划脚 秉烛夜游 枝繁叶茂
C. 揠苗助长 囫囵吞枣
赏心悦目 D. 聚精汇神 雪中送碳 满腹疑惑
3.下面词语中的“走”字和“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意思相同的是………( )
A. 走.亲戚
B.奔走.相告
C. 走.投无路
D. 走.
味儿 4.下列句子表达意思不会让人产生不同理解的是………………………………… ( )
A.船已启航,二日到达。

B.学生正在开联欢会。

C.李明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D.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A.然而只有就因此
B. 然而只有才如果
C.因此只要就然而
D. 因此只有才如果
6.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

B.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

C.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
....地奋斗。

D.灾区人民挨冻受饿,他却不动声色
....,只管自己赚钱。

7.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顺序正确的是………………………………()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如果没有孟母,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①而且搬到学堂附近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机杼”的佳话
②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③孟母为了儿子能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8.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的俗语,不恰当的一组是…………………………………()
A.让我这种小脑不发达的人去跳舞,那不是赶着鸭子上架
......吗?——强人所难
B.不动脑筋地蛮干,你这跟从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有什么区别?——徒劳无益
C.你不要再这山望着那山高
.......了,脚踏实地干点事才是正经。

——见异思迁
D.人家还没说你呢,就赶着去解释,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吗?——笑里藏刀
9.下面诗句中与季节、现象不能对应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春——东风拂面
B.接天莲叶无穷碧——夏——烈日炎炎
C.停车坐爱枫林晚——秋——落叶纷纷
D.梅子黄时日日晴——冬——银装素裹
10.下面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 孙悟空——大闹天宫
C. 曹操——三顾茅庐
D. 刘姥姥——进大观园
三、重温课文(共16分)
(一)背诵诗文,按提示填空。

1.元代白朴所做的散曲《天净沙·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
十个字写出了五种色彩,把一个斑斓的秋天展示在我们眼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句话出自寓言
故事《》,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的寓言故事还有《》《》《》。

(二)回顾文段,回答问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当“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时,“我”会想些什么
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想要挡什么?为什么要挡?请用四字词语概括从“挡”
这个小动作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母亲与“我”的这段对话中,她的情绪是有变化的。

母亲说下列话的时候分别是什么
情绪?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分)
喜出望外小心翼翼欢快欣喜充满自责
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母亲说这句话时应该是()的。

⑵“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母亲说这句话时应该是()的。

⑶“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母亲说这句话时应该是()的。

⑷“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
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母亲说过这段话后
是()的。

四、阅读实践(共24分)
老师领进门
①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四个年级就是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

②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③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弟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④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儿开得娇艳,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

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

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⑤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

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
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⑥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的门下授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地。

⑦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栽培了我,给我开了窍。

⑧有一年,我回家乡去,遇到田老师正拄着拐杖在村边散步。

我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我会查字典。

(按提示填空,6分)
“点”字按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_____(D B P Q),再查音节______(diɑn biɑn diɑnɡ qiɑnɡ) ,按部首查字法应该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

“点”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小小的痕迹;②表示少量;③一一地查对;④滴;⑤播种;⑥在许多人或事物中指定;⑦点缀;⑧引着火;⑨指点;启发。

给下列词句中的“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⑴点.菜()⑵春雨点点
..入地。

()
⑶点.数儿()⑷脚踏实地干点.事。

()
⑸装点.()⑹你真聪明,一点.就透!()
⑺斑点.()⑻奶奶正在地里点.豆子。

()
2.在这篇文章中“老师领进门”中的“老师”指的是谁?“门”指的又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中讲到的田老师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弟弟的小手,在描红摹纸上写的
那首小诗我们也学过。

请根据田老师编的小故事回忆这首诗,并把它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老师当年上课时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田老师编的故事怎么样?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田老师的门下授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地。

”你是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请在下面写一写你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选择教过你的一位老师,简要地写一写他(她)是怎样领你进“门”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即将毕业,你想对领自己入门的老师说点什么?请写在下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园地(30分)
小学生活结束后,你和最要好的同学很有可能就此分别,就读于不同的学校。

你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他(她)说。

现在请拿起你的笔给他(她)写一封信吧!
注意:1.书信的格式一定要正确。

2.文中出现人名、地名时一律用“xx”代替。

3.字数不少于400。

2016年六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 ⑴×⑵×⑶√(每小题1分,满分3分)
2.答案略。

(根据学生所答酌情给分,2分)
二、1.D 2.C 3.B 4.B 5.D 6.D 7.C 8.D 9.D 10.C
三、(一)1.青山绿水(1分)白草红叶黄花(1分)
2.舟已行矣(1分)而剑不行(1分)做事不能拘泥固执,要懂得变通,要用发
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意思对即可,1分)寓言故事略(每个1分)(二)1.答案略。

(所写符合人物当时情绪即可,满分2分)
2.挡住窗外正在飘落的树叶。

(意思对即可,1分)
为了不让儿子触景生情,伤感失落。

(意思对即可,1分)
例如:心思细腻体贴入微……(写出一个即可得分,1分)
3. ⑴小心翼翼⑵喜出望外⑶欢快欣喜⑷充满自责
四、1.D dian 灬 5 ⑴⑥⑵④⑶③⑷②⑸⑦⑹⑨⑺①⑻⑤
(每空0.5分,满分6分)
2.田老师(1分)文学的大门或文学殿堂的大门(1分)
3.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每空0.5分,满分2分)
4.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意思对即可,满分3分)
5.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写出任意两个即可,每个1分,满分2分)
6.田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就像“春雨入土”一般,进入学生的心灵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把我们领进了文学的殿堂。

(意思对即可,满分3
分)
7.答案略。

(根据学生所答酌情给分,满分3分)
五、一看格式是否正确(称呼格式,问候语格式,正文格式,祝福语格式,署名格式,日期格
式,一处1分,6分)
二看讲述条理是否清楚;(0—5分)
三看描写是否具体;(0—5分)
四看语句是否通顺;(0—5分)
五看书写是否工整,有无错别字;(0—5分)
六看是否使用标点符号。

(0—4分)
六年级听力材料
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

受父亲的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在书堆里长大,喜欢浏览医书上精致的插图。

稍微长大一些后,她就爬到楼顶阁楼里翻看各类古代医学书籍。

她在获得2011年拉斯克医学奖时曾表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关键时刻给予她灵感……她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病药物。


在经过190次的试验失败后,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终于分离出了青蒿素。

他们用青蒿素治疗感染疟疾的老鼠,结果疗效显著。

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在动物试验中获得了成功,但是能让人服用吗?在后续研究中,屠呦呦与几位同事多次亲身试药,并逐步加大剂量,以试验青蒿素的安全性。

他们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分析发现,蒿类植物具有抗虐作用的主要是叶子,而且只有新鲜的叶子才含有青蒿素的有效成分。

正是因为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药物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药物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