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北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6
油田在持续地水驱开发过程中,会导致其含水越来越高,虽然如此,但其依然具有较高的可开采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油田具体的油层分布,找出合理的开采策略。

杏北油田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水驱开发后,综合含水已经超过90%,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开发方式,已经很难再持续获得原油,对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油层分布并提出针对性的开发模式。

1 杏北油田剩余油层分布
杏北油田具有层数较多、砂体多样化、垂直角度岩性多元化等特点,同时其水平角度上河道沙、薄层砂、表外层和泥岩区都大量存在且并不独立,这都造成了该油田的多种油层之间的含油量差距较大,即使同一油层的含油分布也比较不均匀。

1.1 纵向剩余油分布
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的层面的水淹情况不太一致,在未见水层、见水层未水淹区、低含水水淹区都有油的分布。

在含油多的区域,下部多属于水淹区,上部则通常不属于水淹区。

位于下部的油具有低饱和度的特点,而上部存留的油则多为高饱和度。

在油层组上,剩余油主要集中在葡Ⅰ4-7、葡Ⅱ组、高Ⅰ组三个油层组;但绝对剩余储量上,以萨Ⅱ组、萨Ⅲ组居多,合计占据了三分之二。

1.2 平面剩余油分布
在平面方向上,剩余油的分布有带状分布和连片分布的特点。

多分布在砂体的边缘位置、砂体与一些障碍物交合的区域,具有片状分布的特点。

因为油层的厚度较小,使得剩余的油分布呈现连带的特点;因为前期注水严重,使得岩性脆弱的地区被水淹严重,滞留了一部分油。

2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1)储层非均质性。

在地下原油所依赖存储的物质中,因为其形状的差异、空隙的存在与不同、渗透性的差异等,使得其存储油的性能存在不同,在水驱开采后能够保留的油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2)构造位置。

岩层的不同位置所具有的对水和油的结合能力不同,带来了油的分布的不同。

其中断层的边缘位置容易滞留水分,同样也会滞留一定的剩余油分,而构造比较高的位置也有同样的效果。

(3)沉积相、砂体发育。

一些砂体无法控制油层,这与其发育的情况有直接的关系。

(4)注采关系的影响。

注采系统越完善、采井的数量越多,注水量越大,注水方式越合理,则剩余油的分布越少。

3 杏北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开发对策3.1 主力油层继续开发的对策
从水平的角度看,主力油层的储油能力较弱,但
在厚油层的上部与下部则在特高含水期依然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它们分别属于低水淹和未水淹段,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水驱方式已经难以采油。

如继续开采主力油层所储存的油,需要采用如下两种方式:(1)继续采用水驱动力,同时利用细分开采技术,进一步将其中的原油尽力开采出来。

(2)借助化学驱油的模式,一方面对波及的体积进行扩充,使得驱油效率得以提升,由此实现对采油率提升的目标。

3.2 非主力油层继续开采的对策
非主力油层在特高含水期所储存的油通常集中在前缘一、二、三类储层中,很多都是因为注采不完善的原因造成的。

非主力油层的继续开采需要对注采关系进行健全,并促进它们的动用状况。

3.2.1 注采系统比较完善的井区
这种井区的特点是地面之上的设备和系统都比较完善,但因为油井下面的岩层位置不佳,或是处于水淹边缘的部位,或者砂体的情况不好,造成了水驱效果不佳,有油剩下,需要对这种油井进行改造。

比如一些因为层间干扰致使动用不佳的油层内剩余油,应当根据选井选层的模式,采取相应的压裂、换泵、堵水等举措,对油层的动用情况进行改变,探索开采的潜力。

又比如一些地面注采关系较好,只是垂直角度层间干扰大,造成的吸水不良剩余的原油,建议采取的方案是增注注水井。

再比如广泛存在的薄差储层,因为油层性质不佳造成油层动用状况不佳,则建议借助油水井压裂措施对剩余油进行开发。

3.2.2 注采系统不完善井区
杏北油田还存在一些因为注采系统本身不够完善,其适应性不良,使得一些砂体出现了有采无注而导致的剩余油,建议进行油井转注以解决上述问题。

如果剩余油是因为注入多余采出导致的,应实施油井补孔措施,使得单砂体的注采关系得以完善。

对于因断层遮挡造成的剩余油,建议采用油井补孔措施;如果剩余油富集区内有采出井点时,建议使用油井压裂。

3.2.3 井网无法控制区
一些难以控制的井网导致的出现剩余油的现象,建议对井网进行加密调整。

相应的研究表明,进行3次加密布井,能提升采油量5000t以上,然而其有效布井区小,分布也较散;对此在实践中建议2次加密补充布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杏北油田在处于特高含水期的状态下,应当根据其具体剩余油的分布采取针对性的开发对策,由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开采效率,使得油田的供油能力最大化。

杏北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策略
张海英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 黑龙江 大庆 163511
摘要:杏北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分析了该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杏北油田 特高含水期 开发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