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学模式运用的十大误区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教学模式运用的十大误区范文
误区一:只爱一枝,不采百花。
这主要表现为:一花障目,忽略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不少老师看到或听到一种模式,没有经过对比与分析,就开始运用该模式,且不再学习其他,也看不到其他模式,甚至出现了一个区域的所有学科都学习一种模式的现象。
如新中国成立后普遍采用的前苏联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上世纪末大众推崇的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本世纪初伴随新课程改革推行的合作教学法,都曾独领风骚很长时间。
但在运用模式时,我们要切记,教学有模式,但并非模式化。
误区二:浅尝辄止,不愿深究。
这主要表现为:乱花迷眼,忽略了教学模式的稳定性。
有个别教师,面对众多的教学模式,每一种都试试,每一种都拿来用用,用不了多久就换另一种。
他们没有耐心,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深究,对每一种模式都缺少深入思考,加之专业理论功底不强,无法细细品尝模式的妙处。
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
为此,教师在运用时也需要假以时日领略其妙。
误区三:只要招数,不要道数。
这主要表现为:华而不实,忽略了教学模式的理论性。
有的教师不深究该模式是由何种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的,只学外在的流程、结构,外表光鲜,但缺乏灵魂和根基。
其实,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
的,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
学习教学模式,必然包括对其理论部分的学习、理解和接纳。
误区四:只管行走,不顾方向。
这主要表现为:心无所向,忽略了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有的教师只按照固定模式走,不深究该模式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其实,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教学目标设计的,指向于目标的达成、任务的落实。
教学模式永远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
误区五:只顾照搬,不管差别。
这主要表现为:东施效颦,忽略了教学模式的独特性。
只顾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缺失对自己、对学生、对学校情况的分析。
实际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其特殊性,其运用也有一定的条件性,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
我们如果直接照搬他人模式,极易引起水土不服。
为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
误区六:只管模仿,不顾初心。
这主要表现为:邯郸学步,忽略了教师的自主性。
有的教师缺乏专业自信,盲目崇拜别人,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真正的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比如上个世纪初对西方自由教学模式的引进,几乎大多数学校都在学习探究
式教学模式,忽略了自身原有的优势与特色。
而本世纪初,美国中小
学也来上海学校取经,学习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
误区七:只取树叶,不管主干。
这主要表现为:一叶障目,忽
略了教学模式的完整性。
有的教师被局部的暂时的程序或架构吸引,只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用,看不到教学模式的全部。
其实,每个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一种模式,而是一个系统的模式。
误区八:只顾生吞,不会品尝。
这主要表现为:囫囵吞枣,忽
略教学模式的深刻性。
有的教师学习、运用教学模式时,不加咀嚼,
不辨滋味,不加分析,不愿思考,笼统含混地接受。
其实,教学模式的产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值得含英咀华,细细思索其后面的背景及理论,以便取其精华,为后续的化模式、建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误区九:只有克隆,不能改创。
这主要表现为:依样画葫芦,
忽略了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教学模式常常是在某种理论或思想的催化下
产生的,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场景和条件不同,
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误区十:只有一时,不愿长久。
这主要表现为:虎头蛇尾,忽
略了教学模式的持久性。
很多教师在采用他人模式的时候,缺乏耐心
深入的探究,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对教学模式进行诠释,缺乏深厚的专业能力予以建构和重构,结果就无法及时见到效果,更难以持续运用该教学模式,最终陷入不良行为程式。
当然,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存在优势及局限性,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厚与完善,不断进行动态调整,要根据教师特点、学生发展特点、教学目标、学科特点等进行选择性的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根据个人情况、学校情况进行改良和创新。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