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4常见的盐(练习)(原卷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8.4 常见的盐(练习)
【基础篇】
1.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也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B.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又可做面点发酵剂
C.石灰石可以做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可用于补钙剂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2.下列溶液不显碱性的是()
A.火碱B.氯化钠C.碳酸钠D.碳酸氢钠
3.做面包时常用到一种既能减少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又能使面包松软的白色物质是()A.食醋B.苏打C.食盐D.蔗糖
4.下列关于Ca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由一个钙元素、一个碳元素和三个氧元素组成
B.性质:能与稀硫酸反应
C.用途:煅烧可制得氢氧化钙
D.制取:用生石灰与水反应
5.将下列溶液在常温下两两混合,实验现象与其他三组明显不同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
B.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
6.下列物质在水中都能溶解的一组是()
A.Na2CO3、Ba(OH)2、BaCO3、AgCl
B.BaSO4、NaHCO3、Cu(OH)2、Ca(NO3)2
C.Na2SO4、BaCl2、FeSO4、KOH
D.NaCl、CaCO3、K2CO3、NH4Cl
7.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从属”关系的是()选项X Y
A 氧化物纯净物
B 溶液乳浊液
C 单质金属
D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A.A B.B C.C D.D
8.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常用钠单质与二氧化碳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B.性质: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C.用途: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D.组成: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
9.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
B.若C为MgCl2,则A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C.C为盐、D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中和反应
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
10.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b:熟石灰;c:纯碱;d:食盐;e:烧碱,请选择合适的标号填空。
(1)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
(2)可以制造肥皂的物质是;
(3)在日常生活中用作调味剂的是;
(4)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5)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提高篇】
11.Zn(OH)2是不溶干水的碱,ZnCl2可溶于水。
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ZnCl2的是()
A.锌和稀盐酸B.氧化锌和稀盐酸
C.氢氧化锌和稀盐酸D.氢氧化锌和氯化钾溶液
12.向某澄清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此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下列中的()
A.MgSO4B.Na2CO3C.Na2SO4D.AgNO3
13.下列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Ca(OH)2B.KNO3、MgCl2
C.Na2CO3、HNO3D.KOH、HCl
14.下边五环图中的每个环代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两环相交表示两者之间能相互反应。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15.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16.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气体不断增多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D.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 mL
17.已知某反应Ca(OH)2+YCln→CaCl2+Z,那么Z(不含氮元素)可能是①水②可溶性碱
③难溶性碱④难溶性盐()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物质间反应的规律是继续学习科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①⑥”,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隔开)
①CO2②KNO3溶液③H2O④CuSO4溶液⑤稀H2SO4⑥NaOH溶液⑦Fe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3)请学出一个化合反应的方程式。
19.某同学设计下列试管实验来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NaOH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②Na2SO4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混合
③Na2CO3溶液与稀盐酸溶液混合
④铁钉与稀硫酸混合
⑤Ba(NO3)2溶液与稀H2SO4混合
(1)从物质类别和构成的角度分析:实验(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2)将其它实验后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图。
①白色沉淀A中含有;
②无色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
③关于无色溶液B的设想中,合理的是。
A.可用作氮肥
B.检验某熟石灰样品是否变质
C.除去硝酸钠中的碳酸钠
20.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 的混合溶液。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向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则猜想(1)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
论不正确,理由是:。
第2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 。
第3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则猜想(1)不成立。
第4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
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
(3)成立。
第4组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
的操作方法是: 。
【结论与反思】NaOH 易与空气中CO 2反应而变质,故应 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甲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乙锥形瓶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
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感悟真题】
21.(大连•中考)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亚硝酸钠用于烹调
B.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碳酸氢钠用于培制糕点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2.(德州•中考)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