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难题之一。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初期承担着重大的经济建设任务,大量的国有资产在短时间内被集中投入,但由于当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资产管控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资产流失情况: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法占有和使用
非法占有和使用是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之一。
国有企业资产被少数管理人员和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占有和使用,继而形成大量的资产流失现象。
比如,少数管理人员和员工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倒卖企业固定资产以及建筑材料等物资;还有少数管理人员和员工滥用企业的资源,进行虚报、冒报、虚收发票,等等。
二、重定价
重定价是指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企业资产出售或交易的一种行为。
重定价现象主要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私自收取差价而形成,他们把企业固定资产、原材料、产品等物资以低价转让给其他单位,企图从中挣取利润。
此种情况严重地破坏了国有企业资产的规范管理和资产流转市场的公平竞争。
三、私自集资盈利
私自集资盈利是指少数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利用企业资源组织非法活动,进行集资拉人头,诈骗等违法活动,用非法收入获得大量的个人收益。
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把企业的资金和资产非法流动到非法经营或私人口袋中去,甚至携带企业资产私自到国外去开拓个人市场和计划外的业务。
四、挪用公款
挪用公款是指企业管理人员或员工将企业财产挪作他用的一种行为,一般为拿部分公司资金到外地投资并将投资收益归为个人所得,或者购买奢侈品等个人消费。
问题原因和解决措施: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的不充分,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股权制度不完善。
资产流失既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减少,也极大地损害了国有企业
的正常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损失。
针对资产流失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
一、完善刑事法律体系
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资产管理和资产流失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把避免资产流失及时纳入行政管理的目标,通过刑事法律手段提高资产管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保障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国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不仅仅是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凝聚力,更是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公司管理者和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降低资产流失的风险。
三、增强企业内部治理能力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能力和监管措施,严格防止不法行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资产流失的风险。
同时,尽可能加强监管部门建立的检查机制,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机制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总之,要解决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采取措施。
只有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质量和安全。