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电子课件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力求上进、永不满足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执着地追求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精神。
语文四年级 上册
第七单元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
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 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36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全诗的内容; 3.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4. 领会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37
字词积累
翩翩归来 茁壮成长 撅头 雨后春笋 奥秘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脊梁 满目琳琅 探索 高楼大厦 灿烂辉煌 展翅飞翔 明媚
读一读
我会写
yán xī máo kàng dàn mèi
延昔茅炕旦媚
发音分析
前鼻音
延 yán 旦 dàn
后鼻音
炕 kàng 煌
延安
土炕
昔日 茅屋
一旦
辉煌 明媚
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节各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2节)

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第3、4节)

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38
字词积累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从前,课文中指革命时期。 茁壮:健壮。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文中是指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很多。文中用来形容各种家用电器 的摆设。 奥秘:奥妙神秘。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39
课文讲解 40
课文讲解
读读课文理解内容
思考: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41
课文讲解
3.快速地浏览课文,全文共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课堂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 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 艰苦奋斗。
51
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 南 泥 湾 》
资料链接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 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 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延安是国务 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 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 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 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丢掉”。“宝塔山顶天立 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人云,恰如脊梁 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和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 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句段精析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三是“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 359旅的。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四是“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
句段精析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指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今天这种贫穷的生活也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一去不复返了。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 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那种在革命战 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 是我们忘不了且不应该忘记的。。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五、教师小结,扩展巩固
1.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 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发扬这些精神,革命才能取得胜 利。今天,我们继续发扬延安精神,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有正 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
42
课文讲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 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 上的精神。
43
课文讲解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 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 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 索取,只讲奉献
3.全班感情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扩展巩固 1.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变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其 实是在追寻什么?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追寻那段艰苦而美好的岁月 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 追寻延安精神
句段精析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一是“延河叮咚的 流水”。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 岁月。二是“枣园梨花的清香”,当年毛泽东主席所住的窑洞 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 上是讲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48
课文讲解
小结
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 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49
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按要求转换句式。 1.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我__们__告__别___了__茅__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追寻延安。(改为比喻句) ___我__追__寻___延__安__像__燕___子__追__寻__春___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 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_) __如__果__一___旦__失__去__了___你__,__就__仿___佛__没__有__了___灵__魂__,__不__能___向_5_0美__好__的___未__来展翅飞翔。
46
课文讲解
(三)学习第三部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如果 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47
课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 未来展翅飞翔?”
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 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1.读诗的第二小节,体会诗中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 些精神? 2.组内互读第三小节,讨论:“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
3.班内朗读比赛读第四小节,讨论:“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 梁”又指什么? 4.全班齐读全文,说说:作者到底“追寻延安”的什么?
“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 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里比喻高楼大厦大量出现。“满目琳琅 ”,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里为了押韵,把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 “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器, 如各种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
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 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 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 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 能丢”的。
44
课文讲解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组内交流时,组长记下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重点汇报。
3.集体交流,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 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效率很低, 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 思是说我们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自立更 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第5、6节)
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句段精析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用了两个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追寻延安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 春光,就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燕子是一种候鸟,要追寻春光, 雨露和阳光是小树成长必不可少的,所以小树要追寻雨露和太阳。 我们追寻延安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是我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
过去的延安虽然贫穷落后,但是朴实热情的延安 人民却是革命的坚强后盾,他们的精神也将激励着一 代代中国人不断前进。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如果失去了延 安精神,就如同一 个人没有了思想,于 是便不能去创造光 明美好的未来,以此 来领会延安精神的 重要。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篇课文,要知道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发扬延 安精神。
作者追寻什么,为什么要追寻延安?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 住在这一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 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 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党中央和毛主席 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 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全诗。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 读通。 2. 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为理解全 诗作铺垫。 3.再读全诗,质疑。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 1.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答简单的问题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导入 35
作者简介
祁念曾 (1946.12--)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惠州晚报》总编 辑,现任深圳商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学生时代,曾以《大学生进行曲》、《校园的路》等诗歌作品传诵一 时。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散文集《红烛之歌》、,长篇报 告文学《千秋业》,论文集《新时期文学》等。其中,《 延安,我把你 追寻》入选2009年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及鄂教版语文教材 六年级下册第4课。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请同 学们迅速从文中找一找。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
45
课文讲解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中 “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 的土炕”又指什么?
“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 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 ”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 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 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