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1×15)
1.调查研究样本的容量一般不少于(B)。
A.50
B.100
C.150
D.200
2.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求中,形成(B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教育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 A)
A工具书 B必备书 C宜看书 D须知书
4.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资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
创作的( A)文献.
A原始 B检索性 C参考性 D.综合性
5.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实称为(B ).
A.课题审查
B.课题论证
C.课题评估
D.课题鉴定
6.最早使用日记法的是( B)
A.洛克
B.洛齐
C.皮亚杰
D.陈鹤琴
7.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是( C)
A.真实性
B.前实验
C.准实验
D.探索性实验
8.科学研究始于( B )
A.现状
B.问题
C. 实践
D.个体实验
9.研究生没有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属于(C )类文献.
A.书籍
B.报到
C.教育档案
D.其他
10.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的是(B ).
A.现状调查
B.发展调查
C.相关调查
D.测量调查
11.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
A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 B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
C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D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12.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是(D )
A.选择制作评价工具
B.确定评价标准
C.确定总目标
D.收集评价信息并整理分析得出的结论
13.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某中学的师资状况,有效克服以偏概全的弊病,宜采用(D)
A.抽样调查B.相关调查C.个案调查D.普遍调查
14.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特征的是(D )
A.报告性
B.汇编性
C.简明性
D.原始性
15.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过程,其最后一个环节是( D)
A.问题
B.计划
C.行动
D.反思
二、填空题(11×5)
1.科学研究是由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一2
2.教育研究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评阶段)三个阶段。
一7
3.系统抽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4. 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渠道分为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和(自选)课题。
二38
5.确定性原则有具体明确、冷热相济、(难易兼顾)三点要求。
6.教育文献主要有书籍、报刊和(交流文献)三大类。
三
7.教育调查研究法的特点有原始性、间接性和(广泛性)。
8.根据教育观察的情境条件是在自然状态还是人工控制状态的观察目的,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五114
9.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10.不同的环境也可以作为自变量。
学校、地区、班级等环境因素都可以作为变量,即(环境)变量。
11.(测验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12.总体方差与总体标准差,是以(总体作为研究对象)时的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13.当遇到顺序变量相应的数据总体不是正态分布,而且抽样的样本容量(小
于30)时,采用等级相关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开
平方数。
14.个案研究的方法有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和(教育会诊法)九226
15.一般论文的框架结构由标题,摘要,引言,(正文 )和讨论与结论五部分组成。
三、名词解释(×5)
1.教育研究一1
2.检索工具
3.教育文献三61
4.教育观察法五110
5.教育实验研究法七168
5. 个案研究法九215
6.样本
四、简答题(×5)
1.简单叙述测验在选择题目及编排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2.简述定性分析的程序。
3.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四99
4.教育调查研究的实施一般包括哪些步骤?六142
5.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
八194
五、案例分析(×2)
六、论述题(×1)
参考答案
一.BBABA BCBCB ADDDD
二.1. 方法技术 2. 总评阶段3.选择样本4.5. 难易兼顾
6. 交流文献
7. 广泛性
8. 实验观察法
9. 参考文献查找方式10. 环境
11. 测验法12. 总体作为研究对象13. 小于30 14. 教育会诊法15. 正文
三
1.教育研究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的活动。
2.检索工具就是用以积累或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包括为检索而标识的文献检
索和配备的一切设备和措施。
3.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是对人类从
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4.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
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5.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
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6.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个体进行研究,被抽到的个体称为样品,样品的全体称
为样本。
四
1.(1)选择题目时,首先要注意测验的目的、功能、性质,分析项目是否能够测定所需要的特征。
其次选择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再次题目的难度一般要适中四所选题目要与当初的变体计划作对照,看是否各部分当然题目都能按比率选入。
同时还要看项目数量是否适合测验所限定的时间。
(2)试题编排时,题目的编排要合理,一般开头安排些难度较小的题目。
一般情况下,有并列式和混合螺旋式两种方式安排。
2.(一)研究问题的确定(二)研究资料的收集(三)资料的整理分析 1.资料的初步整理与分析 2.资料的归类与深入分析(四)研究结果的呈现
3.(1)课题名称 (2)研究的目的意义 (3)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 (4)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5)研究内容及方法 (6)研究进度 (7)成果形式 (8)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 (9)现有基础 (10)经费估算 (11)参考文献与附录
4.(一)明确问题,形成调查 1 .阐述研究设计 2.选择调查对象 3.确定方法手段 4.编制选用工具
5.制定调查计划(二)(三)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5.(一)有利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二)有利于促进教育研究模式的变革,推动科学的发展(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四)有利于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增强教师的乐趣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