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实验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实验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A
2. 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参考答案:
D

3.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下列尾气吸收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Cl2的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B.NH3的尾气,可用H2SO
4溶液吸收
C.SO2的尾气,可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
D.NO2的尾气,可用H2O来吸收
参考答案:

4. 下表是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则H2跟O2反应生成2molH2O(g)时,放出的能量为A. 484kJ B. 442kJ C. 242kJ D. 448kJ
参考答案:
A
分析:依据反应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反应2H2(g)+O2(g)=2H2O(g)的焓变即可。

详解:设反应2H2(g)+O2(g)=2H2O(g)△H=a kJ/mol,则该反应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a kJ/mol=2×436kJ/mol+496kJ/mol-2×2×463kJ/mol,解得:a=-484,所以生成2molH2O(g)放出热量为484kJ。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为解答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5.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符号:12C B.HF的电子式:H+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参考答案:
D

6. 2013年1月3日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现大雾天气,导致大量航班延误。

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 B.溶液 C.悬浊液 D.胶体
参考答案:
D
7.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该实验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B.甲烷气体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甲烷气体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D.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参考答案:
B

8. 天然存在的Fr(钫)极微量,它的21种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已知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多的电子层
B. 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候,生成氧化物Fr2O
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 单质的熔点不如Na的高
参考答案:
B
分析:A.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解答;
B.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递增解答;
C.元素金属性越强,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D.依据同主族金属元素熔点从上到下依次的降低的规律解答。

详解:A.钫与钠、钾同主族,位于第七周期,所以在已知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多的电子层,A正确;B.钫的活泼性强于钠和钾,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超氧化钾,所以钫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B错误;
C.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钫位于第ⅠA族的最下方,所以其金属性最强,则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极强,C正确;
D.同主族金属元素熔点从上到下依次的降低,D正确;答案选B。

9.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第三周期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C.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参考答案:
C

10. 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5R—+6 H+=3R2+3H2O,则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VA族 B.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RO3—中的R元素只能被还原 D.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氢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12.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O2含有N A个原子
B. 常温常压下,28 g CO含有分子数为N A
C. 在25℃和101 kPa时,22.4 L CO2含的分子数为N A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AlCl3溶液,含有Cl-的数目为0.6 N A
参考答案:
B
【分析】
根据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公式分析解答。

【详解】A项:1 mol O2含有N A个O2分子、2N A个O原子。

A项错误;
B项:28 g CO即1molCO,含有CO分子数为N A。

气体质量与状况无关。

B项正确;
C项:标准状况(0℃、101 kPa)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22.4L。

25℃和101 kPa是通常状况,22.4 L CO2小于1mol、分子数小于N A。

C项错误;
D项:未知AlCl3溶液的体积,不能求出AlCl3物质的量,也就不能求Cl-的数目。

D项错误。

本题选B。

13. 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A. 汽油
B. 甘油
C. 煤油
D. 柴油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烃,甘油是醇,含有C、H、O,故选项B正确。

14.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H2 B.Na2O2 C.NaOH D.H2S
参考答案:
BC

15. 合成氨工业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H2完全转化为NH3 B.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C.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N2、H2、NH3的浓度不再改变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定、动、变、等来回答判断.
【解答】解:反应:N2(g)+3H2(g)?2NH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化学平衡状态.
A、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氨气,故A错误;
B、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故B正确;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①已知:实验室制取H2S、SO2气体的原理是:
FeS+H2SO4=FeSO4+H2S↑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②根据下图中A~D的实验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组装一套制取SO2气体的装置,证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和漂白性。

③可供选择的试剂有:NaSO3固体粉末、FeS块状固体、浓硫酸、稀硫酸溶液、溴水、品红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按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把a f
各导管口连接起来,正确的顺序有。

A.adcefb B.acdfeb C.bfedca
(2)若C装置中装有溴水,反应后橙色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性,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若C装置中的溶液为,反应后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4)当D中产生现象时,说明SO2具有氧化性;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2)D装置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
用。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下列物质:①H2O ②石墨③NH4NO3④氯水⑤CH3COOH ⑥硫
酸⑦CO2⑧NH3H2O ⑨AgCl⑩蔗糖,属于强电解质的
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予非电解质的是 (用编号填写)。

参考答案:
③⑥⑨;①⑤⑧;⑦⑩ (用编号填写)。

18. 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连续三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W同主族,Y.Z为相邻元素。

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试推断:
(1)X. Z.四种元素的名称:
X .Y .Z .W
(2)由以上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由X.Y.Z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它与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

19. 在一定条件下,R跟I-发生如下的离子反应:R+6I-+6H+=R-+3I2+3H2O,则在R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__+5价______, __7 ___。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