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评价的方法: 1)由各部门及SHE综合上述评价依据和原则, 对《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一览表》上各类环境因 素分别进行评价。评价总体步骤如下: ① 根据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查找其相关法律要求; 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环境因素目前的水平; ③ 根据环境因素“重要性”的判断原则对各类环 境因素进行评价。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的培训


所有的活动/服务/产品中按照其生命周期(即 从哪来到哪去)曾经或可能产生危害的危险源 与环境因素的的识别、评价与管理;
+ 危险源评价的方法: + 1)由各部门及SHE综合上述评价依据和原则,对 + + +
+ +
《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上各类危险源分别进行评价。 评价总体步骤如下: ① 根据识别出的危险源,查找其相关法律要求; 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危险源目前的水平; ③ 根据危险源“重要性”的判断原则对各类危险源进 行评价。 2)风险评价以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基准见附件: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 MES法。 3)评价小组根据分值确定各危险源在评价法中所属 风险级别。
+ 识别方法:MES法
+ S(Severity)—事故的可能后果
R=MES 大于180 风险程度 一级
90~150
50~80 20~48
二级
三级 四级
小于18
五级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评价时可考虑以下因素,以评价确定其重要性。 1)是否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是否明显; 3)相关方的要求,特别是顾客、附近民众及员工等是否 提出了明确的或书面的环境要求; 4)商业经济方面的要求,是否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收益或 损失,如消耗量或产生量等。 注: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是指: ① 涉及排放标准的水、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② 涉及厂界噪声的设备噪声; ③ 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的物品; ④ 国家明确限定使用的物料或设施; ⑤ 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化学品使用。
可发现,可预防
影响一般,部门可 以处理
发生的可能性小 每季度产生/消耗量大于
2
1
易发现,易预防
2
1
影响小,作业者可 以处理
2
1
根本不会发生 每年产生/消耗量 小于
有经常性预防措施
根本没有影响
环境因素

法规的符合性 n1
超标/违规 12 偶尔超标/违规 6 在标准内/符合规 定 标准没有规定 有,执行力度不够 3 有,严格执行 1 公司内投诉 有,没有执行 2
第二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
监控措施n2
无 3
分值
分值
事故/投诉n3
发生过环境事故, 未采取措施 发生过环境事故, 采取了措施 公司外投诉
分值
12
6
3
0
0
未发生环境事故, 或有投诉已解决
1
0
环境因素

综合对照表
第二组分值 n=n1+n2+n3
分组评分 27~12 11~8 7~4 3~0
125~40
A
+ 危险源评价的方法: + 1)由各部门及SHE综合上述评价依据和原则,对 + + +
+ +
《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上各类危险源分别进行评价。 评价总体步骤如下: ① 根据识别出的危险源,查找其相关法律要求; 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危险源目前的水平; ③ 根据危险源“重要性”的判断原则对各类危险源进 行评价。 2)风险评价以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基准见附件: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 MES法。 3)评价小组根据分值确定各危险源在评价法中所属 风险级别。
16精选ppt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第一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发生概率m1分值预防的可能性m2分值影响程度m3分值经常发生每日不少于1次每天产生消耗量大于影响严重涉及到公司以外曾经发生或偶尔发生每周产生消耗量大于影响大公司内可以控制尚未发生但可能性大每月产生消耗量大于影响一般部门可以处理发生的可能性小每季度产生消耗量大于影响小作业者可以处理根本不会发生每年产生消耗量小于17精选ppt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第二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法规的符合性n1分值监控措施n2分值事故投诉n3分值超标违规12发生过环境事故未采取措施12偶尔超标违规发生过环境事故采取了措施在标准内符合规未发生环境事故或有投诉已解决18精选ppt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第二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法规的符合性n1分值监控措施n2分值事故投诉n3分值超标违规12发生过环境事故未采取措施12偶尔超标违规发生过环境事故采取了措施在标准内符合规未发生环境事故或有投诉已解决19精选ppt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综合对照表分组评分第二组分值nn1n2n32712118第一组分值mm1m2m31254020精选ppt谢谢21精选ppt
+ 危险源评价的方法: + 1)由各部门及SHE综合上述评价依据和原则,对 + + +
+ +
《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上各类危险源分别进行评价。 评价总体步骤如下: ① 根据识别出的危险源,查找其相关法律要求; 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危险源目前的水平; ③ 根据危险源“重要性”的判断原则对各类危险源进 行评价。 2)风险评价以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基准见附件: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 MES法。 3)评价小组根据分值确定各危险源在评价法中所属 风险级别。
+ 不可承受风险判定的依据 + · 凡是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相关要求的无论分值多少均 +
+ + +
定为不可承受风险; · 以往发生过安全事故而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改进措施无 效的危险源,无论分值多少均定为不可承受风险; · 风险程度评为一级和二级的危险源定为不可承受风险; · 风险程度评为三级以下(包括三级)的危险源定为非 不可承受风险; · 其它情况下(如曾发生过事故、几率很小但后果很严 重)的危险源由评价小组协商评估是否为不可承受风 险。
R=M*E*S
+ 识别方法:MES法
+ M(Manage)—控制措施的状态; +
分值 5 3 1 控制状态 无控制措施 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包括警报系统,个体防护 装置等 有预防措施,如机器防护装置等,但须保证有效
+ 识别方法:MES法
+ E(Exposed)—人体暴露的时间
10 6 3 2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更少的暴露 8小时不离工作岗位,算“连续暴露”; 8小时内暴露1~2次,算“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第二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
监控措施n2
无 3
分值
分值
事故/投诉n3
发生过环境事故, 未采取措施 发生过环境事故, 采取了措施 公司外投诉
分值
12
6
3
0
0
未发生环境事故, 或有投诉已解决
1
0
环境因素

