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江西余干2016届高三高考文科综合能力第三次冲刺试卷部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
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2.“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大的成就是:()
A.电的发明和应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
C.通讯技术的新发明D.交通运输工具的新发明
4.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爆发原因是资产阶级政权反动统治
②成立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社委员会
③巴黎公社政权性质是工农联合政权
④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经验教训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
”该思想家的观点是()
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
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
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
6.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
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
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
7.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
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8.东方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果戈里
B.泰戈尔
C.鲁迅
D.高尔基
9.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
10.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
A. 完善人民政协制度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D.发展村民选举制度
11.下表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发表的几部代表性作品。
其内容反映毛泽东的思想出发点是
A.独立自主B.理论联系实际
C.武装斗争D.批评与自我批评
12.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
B.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扩大缓和了社会矛盾
C.福利政策的实施压制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D.反映了大规模福利政策实施的弊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81年,中国人在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自主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便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
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这种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
为了保护陵寝的风水不被破坏,他们弃用冒白汽、拉长笛的蒸汽火车头,而让骡马充当火车头。
材料二自民国成立以来,报馆林立,报纸风行,言论界之发达,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然究其内容,或由政府收买,或由政党收买,或由一机关收买,故一言一论,必须随买主之
旨意,而不能自由,其有卓然独立,而不为金钱利用者,又不免为两方所忌,此报界所以日趋黑暗也。
——1913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评论材料三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
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
……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政治生活。
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政治信息,还可以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胥铁路”修筑的背景是什么?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什么问题?
⑵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之一,有怎样的功能?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⑶对比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三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说明什么问题?除了材料三中所说的功能外,互联网还有什么功能?结合你对互联网的了解或使用,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两例即可)。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在历史研究课上,某同学搜集的历史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什么? 并请你对以上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逐一作简要说明。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
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漫画。
(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并指出这一国际关系特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
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
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
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
……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1)概括材料一中对“解放宣言”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有人对材料一中“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的观点提出质疑。
请阐述其理由。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联?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因作战失利受到惩罚”,反映的是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A、B项材料并未反映。
D项说法本身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可以分析出
他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故本题选B项。
A项不符合史实,只是不再认同教会和教皇的权威;C项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解释《圣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改革·挑战教会权威
3.【答案】A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其中电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大的成就。
故选择A。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巴黎公社政权性质并不是工农联合政权,而是纯粹的无产阶级的专政,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一次伟大的尝试,所以本题凡是含③均是错误的,其他几个选项均是对巴黎公社的正确描述,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对巴黎公社的认识
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主旨思想是作者认为中国的学说与制度同西方的有本质的区别,就如牛与马一样各不相同,中国既不能学习西方的“用”也不必学习西方的“本”,所以AC两项错误。
D项是无关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6.【答案】B
【解析】公路交通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表现,在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国家未能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所以本题应选择B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欧共体的理解。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美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时间是70年代,应该是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A项美国的政策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B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是1962年。
C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所以选A。
8.【答案】B
【解析】泰戈尔以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
9.【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欧洲联盟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政治合作的国际组织。
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
10.【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和法制的严厉践踏,所以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其实采取的措施也只能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本题关键在于要知道“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和法制的严厉践踏”即可,另外,其他的三个选项和材料的主旨是没有关系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从制度方面避免文革的发生
1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深入湖南农村对农民运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可以分析出毛泽东十分注意从实际出发,理论
要联系实际,故本题选B项。
A、C、D不符合材料信息。
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理论联系实际。
12.【答案】D
【解析】略
13.【答案】(1)背景: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举办一批民用工业,河北开平矿务局是其中之一,为了将它所产的煤炭运出而修建了唐胥铁路。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受中国封建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束缚,西方先进科技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报纸的功能:宣传思想、方针和政策,发布国际国内的新闻事件,发布经济信息、娱乐信息等。
(3)互联网作为高科技条件下的最新大众媒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它的推广和使用,并
利用它来促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说明了当今中国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和民主政治观。
(言之成理即可)
特点: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还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互动性。
(举例:查资料、看新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发邮件、网上聊天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归纳。
14.【答案】⑴主题:“冷战”或“两极格局”。
说明: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的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⑵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地位动摇。
⑶特征: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
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题目设问很简单,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脉络和特点。
15.【答案】(1)态度一:喜悦(欢迎)。
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态度二:愤怒(反对)。
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
(2)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
(3)现象: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
关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