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故障追踪仪功能快捷操作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故障追踪仪功能快捷操作手册1.简述:
光缆故障追踪仪具有光缆普查功能,通过简单使用弯曲光缆的方法可以识别光缆,并且弯曲直径可达1m,不同于传统的切割、弯折、冷冻等光缆识别方法,光缆故障点追踪仪的光缆普查功能是全新的不损伤光缆的检测技术,其强大的应用功能可以大大减少光缆抢修维护的时间,降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成本,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光缆普查功能时,需要两名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为:仪表操作者和光缆操作者,仪表操作者利用仪表做测试,光缆操作者弯曲光缆,二者相互配合,通过仪表的蜂鸣器声音指示和迹线图显示来识别光缆。

2.光缆普查
光缆操作者确认井盖下面究竟哪条光缆是仪器组正在寻找故障的对应光缆,需要用到普查功能。

2.1.光缆普查——仪表操作者
(1)、将设备通过光纤跳线连接到测试光缆上,并固定跳线,避免由跳线引入干扰信号。

(2)、长按设备电源开关3s,进入开机界面,点击“光缆普查”进入光缆普查界面,如下图1:
(3)、点击“线路设置”,如下图2:
(4)、选择适当的距离范围与脉冲宽度,点击获取,得出测试线路情况;确定好末端标杆(可以通过设备自动默认和手动放置标杆),设置好末端标杆后,点击“确定”,进入普查测试界面,如下图3:
(5)、在测试光缆无外界干扰时,普查界面显示为一条水平直线,如下图4。

(6)、当调试仪表结束后,通知现场组的人员,对光缆进行 1.2 操作;当发现目标光缆时。

仪表会出现下图 5 情况,且仪表会发出蜂鸣声。

2.2.光缆普查——光缆操作者
普查的现场操作是——取井下一段接近圆弧弯曲的光缆AB,AB 之间光缆长约0.8~1.2m,如图6 所示。

开始普查时,光缆操作者用手(或工具,不想下井的话)握住光缆AB 之间,使光缆在位置1 与位置2 之间来回摆动(中间摆动过程时间约 1 秒),到达位置 1 和位置2 的时候再停顿约1 秒。

位置1 与位置2 面角度为45°~90°即可。

如此反复直到普查确认。

备注:TF500 普查现场操作是对光缆做宏观的弯曲动作,有别于敲击方式的普查操作,能有效避免声音串扰而造成使用者的误判,使判断更加清晰准确。

当井下被查找光缆都捆扎在一起的时候,应当适当松开扎带,避免相互之间的活动干扰。

必要时可以用手或工具临时固定其他未被普查的光缆
3.光缆追踪
准确定位井下光缆距离末端点(一般默认为光缆故障断点)以及距离仪表多少米,需要使用到追踪功能模块。

3.1.进入追踪界面
(1)、当仪表还处于普查界面时,可以直接点击“追踪关联”进入追踪界面,并且可以不用线路设置,因为在普查中已经设置过。

如图7:
(2)、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从主页进入,点击“故障追踪”,
如图8:
进入追踪界面后需要进行点击“线路设置”,如图9:
线路测试前选择适当的距离范围与脉冲宽度,再点击获取;测试结束后TF500 软件会默认结束事件点为末端位置(当然也可以点击放大后确认末端位置或人工改变末端位置,以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运
用)。

确认线路设置位置后,点击“确定”。

如图10:
3.2.获取模板与追踪
追踪的现场操作是——取井下一段接近圆弧弯曲的光缆AB,AB 之间光缆长约0.8~1.2m,如图11 所示。

(1)、光缆操作者接到仪表操作者通知将要获取模板时,人员用手(或工具,不想下井的话)握住光缆AB 之间,使光缆固定在位置1 保持静止不动直到获取模板结束。

建议位置1 就取光缆靠在井下竖直的墙壁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晃动。

仪表操作者在接到现场组通知(已使光缆在位置1 保持静止不动后)可以获取模板后,点击“模
板获取”,如图12 所示。

(2)、当模板获取结束后,仪表操作者通知现场组已完成模板获取,则这时光缆操作者将井下光缆AB 弯曲到位置2(位置1与位置2面角度为45°~90°)后保持静止不动;现场组再通知仪表操作者可以开始追踪;仪表操作者人员点击“故障追踪”,最后得到如下图13 所示故障位置信息。

追踪完毕,光缆操作者才可以放开光缆。

备注:反过来位置2 模板获取,位置1 故障追踪,也可以;测量多次,能避免弯曲手法不到位而引起的追踪点的偏移(往往是第一个峰值不够高而使得软件找到更靠近末端点的位置),多次测量结果中离末端距离较远的值更为真实(前端噪声引起的误报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