法规的符合性 n1
超标/违规 12 偶尔超标/违规 6 在标准内/符合规 定 标准没有规定 有,执行力度不够 3 有,严格执行 1 公司内投诉 有,没有执行 2

对重大环境因素的判定依据 1)凡是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相关要求的无论分值多 少均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2)有相关方投诉而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改进措施无效 的环境因素,无论分值多少均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3)以往经常或连续发生事故而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改 进措施无效的环境因素,无论分值多少均定为重大环 境因素; 4)评分制: 评分为A类的环境因素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评分为B类的环境因素由评价人员协商确定是否为重 大环境因素; 评分为B类以下的环境因素定为非重大环境因素;
+ 所评出的不可承受风险,由SHE进行整理填写到
+ + + +
《不可承受风险清单》 对某些不可承受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建立 应急预案,如下: 1,可能产生爆炸的不可承受风险; 2,可能产生重大泄漏的不可承受风险; 3,可能产生人员中毒的不可承受风险;
+ 识别方法:MES法
+ M(Manage)—控制措施的状态; + E(Exposed)—人体暴露的时间; + S(Severity)—事故的可能后果; + R(Risk)—风险程度
1
0.5 说明
+ 识别方法:MES法
+ S(Severity)—事故的可能后果
分值 10 8 4 2 1 伤害 多人死亡 一人死亡 永久失能 医院治疗 轻微,仅需急 救 职业病(多 人) 职业病(一 人) 职业性多发 病 身体不适 职业相关病 症 财产损失 大于1亿元 1000万~1 亿 100万~ 1000万 10万~100 万 小于10万 环境影响 重大影响 中等影响 轻等影响 局部影响 无影响
A
A
B
36~18 第一组分值 m=m1×m2×m3
A
A
A
C
16~9
A
B
B
C
8~1
B
B
B
C
谢谢

环境因素

发生概率m1
经常发生,每日不少于 1
第一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
预防的可能性 m2
不可预防
分值
分值
影响程度m3
影响严重,涉及到
分值
次每天产生/消耗量 大于
5
4 3
5
4 3
公司以外
5
4 3
曾经发生或偶尔发生 每周产生/消耗量 大于
难以预防
影响大,公司内可 以控制
尚未发生但可能性大 每月产生/消耗量 大于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评价的方法: 2)采用多因子评价法对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 行评估,评分基准见附件:环境因素评分基准。 3)对于第一组评价因子及评分标准中的发生频 率一项,若是资源消耗(能源除外)或废弃物, 就用产生/消耗量标准评份;其它,则用发生次数 的标准评分。



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