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样卷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
高二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试卷Ⅰ和试卷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Ⅰ的答案做在答题卡上,试卷Ⅱ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卷Ⅰ 选择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4年12月26日,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兰新全线开通运营。
下图为兰新高铁线路示意图和局部路段景观图。
完成1~3题。
1.高铁沿线防护设施P 的主要作用是
A.防噪音
B.防滑坡
C.防风沙
D.防洪水 2.兰新高铁沿线可以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
A.三月茶树吐嫩黄
B.风力电机迎风飞旋
C.沟壑纵横风雨狂
D.花开四季香飘万里 3.兰新高铁运营后产生的影响是
①人口外迁规模迅速萎缩 ②缓解兰新铁路货运压力 ③缩短运输距离节约时间 ④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主要城市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相对值折线图,完成4、5题。
4.甲乙丙三条折线中,分别与平均湿度、 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相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5.影响乌鲁木齐、杭州两城市日照时数 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天气状况
B.纬度
北 京 天津 呼
和浩特
哈尔滨 杭州 济南 武汉 昆明 乌鲁木
齐
兰新高铁局部路段景观图
C.下垫面性质
D.地形
下图为2000、2010年安徽、贵州、宁夏和新疆四省区省际平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净迁出人口/总人口)比较图。
净迁移率为正值表示人口迁入,负值表示迁出。
完成6、7题。
6.2010年四省区中安徽人口净迁移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人口增长过快,压力过大
C.环境人口容量最小
D.距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更近
7.1949年以来,新疆一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口净迁入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状况 B.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 C.国土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状况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1958-2007年平均暴雪量(单位:mm )等值线空间分布图。
完成8、9题。
8.甲、乙两地多年平均暴雪量差值有可能为
A.50mm
B.200mm
C.350mm
D.400mm 9.影响东北地区东南侧暴雪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地形
B.水汽、地形
C.纬度、大气环流
D.洋流、地形
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下表
- -人口净迁移
率(%)
° 3842465054
10.甲省(区)最有可能是
A.宁夏
B.海南
C.黑龙江
D.北京 11.浙江较江苏叶面积指数大的主要原因是浙江
A.复种指数高
B.省份面积小
C.平原面积大
D.林地比重大
下图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010年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比较。
完成12、13题。
16、
都机场(海机场(定机场(南苑机场(海关机场邯郸机场
女河机场浦东机场(桥机场(萧山机场(禄口机场(强机场(社机场(放机场(义乌机场
港机场
云机场(安机场(澳门机场
灶机场(砂机场(江机场
(
万人
次)
岛群 舟 山
16.R 河流河口建有大型水闸,其主要功能是
①防止海水入侵 ②提高运河通航能力 ③防洪、发电 ④蓄洪、养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岙山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周边地区原油产量大
B.靠近深水良港,海运便利
C.建设用地多,地价低
D.地理位置隐秘,安全性高
18.汉江流域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是 ①流程长,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
②上下游落差大,流速快,节省运行时间 ③汉江全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④含沙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9.丹江口水库建设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A.含沙量减小
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C.地下水水位升高
D.水温变化幅度增大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乌伦古湖为一内流湖,其离额尔齐斯河最近处不足2千米。
为了改善乌伦古湖的生态,1969年修建了沟通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湖的水渠。
完成20、22题。
20.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21.额尔齐斯河注入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图例
国界线
河 流
城 市 湖 泊 荒 漠 公 路 4946
22.1969年水渠建成后,乌伦古湖和额尔齐斯河水流方向及湖水矿化度(水中含盐类的
数量)变化为
A.乌伦古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变低
B.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变低
C.乌伦古湖流入额尔齐斯河;变高
D.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变高
城市热岛范围以城市内各点与郊区平均温度差值为0℃的等值线确定。
读北京市不同时期热岛范围分布图。
完成23、25题。
23.北京市城市的主要扩展方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4.影响①地城市热岛范围变化的
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河流
B.地形
C.交通
D.政治
25.0℃等值线的分布变化反映出
②地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出现逆城市化
B.经济发展衰退
C.生态环境改善
D.水域面积缩小
卷Ⅱ综合题
二、综合题。
(共2题,50分)
2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华北地区是我国秸秆产量最大的地
区,近年来,河北等华北省份的秸秆产量不断提高,同时该地区的水资源消耗逐步增加,水资源环境趋于恶化。
下列两图示意2012年河北省用水量结构和华北地区秸秆类型结构。
(1)M地为我国的冻害中心之一,分析该冻害中心的形成原因。
(10分)
(2)分析华北地区以玉米、小麦类秸秆为主且总量大的原因。
(6分)
(3)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分析华北地区秸秆产量增加易引发的环境问题。
(10分)2012年河北省用水量结构(单位:亿m3)华北地区秸秆类型结构(单位:万吨)
2.82
25.11
26.04
3.8
1000
1500
115.4 116.0 116.6 117.2
27.污染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就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或
者在生产过程中使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的那些产业。
读下表,
回答问题。
(24分)
(1)归纳我国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的特征。
(6分)
(2)简析西部地区“吸引”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的原因。
(6分)
(3)简述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12分)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二地理样卷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26分)
(1)①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
②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
③受冬季风影响时间较长;
④地形(秦岭)阻挡,冷空气山前堆积;
⑤该地区经济较发达,受冻害影响损失大。
(每点2分,共10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①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其它季节气候较为干燥,适合玉米、小麦种植;;
②玉米、小麦喜温喜光,耐寒耐旱,地区适应性强;
③华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播种面积大,产量高(2分,共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①秸秆产量增加,表明农业播种面积扩大,农业需水量增加;
②农药、化肥等施用量增加,加剧水污染;
③农业用水增加,造成水资源短缺;
④地下水抽取量加大,引发地面沉降;
⑤灌溉面积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每点2分,共10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7.(24分)
(1)①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
(2分)
②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
(2分)
③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
(2分)
(2)①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是我国天然的能源与化工基地(2分);
②生产成本地区差异。
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等相对较低(2分);
③政策因素。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环保要求较低,导致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西部(2分)。
(3)影响:
①西部生态脆弱,大量污染物排放易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2分);
②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出现威胁全国生态安全(2分);
③西部地区治理能力较弱,大量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入使区域环境风险加剧(2分)。
措施:
①综合评估环境承载力,适度转入(2分);
②严格落实转入企业污染排放控制技术(2分);
③推行清洁生产,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生产、集中治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